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將2歲孩童囚禁55年,放出之後女人不認,牛馬不識。

亂世出豪傑,時勢造英雄。朱元璋能夠從一個平民最後登上皇位,說明他不是個一般人,是一個有能力的皇帝,在位期間也是一個明君。

雖然朱元璋依靠洪武四大案,成功的將胡惟庸、李善長、藍玉等開國功勳誅滅九族,並藉由此成功的廢除了丞相制度,將權利牢牢的把控在皇權周圍。但是在選擇繼承人的時候卻犯了大錯,使得後來朝廷內部非常的動盪,皇子們都在爭奪皇位。

朱棣將2歲孩童囚禁55年,放出之後女人不認,牛馬不識。

為了鞏固皇權,他又逆歷史潮流,大肆實行分封制,將兒子朱棡、朱棣等人分封各地,以藩為屏,手握軍權,甚至還希冀自己的兒孫能夠比漢高祖劉邦、司馬懿家的子嗣安穩忠心,能夠穩定大明江山。但是在權利面前,似乎很難有人會拒絕誘惑,這也是為什麼會有漢朝“七國之亂”、西晉“八王之亂”的原因所在。

當朱元璋將皇長孫朱允炆立為皇位的第一順位繼承人,但卻又將兒子分封各地,並且賦予大權之時,矛盾早已埋下。而在建文帝朱允炆上位之後,便已經認識到藩王的危害,雖已採納老師齊泰、方孝孺等人的意見,進行削藩。削藩伊始對周王、齊王的成功,也讓建文帝以為這乃是手到擒來。但是政治從來都是你死我活的。缺少政治智慧與個人見地的建文帝更是接連錯過良機,讓朱棣裝傻躲過最佳機會,最終被放歸藩地。

朱棣將2歲孩童囚禁55年,放出之後女人不認,牛馬不識。

他本來就對父親安排的皇位非常的不滿,再加上皇帝要奪走自己的軍權,所以就發動了兵變。這次兵變非常的順利,他順利的推翻了王位,打敗了朱允炆,然後自己登上了帝位,本來他就不是一個先皇立下的繼承人,而是靠篡位奪得的皇位,所以在他成功的登上帝位以後,首先要做的就是把那些對自己有威脅的人給徹底的剷除掉,其他的跟皇帝有關的親人已經被他殺掉了,而此時2歲的朱文圭,因為父親建文帝不知所終,又加之年齡幼小,便被滯留宮中,而襁褓之中的他自然不會想到自己的一生將會就此暗無天日。

朱棣將2歲孩童囚禁55年,放出之後女人不認,牛馬不識。

朱棣沒有殺他,他知道得民心者才能得天下,如果殺了2歲的朱文圭,勢必會遭到天下人非議,將他囚禁在了宮裡,而且周圍派了很多兵把守,就這麼囚禁了整整55年,直到朱祁鎮第二次登基以後,想起了自己曾經被朱祁鈺囚禁在宮裡的日子,就有了同情之心,於是就把他給放了出來。

朱棣將2歲孩童囚禁55年,放出之後女人不認,牛馬不識。


等到他出來的時候,他已經是一個57歲的老人了,在深宮幽禁55年中,他毫無所見,只能在冷清的宮闈之內,體味人間至味,所以在他出來以後就像原來那個2歲的孩子,對這個世界充滿了好奇,對那些動物都不認識,甚至都沒有見過女人,畢竟在他被囚禁的時候,身邊都是一些太監,而且根本不習慣外面的生活,雖然明英宗更是賞賜了侍從、奴婢、妻妾,恢復了往昔的自由,但於他來說,整個世界都是陌生的,需要一些時間來接受這些新的事物。可惜由於年邁,被放了以後沒多久就去世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