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为什么大多都是在去世后才出名,怎么找到活着的“印钞机”

有人说,书画艺术家都是印钞机啊,每天坐在工作室里写写画画,大把大把的票子滚滚而来,要是能活得久一点,想不成为土豪都难。真是这样的吗?事实上,绝大部分书画艺术家确实都是在去世后书画作品才有大幅扬升的情形的,“艺术家死后才值钱”,这句话仿佛成为了艺术圈的魔咒。为什么会这样呢?


艺术家为什么大多都是在去世后才出名,怎么找到活着的“印钞机”

李可染《万水千山图》拍卖成交价2.07亿

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很复杂,主要还是藏家担心人还健在,则作品就源源不断,作品不断创新,不好判定精善品种,而一但书画家作古了,则作品可以通过一些渠道进入公众视野,真正有历史价值的优秀作品,自然会慢慢沉淀下来,有了定论,高下自判,便于收藏与投资。加之,画家去世后,作品从此变为“限量版”,本身值钱的会因为稀缺性而更加名利双增。


艺术家为什么大多都是在去世后才出名,怎么找到活着的“印钞机”

张大千《伊吾闾瑞雪图》成交价1.4亿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货币的本质是一张“凭条”,相对的,画作也可以视为一种“凭条”。所以,用钱买画,就是将【国家货币形式】的财富兑换成了【画作形式】的财富。

比如,王中军2014年以6176万美金(3.77亿人民币)拍下梵高的《雏菊与罂粟花》,这就相当于兑换了一张代表了 3.77 亿财富的巨额凭证。

想象一下:

如果王中军用 3.77 亿人民币兑换成委内瑞拉货币,那么如今已经贬值得连废纸都不如。

如果王中军用 3.77 亿人民币买房,那么 70 年后房产的价值如何,70 年间如果发生战争等因素,房子又带不走,都是顾虑。

相反,买下梵高的画作,相当于将 3.77 亿人民币兑换成了梵高的画作。他可以放在家中、放在保险柜中,带到任何他想带去的地方。


艺术家为什么大多都是在去世后才出名,怎么找到活着的“印钞机”

梵高《雏菊与罂粟花》

总之,当我们将一幅名画视为具备稀缺性+信用背书+流通性的巨额凭证时,这张凭证,不会因为美元的量化宽松而贬值,也不会因为人民币的加印而贬值,更不会因为时间和地域的变迁而贬值。

相反,越是通货膨胀,这张凭证的价值越是增加。

同时,名家的画作还具备金融属性,可以进行典当抵押。

这就是为什么画家死后,他的作品反而更值钱的原因——因为,它会成为一种不会被稀释、不会贬值、可直接交易的货币。

那如何在成为稀缺品之前选择值得收藏的字画,以小博大,也就是俗称的“捡漏”呢?这就需要专业的书画机构来帮忙了。浦君国际艺术中心15年专注名人字画,逾100位一线大家,带您直接从作者手中取画,让您的字画藏品放心传世!更多捡漏作品尽在浦君艺术官方网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