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之聲!王樹國教授在交大2017年學生畢業典禮上的講話!

王樹國教授2014年調入西安交通大學工作,任校長、黨委副書記。

“大學之大,在於大師”,王樹國教授就是這樣一位大師。


大師之聲!王樹國教授在交大2017年學生畢業典禮上的講話!

西安交大官網是這樣介紹王樹國校長的:

1958年10月出生於河北獻縣,漢族,教授。1977年考入哈爾濱工業大學機械工程系,先後獲工學學士、碩士、博士學位。1987年至1989年在法國巴黎國立高等工藝學院任高級訪問學者。1993年破格晉升教授,1998年任哈爾濱工業大學副校長,1999年1月調任黑龍江省科學技術廳廳長、黨組書記,2002年3月至2014年4月任哈爾濱工業大學校長,第十屆、十一屆、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

主要從事機器人自主控制理論、機器人傳感器技術、空間機器人技術;醫療輔助機器人系統、醫療設備與儀器;生物醫學圖像處理、計算機輔助醫療技術等方面的研究。主持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863等項目20餘項,科研成果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7項。申請國家發明專利15項。現參與國家863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6項。現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國家科學技術獎評審組專家、教育部科技委機電與運載學部委員、中國宇航學會副理事長、中國自動化學會機器人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繞月探測工程科學應用專家委員會副主任;曾獲“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稱號、全國“十佳師德標兵”和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是機器人研究領域資深專家,在智能機器人仿真、移動機器人、空間機器人方面都取得了重要科研成果。21世紀初開創中國醫工學研究新領域,主持研製了世界第一個創傷康復仿生手,中國第一個人腦解剖電子圖譜,中國第一個腹腔微創介入手術機器人系統。研究方向包括醫療機器人、仿生機器人、生物醫學工程、空間機器人等。

2006年2月法國國家農科院為表彰王樹國校長對推進中法農業合作的貢獻,授予王校長法國國家農科院獎章,該獎章是法國國家農業科技的最高獎章。2006年,被授予法國榮譽勳位團騎士勳章。

看了王教授歷次演講,基本每次都是脫稿站立演講。

樸素的語言卻能夠打動內心,平和的語氣卻鏗鏘有力,無處不散發著大師人格的光輝魅力。

今天,我們分幾篇將王樹國教授的演講稿分享給大家。我想這個不但是對研究生、大學生有用,對我們廣大青年應該都有啟發和引導作用。

讓我們一起來欣賞大師的語言:

親愛的學們、老師們、家長朋友們:

大家上午好

我和書記以及各個學院的老師們,一上午坐在這靜靜地陪伴大家度過這個短暫的畢業典禮的美好時光。實際上我的心情和大家一樣,時起時伏,時而激動,時而歡笑。首先向大家表示祝賀,歷經幾年辛勤汗水的揮灑,獲得畢業證書,確實得來不易。我們應該感謝養育我們的父母,感謝今天坐在臺上以及今天沒有到場的教誨我們的師長,也要感謝我們的老學長張福安先生,當然我們還要感謝不遠萬里來到中國,參加畢業典禮的牛津大學常務副校長ewanmckendrick教授。大家真的很幸運,我也很幸運,來校才兩個月,就參加了畢業典禮。從來校的那一天開始,我就力求使自己成為一個真正的交大人。

剛才我們的學生代表、留學生代表,以及學長張福安先生的發言,深深地觸動了我,尤其是張福安學長的一段描述,讓大家看到了他那個年代,我交大學子經歷的一段不平凡的歷程,正是那樣一段歷程造就了交大人鋼鐵一樣的性格。張福安先生為祖國的航天享業奉獻了大半生並獲得了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張福安先生這樣的老一代校友還有很多。

當然,我也非常感動,畢業生代表的發言,充滿了激情,充滿了活力,他們在即將奔向社會的時候,把自己的情感迸發出來。更讓我感動的是,我們的學生在發言後也不忘代表所有畢業生,感謝射父母。有報恩之心是難得的一種美德,是高尚品德的主要內涵。我也感謝留學生代表nina做了非常精彩的發言,她的漢語說的非常好。她的發言是發自內心的,沒有華麗的辭藻,沒有時尚的語言,但是每一句話都是從心底裡流淌出來的。她說:“今後在報紙上看到有人為社會做貢獻的時候,我希望那個人就出自我們交大。

大家能感受到她這個話是發自肺腑的。鼓勵的話我們的學長張先生說了,表態的話、激勵的話,學生代表圖學生代表都說了,在即將進入中午12點的時候,我還能說一些什麼呢?我想手叮囑幾句,孩子要遠行,家長來了,師長來了,學長來了,貴賓們也都到了,臨別之際幾句留言,幾句贈言。

第一句話:沒有什麼都可以,不能沒有志氣。

人活於世貴在有志。古住今來凡成大器者都是有志之人,有志不在年高,你們這個階段正是心懷夢想、立大志的時候。什麼叫志氣?志氣是責任,志氣是擔當,志氣是一種夢想的追求,無大志者絕對不會成為有用之才,有擔當者、有責任者才能稱得上有志氣。有志者事竟成,古人已經給我們講了這個道理。所以沒有什麼都可以,但是做人不能沒有志氣。

第二句話:丟掉什麼都可以,但不能丟了事業。

人生在世,不要青史留名。正如留學生代表nina說的:“總得用那個火柴劃亮一道光芒照亮我們的心靈,為社會留一點溫暖吧。"這是我們交大人的光榮傳統,也是我們交大人對社會的承諾。每一個從校門走出的交大人,都將成為社會的脊樑,社會的骨幹。我們要盡全力為社會發展做出我們應有的、傑出的貢獻,我想這是所有交大人共同的心聲,當然也包括今天在座的各位,包括你們即將踏上征程的名位交大的新校友。

第三句話:忘掉什麼都可以,不能忘掉父母,不能忘記師長,不能忘記我們度過美好青春時光的交大校園,更不能忘記我們的祖國。

所以三句話送給大家,讓我們共勉:人要有志氣,人要有事業,人要有愛心。有了這三項,天涯海角,交大人的心都是相通的。我代表全校老師、員工,把所有的愛心祝福送給大家,相信大家未來更輝準。20年後咱們交大校園再見,希望你們再回母校的時候,臉上的笑容更加燦爛,就像nina說的,我會在報紙上看到很多個你們當中的你、你和他。

謝謝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