踩下開發“急剎車”!廣陽島打造“長江風景眼”


踩下開發“急剎車”!廣陽島打造“長江風景眼”


近年來,我市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把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放在第一位。

如今,我市努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把“綠色+”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全市各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越走越寬……

4月,廣陽島上的梧桐又綠了。

這些環島栽種的梧桐樹,見證了廣陽島的變遷——它們剛種下的時候,廣陽島正處於整體開發的進程中,瀰漫著工程的喧囂;而現在,廣陽島一片寧靜,春風中迴響著悅耳的鳥鳴。

從昔日大開發,到今日大保護,廣陽島完成了轉身。

這種轉身,是重慶市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定不移貫徹“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方針,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持續推進長江生態環境保護修復,築牢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加快建設山清水秀美麗之地,努力在推進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中發揮示範作用的具體體現。

這種轉身,是發展理念的轉變,是踐行“兩山論”的生動實踐。

踩下開發“急剎車”!廣陽島打造“長江風景眼”


踩下開發“急剎車”!廣陽島打造“長江風景眼”

△陽春三月,廣陽島生機勃勃。特約攝影 鍾志兵

生態優先

果斷叫停廣陽島上大開發

踩下開發“急剎車”!廣陽島打造“長江風景眼”


廣陽島是長江上游面積最大的江心島。鳥瞰全島,它彷彿仰臥在長江的懷抱裡,悠閒地觀望兩岸青山。

坐擁長江作為天然屏障,加之生態條件優越,廣陽島上從新石器時代就有古人類居住。到本世紀初,島上已有2000多戶居民。他們種植水稻、玉米、果蔬,過著平靜的農家生活。

據廣陽島的老居民回憶,過去由於四面環水,居民們需要划船出行。只有長江枯水期,車輛才能上島。直到2006年廣陽島大橋通車,島內外才不再被江水“隔斷”。

由於風景優美,環境宜人,廣陽島上的“農家樂”最多時超過30家。每到週末,眾多市民到島上休閒、散心,體驗捕魚撈蝦的農家野趣。

廣陽島不僅風景好,人文底蘊也十分深厚。

2010年左右,廣陽島步入統一開發階段,島上居民開始逐步遷出。

“當時有一種說法,廣陽島要開發成重慶版的美國紐約長島。”從廣陽島上遷出的劉小軍回憶,據說,廣陽島將被打造成一個高端的島嶼社區,包括居住、商業、文娛、旅遊、酒店、會議等多種業態。

島上的田園風光,迅速被不斷推進的工程建設覆蓋。雙向兩車道的廣陽島大橋,很長一段時間裡,橋上出現最頻繁的是拉工程材料的大貨車。

事實上,廣陽島上規劃的房地產體量,一度達到300萬平方米。視野最開闊的兩端島頭,曾被計劃用來集中佈局商業地產、酒店和娛樂設施。

2014年,一條10.8公里的環島公路在廣陽島上竣工。道路兩旁種下的梧桐樹,正是那批“見證者”。

大規模的工程開發,使廣陽島的山水林田湖草均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壞。一份調查資料顯示,由於採石取土、道路建設等,廣陽島內部分山體被挖開,最大的開挖體位於山體北側,面積約10公頃,造成大量邊坡和崖壁裸露;島南側的自然水系格局被人工排水系統取代;因過度砍伐,島內原生林嚴重退化;原有水田和梯田被人工改造為大田、旱田,農田肌理受損,土質逐漸退化為紫色土、沙壤土和泥沙土。

這種情況不能再繼續下去了!

2017年下半年,重慶果斷叫停廣陽島上的大開發。

踩下開發“急剎車”!廣陽島打造“長江風景眼”

△資料圖

科學決策

打造“長江風景眼、重慶生態島”

踩下開發“急剎車”!廣陽島打造“長江風景眼”


廣陽島該何去何從?

重慶給出的答案是:進行生態修復,構建山水林田湖草生態系統,打造“長江風景眼、重慶生態島”。

這一定位,是科學決策的結果。廣陽島,由此轉身。

廣陽島保護建設工作,得到重慶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市委書記陳敏爾,市委副書記、市長唐良智多次到廣陽島調研。陳敏爾在調研中指出,重慶是長江上游生態屏障的最後一道關口,對長江中下游地區生態安全承擔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重慶重要講話精神,強化“上游意識”、擔起“上游責任”。

為了做好廣陽島生態保護修復工作,有關方面用一年多時間,細緻勘查,摸清島上生態和人文資源底數。

數據證明,廣陽島擁有一份足以令重慶人驕傲的“家底”。

看自然景觀,廣陽島地處明月山、銅鑼山之間,山環水繞,江峽相擁,“山水林田湖草”一應俱全,一島可以看遍自然美景。

數生態資源,島內共普查記錄到超過600種動植物,其中包括國家一級保護鳥類1種,二級保護鳥類10種,國家二級保護魚類1種,中國特有魚類44種,長江上游特有魚類15種。

在摸清廣陽島“家底”的基礎上,重慶深入做好立法和規劃研究,加強保護管控和合理開發。

2019年7月1日,重慶市委常委會召開會議,會上審議廣陽島片區規劃方案和關於加強廣陽島片區規劃管理的決定。

2019年8月2日,《重慶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加強廣陽島片區規劃管理的決定》經市五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表決通過。此舉意味著重慶通過法規性決定來加強廣陽島片區規劃管理,讓廣陽島的規劃更具剛性約束力。

2019年9月25日,廣陽島片區總體規劃亮相,提出了“兩個100%”和“兩個零排放”。即確保全島清潔能源利用率100%,實現島內日常綠色交通出行率100%;實現島內日常生活垃圾對環境的零排放,實現島內汙水對環境的零排放。

保護廣陽島,還是重慶打造江心生態島鏈的重要舉措。

據統計,長江重慶段常年露出水面的江心綠島主要有13個,廣陽島是其中之一。今後,被保護利用的江心島,將形成江心生態島鏈。

踩下開發“急剎車”!廣陽島打造“長江風景眼”


綠色發展

4個維度景觀融入全島

踩下開發“急剎車”!廣陽島打造“長江風景眼”


“廣陽島是重慶的瑰寶!”

今年2月,在廣陽島綠色發展公司舉行的線上觀花活動中,一位重慶網民激動地留言。

線上觀花,賞的是油菜花。對市民來說,廣陽島上最美的鄉愁,就是春天盛開的油菜花。

令人欣喜的是,今後廣陽島上的景色將會更加豐富。

據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景觀生態院院長趙文斌介紹,今後,廣陽島將從自然、人文、生態、建築4個維度打造島上景觀。

自然景觀,指的是廣陽島及周邊自然形成的風景,如長江、銅鑼峽、明月峽、灘頭等。對於這類景觀,將以保護為主,並打造最佳觀景點,讓人們欣賞到廣陽島自然風光最美的一面。

人文景觀,指的則是廣陽島上的人文遺蹟。例如,抗戰時期,廣陽島上駐紮過蘇聯援華飛行隊和美國志願援華航空隊。保留至今的士兵營房等已被列為文物保護單位。今後,人們可以近距離感受這些人文景觀。

生態景觀,指廣陽島生態修復中形成的風景,如梯田、多彩森林、草地等。它們將為廣陽島帶來更蓬勃的生機。

建築景觀則指廣陽島上今後將建成的建築。它們將融入到全島的生態風景中。

島內設計方面,將注重設計鄉村形態、增加鄉村元素、營造鄉村氣息,增加“鄉愁”體驗,做到因山就勢,融入自然。有景觀、有建設,絕不等於破壞廣陽島的自然生態。趙文斌透露,他們將通過“護山、理水、營林、疏田、清湖、豐草”六大措施進行廣陽島自然恢復、生態修復,保護好生物多樣性,努力實現山青、水秀、林美、田良、湖淨、草綠。

當下,廣陽島正在如火如荼地開展春季植樹豐草工作。曾被壓實作為工程地基的土地,在經過地形微整理後,綠草如茵,重新煥發出生機。溼地中,白鷺翩翩起舞,風景如畫。

“廣陽島生態修復一期工程,預計在今年6月完成。”趙文斌表示,今後,重慶市民將看到一個更加不同、也更加美麗的廣陽島。

綠色,是經濟社會發展的最美底色。重慶有信心,也有決心,更有實幹的精神,把廣陽島打造成“長江風景眼、重慶生態島”。

監製:廖 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