二胎媽媽,你所認為的公平,可能已經扎到了孩子的心

“媽媽!”,正在廚房拿東西的我聽到女兒尖聲叫我。

“出什麼事情了?”我心裡一驚,趕緊往客廳跑。

女兒正在大聲訓斥弟弟,原來是弟弟扔球打在她的頭上,還幸災樂禍地笑,女兒覺得弟弟是故意欺負她。

我趕緊圓場:“他怎麼可能故意打你呢?他真想打你也扔不了那麼準呀。他就是在玩而已。”

女兒根本不聽,更生氣了,指著弟弟尖聲嚷嚷。

弟弟沒見過姐姐如此歇斯底里的樣子,嚇得眼淚都出來了。我趕緊去抱弟弟。

這下,姐姐更生氣了,說我偏心,跑回自己房間關上了門;弟弟則哭得上氣不接下氣,家裡頓時亂成一鍋粥。

二胎媽媽,你所認為的公平,可能已經扎到了孩子的心

過了十幾分鍾,弟弟平息了。我讓他給姐姐道歉,可是任我怎麼說他也不去。我擔心女兒在房間會更生氣,還是我先去替他道個歉姐吧,順便觀察一下姐姐的情況。謝天謝地,姐姐這時也已經平靜了。

晚上回我媽家吃飯,聊天時說起這件事,我爸說:“你應該別管弟弟,讓姐姐教育他。”

一句話讓我醍醐灌頂:

不管弟弟是不是故意的,打著姐姐都是不對的,姐姐教育他理所當然,這是她的權利也是責任;

再就是我當時的行為明顯表現出偏心老二,自己都沒有意識到。怪不得女兒對我倆有意見。

我很慚愧:學了那麼多育兒理論,還是做不到成為一個優質的父母。看來,薑還是老的辣呀!

二胎媽媽,你所認為的公平,可能已經扎到了孩子的心

作為一個二胎媽媽,如何能讓兩個孩子感覺不偏心?

首先要反思自己到底有沒有偏心。

我有沒有偏心小的?為什麼要偏心?就是因為他年紀小、他弱嗎?

俗話說:天下父母向小兒。以前不理解,現在身處其中,確實體驗到了:我家老大15歲,我認為她有自理能力,對她的關注減少很多;老二年紀太小,從內心認為應該照顧他。

生活上多照顧老二是應該的,但是在心理上呢?不是他年齡小他就有理,他只要做得不對就需要得到管教,不能因為他年齡小就袒護他。

孫儷曾經在一檔節目中說:有了第二個孩子之後,真的更要多關注老大。因為老大對老二的態度也會影響到老大的性格。花花妹妹的好多事情都是哥哥教的。

很多老人的觀點認為:大的就應該讓著小的。可是,那個大的也依然是個孩子呀。

二胎媽媽,你所認為的公平,可能已經扎到了孩子的心

其次,正確處理老大、老二之間的矛盾。

我們家兩個孩子相差12歲,平時能引起爭執的事情很少,吃的、玩的、用的都是完全不同的東西,能引起老大不適的事情基本就是因為老二太皮。

不管哪個家庭,孩子們之間發生爭吵是正常的事情 ,父母儘量不要參與其中,讓他們學著自己處理。這樣也可以讓他們找到他們之間的相處方式,學會解決問題。尤其是對老二,我們不能因為他年齡小,就剝奪了他學習解決問題、明確行為界限、鍛鍊自控力和情緒管理能力的機會。

二胎媽媽,你所認為的公平,可能已經扎到了孩子的心

但是,當他們無法處理或者其中一方求助於我們時,我們不能坐視不理,而應該站在理性的立場上,協助他們處理。

就像我昨天的處理方式就是一個負面教材。

姐姐會認為:媽媽真是偏心,她有弟弟,不愛我,我現在家裡根本就是多餘的。

弟弟:我只要一哭,媽媽就會幫我。

我當時不應該走上前去抱弟弟,而應該持中立的態度,先讓姐姐發洩完她的情緒,並讓弟弟明白他的行為惹到姐姐生氣了;如果弟弟沒哭的話,讓弟弟跟姐姐道歉;如果弟弟哭著要求抱抱再去抱他。等大家的情緒都平復之後再講清道理。

二胎媽媽,你所認為的公平,可能已經扎到了孩子的心

三是經常提醒自己:老大也是個孩子。

我家老大已經15歲了,我有時不理解她為什麼要跟比自己小12歲的弟弟計較。但反過來想想,如果沒有老二,她就是我們的獨寵。而且,前12年她一直享受著這種獨寵,現在讓她在幾年間就完全適應另一個小孩子佔據了她的位置,自己被忽視,怎麼可能呢?

任何人,不論長到多大,在父母那裡,永遠都是一個需要被肯定的小孩子。

二胎媽媽,你所認為的公平,可能已經扎到了孩子的心

四是用分開愛,代替平均愛。

《平和式教養(多子女篇)》中說:比養育孩子更難的事情就是——養育一個以上的孩子。

愛無法稱重,也無法衡量多少,但父母的愛不會因為孩子多就減少或者分解開,我們完全可以用同樣多的量、不同的方式,愛著每個孩子。

有一期《少年說》中有一位女孩站在勇氣臺上聲討媽媽:媽媽對她和妹妹是雙標準,對她要求嚴格,態度冷淡,對妹妹卻是溫柔賢良,寬厚仁慈;媽媽要求她數學要考100分以上,妹妹則只要考及格就可以了;她想玩水晶泥,媽媽說有毒不準玩,可轉頭就給妹妹買了。

二胎媽媽,你所認為的公平,可能已經扎到了孩子的心

本以為媽媽會解釋一下自己並沒有偏心,但這位媽媽對女兒說:“你可能真的不是我親生的,因為你太棒了,你讀中學的時候就開始學編程,用編程解奧數題目,當初我學C語言,那就是天書啊!你物理好,經常考滿分,可我一碰到帶電的物理題目就犯暈。”

接下來媽媽才給女兒解釋了“偏心”的問題,她只不過是採用了因材施教的方法而已,大女兒是個名副其實的理科女生,她給大女兒解釋水晶泥裡有硼砂,是有毒物質,大女兒很容易理解。但小女兒是理科小白,和她講這些沒有用,所以只能採取迂迴戰術,暫時讓孩子玩一玩。

二胎媽媽,你所認為的公平,可能已經扎到了孩子的心

作為兩個孩子或者更多孩子的媽媽,我們不是想要偏心某一個孩子,而是要根據孩子的年齡階段、性格特點、能力水平,分別用不同的方式和他們相處,幫助孩子更好地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