畸形婚外師生戀釀成命案

#心理有你#

#心理諮詢師說#

#幸福公益心理援助#

畸形婚外師生戀釀成命案|人性是需要把握的

瓊瑤的小說《窗外》:江雁容愛上了語文老師,老師由原先的疑惑、拒絕,到後來的接受和投入。但臨近高考的學生和已婚的老師之間,註定是一場面臨家庭和社會道德非議的戀愛。

瑞典電影《教室別戀》:37歲的女老師與14歲的男學生,兩人完全沉浸在情慾的感官刺激中。

以上是小說和影視劇中演繹的師生戀故事,在當代中國,人們的心理、情感、思維等都承受著社會變化的影響,內心湧動著的情感到底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當代中國人的婚戀觀不是某種單一思潮的產物,有壓抑多年的古老慾望的釋放,有西方某些社會觀念的移植,也有社會轉型的催化作用。當情感與慾望衝破了角色的束縛,學生與老師的身份便不再是障礙。

畸形婚外師生戀釀成命案|人性是需要把握的

社會的發展註定了我們要重新審視許多事物。師生戀現象有其社會性的一面,也有青少年自身心理發展規律的一面,逸晗心理從心理、社會兩方面來剖析其成因。

首先,戀師現象是青少年性意識、性行為發展過程中的一種奇特現象,它會對學生的成長產生一些消極的影響,但這也是一種正常的情感。青少年時期是人的性心理發育的關鍵時期,國外的心理學家把這一時期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性的反感時期;第二階段,對異性的狂熱時期;第三階段,浪漫的戀愛時期。

青少年中出現的戀師現象,是戀母或戀父情結的另一種體現方式。

第三,戀生現象的出現,似乎在社會中有違師德。因為學生與老師之間的地位不平等,老師對學生的情感佔有變得輕而易舉。

畸形婚外師生戀釀成命案|人性是需要把握的

《教室別戀》刻畫少年艱澀成長相比,貴陽少年殺人事件更如臺灣電影《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呈現的是青春的絕望、沉淪。

孟超從手提袋裡抽出一把刀,30釐米長,它一直被他帶在身邊用來防身,但在2007年9月27日下午,他用這把刀殺死了貴陽六中高三同班學生何小厲(化名)。他們曾是好朋友。

剛滿18歲的他,殺死了同班的他,他與他有一個共同的情人——45歲的女班主任(2008年2月27日《南方都市報》)。一夜之間某門戶網站的跟帖評論已逼近4萬條,這是多麼高的新聞關注度。

畸形婚外師生戀釀成命案|人性是需要把握的

對於這位“師生戀”中的女老師而言,“近水樓臺先得愛”成了一種夢魘。她32歲離了婚,13年來的情愛渴望,從人性視角觀之,那是多麼的真實真切。

但新聞告訴我們,與其說是這個“三角戀”中殺了“情敵”的男孩上演了“青春殘酷物語”,不如說是中年女教師演繹了“中年殘酷物語”。

對死去或活著的人來說,在“天堂口”,都不再有舒暢的“呼吸”;“比永遠多一天”的承諾,已成一句縹緲的“絕唱”空話。

我們尊重人性,但人性是需要把握的。人性的自我把握,不是要求奉行那絕望了的“禁慾主義”。

相比於其他任何人性關係,人類通常在愛情與性愛方面,本性流露得更為充分,人同此心,所以現代社會對此越來越寬容。可是,寬容與縱容有著本質區別。

自我放逐、自我放縱,後果代價往往很慘重。性愛作為人類的終極快樂,向來是有禁忌的,而且千百年來培養了極大的隱秘性。如何把握極樂情愛,對現代人來說是空前的考驗。沒有掌控與自制,幸福如何能夠“像花兒一樣開放”?

畸形婚外師生戀釀成命案|人性是需要把握的

自制,在哲人那裡是被看成金光燦亮的馬韁的。古希臘大哲人蘇格拉底認為,不能自制就不能忍飢、耐渴、剋制情慾、忍受瞌睡,而忍耐、剋制、忍受恰是一個人在吃喝性愛與休息睡眠中能夠獲得真正樂趣的原因性條件;“欲左右天下,須先左右自己”。

別說“左右天下”,能夠把握身邊的人,就應先把握自己。教育家洛克在《教育漫話》中則說,大凡不能剋制自己嗜慾、不聽從理智指導、摒絕眼下苦樂糾纏的人,他就缺乏一種德行的真原則,就流於一無所獲的危險。

不是說不可以“忘年戀”,但多角的、師生的、不倫的“愛戀”,何止是挑戰他人的神經,當事人自己的神經有幾多牢固度?“動乎情,止乎禮”,原來是這般寶貴。

通常意義上說,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師要有對教育的愛與熱情,要有對學生的愛與熱情;而這種愛與父母對子女的愛不同,更與情人之愛不同。從本質上說,教育的愛是對人類的愛,對民族的愛,對未來的愛,是不求回報的無私的愛。可這場“教室別戀”中的女教師,失控了“私愛”,世界必然就傾斜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