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城》一時間憂世傷生,滿眼是虛空驚雷處處是圍牆,也圍世間愛

第一次讀《圍城》,大學還沒畢業,可趁著寒暑假期看些從未看過的書籍,涉獵較廣,古今中外文學書刊有,架空同人妖魔鬼怪有,詩集聖經不多,自傳歷史不少。

《圍城》一時間憂世傷生,滿眼是虛空驚雷處處是圍牆,也圍世間愛

但看了,就總會忘掉,我沒有機會呆在太虛幻境裡,真把一個人從生看到死。不過我卻是賈寶玉,看完也沒記住。所以,我只記得那時讀完《圍城》,便可謂一時間憂世傷生,滿眼是遙空驚雷。一句話,我看懂了,故事就是那麼個事,楊絳先生已經總結過了:城裡的人想進去,城外的人想出來。沒見過的人最靚,沒做過的事情最吸人。

是,我看懂了,卻又不該看懂。

《圍城》一時間憂世傷生,滿眼是虛空驚雷處處是圍牆,也圍世間愛

首先說說方鴻漸,這本書的主人公。故事背景是19世紀30年代的中國,知識分子興留學風潮,方鴻漸也是其中之一,說起他為何會留學,便是這書將方鴻漸一生和女人有千絲萬縷的巧妙之一。

方鴻漸其父是前清舉人,一鄉之望,與同鄉開著銀行的周經理相識甚好,不久兩家便訂了婚約。方鴻漸起初對這婚約漠不關心,直到上了大學,對男女風味有了興致。對不讀書、家實習家務的未婚妻厭恨起來,曾寫信給方父試圖解除婚約,被厲聲訓斥,方才收心。可世間就是巧,在方鴻漸大學第四年,家中來報未婚妻因病去世,周經理決定將辦喜事和方家的聘金給方鴻漸做留學費,這便是方鴻漸留學的始因。

在婚姻圍城中的方鴻漸,一共經歷了五個女人。第一個便是最開始的未婚妻,雖然二人從未謀面,但是她的出現使方鴻漸有了生命中的另一條道路,她是方鴻漸站在圍城旁邊的開始。

第二個是鮑小姐,方鴻漸與她是一夜風流的關係,但是方鴻漸起初卻不這樣想,哪怕他知曉鮑小姐是有未婚夫的,最後不光是吃著鮑小姐的啞巴虧,還倒貼了不少錢,最後用什麼肉的相愛、心的相愛這樣哄騙人的話來安慰自己,不了了之。鮑小姐,她是方鴻漸開始像圍牆走去的契機。

第三個是蘇文紈,這一次,方鴻漸從真正意義上,知曉了什麼不該去愛,什麼該接著愛。我敢說,方鴻漸對蘇文紈是有意思的,兩人學識相當,家庭背景也相似。蘇小姐有頭腦有身份,模樣又是大家閨秀,簡直是典型的女朋友。可能也就是因為這樣,蘇小姐便多了些傲氣,少了些靈氣,至少在方鴻漸眼中是這樣的。年輕的讀書人都有傲氣,這點在方鴻漸身上也淋漓盡致,他不願像趙辛楣那樣迎合蘇文紈,他只覺得這樣俗氣。而蘇文紈卻偏喜歡有男人為她爭風吃醋,兩人自然道不同不相為謀。縱然到了最後,方鴻漸再看蘇文紈已是仰視狀態,但是再給方鴻漸一個機會,他還是會選擇不。在這段路上,蘇文紈是方鴻漸審視圍牆的助攻。

第四個是唐曉芙,她不光是方鴻漸真正喜歡的人,也是錢鍾書所偏愛之人。所以,她沒有嫁給方鴻漸。

楊絳說:其實,作者如果讓他們成為眷屬,由眷屬再吵架鬧翻,那麼結婚如深陷圍城的意義就闡發得更透徹了。唐曉芙,她就像初戀女友,天真單純,爛漫又風趣。這樣的古靈精怪,任哪個男人會不喜歡?所以,整本書中,只在追求唐小姐的過程中,方鴻漸才展先出了他想與命運抗爭的思想,不過事與願違,既悲哀又活該。至此,唐小姐是方鴻漸想突破的圍牆。

第五個是孫柔嘉,最後與方鴻漸共結連理的人,不過二人的婚後生活卻是實打實的點題,對於方鴻漸來說,已是圍牆之中,無掙扎的必要。孫柔嘉,不醜不美,平平無奇,但是事實上,她卻比方鴻漸要成熟很多。她選擇了方鴻漸,也真得到了方鴻漸。再觀方鴻漸,只剩唏噓。

《圍城》一時間憂世傷生,滿眼是虛空驚雷處處是圍牆,也圍世間愛

錢鍾書

趙辛楣說:你是一個好人,卻毫無用處。

縱觀方鴻漸這一生,真的是一副好牌打爛,鬱鬱寡歡。他骨子裡的怯懦使他在事業和婚姻中處處不如意,但凡他臉皮厚一點,他就是海外歸來的正經博士,高官豪商家的乘龍快婿,事業愛情雙收的成功人士。不過,他就是方鴻漸,深於一切語言、一切啼笑。

這是我第一次讀的心得體會,第二次讀,並未加深多少,但是卻沒了壓抑,只有無力地感慨、沾沾地自喜。

經過畢業、找工作、找房子、再辭職、再找房子等循環往復的事情後。再沒有提這個不喜歡、那個不匹配的意氣風發。樓層太高不行?工資拖欠不行?好像一切到了它原本的該發生之時,就是人為所不可控的。又或者,它本就是被人一點點累加起來的。

我太消極了?沒有,我好的很,甚至會對偶然的休假手舞足蹈的那種。快樂變得簡單起來,並不惹人討厭。

今年回家,因為疫情更是在家呆了好久,閒來無事便整理書架。我讀了好些本之前已讀過的書,直到再讀《圍城》時,不自主的想笑。一笑方鴻漸還是太懦弱,二笑自己還不如方鴻漸。無論是事業還是婚姻,世上哪有那麼圓圓滿滿的道理,當初覺得看方鴻漸太憋屈,現在倒覺得錢鍾書怎麼知道我活成了這個樣子?

當然,這不是我,世上本就有萬萬個方鴻漸,曾也風光無限,被鮑小姐和蘇小姐兩人搶著追過,也曾豪言壯闊兢兢業業。不過人就是人,永遠避免不了世俗。而俗,對於現在的我來說,的的確確是個好詞。

如果一定要提起婚姻,我倒是想提提我的父母。他二人的婚姻並非是家中操辦,倒是真的有愛情。說實話在之前我是很難相信的,因為我無法理解既然是你情我願,何苦現在要掰著手指頭分家產呢?小時候就是這樣,想的一切定要有理,事情就該按部就班。總該勸自己一句,人嘛,別老往偉大了想。生命可貴,難道醫院就不收費了麼?腰纏萬貫,就沒煩惱了嗎?

是一個偉大的人,就有偉大的樂趣。平常的人,就有常人的活法。

《圍城》裡夾著那三張已經模糊難辨的電影票,定是較有意義的,因我素來沒有收集它們的習慣。說實話如果我沒有重新翻開這本書,我可能一輩子都不知道我還留了電影票。

這是2012年《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是我和父母第一次一起看的電影。父親不喜歡去電影院,一是浪費錢,二是他覺得自己四十多歲的人,上什麼電影院呢。不過這場電影看下來,父親還是被震撼到了,我記得很清楚,母親那時還有點自得的嘲笑父親沒見過世面,我們三口人就這樣肩並肩,一同走回了家。

世上處處是圍城,圍住了要高飛的人,也圍住了無名的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