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佐、彭于晏——曾經的“胖子”,現在的男神|健全的自卑感

《我家小兩口》中,陽光帥氣的男神向佐曾吐露,自己17歲之前是個240多斤的胖子,暗戀一個女生很多年都不敢表白。自卑的他,為了能夠帥氣地站在心儀的女生面前,毅然下定決心減肥,然而,等他從一個自卑的胖子變成“高瘦帥”歸來時,女生已經心有所屬。

向佐、彭于晏——曾經的“胖子”,現在的男神|健全的自卑感

01 自卑感是壞事嗎?阿德勒對此持否定的態度。

作者此處提到向佐的故事,並非替向佐遺憾,初戀總是傷感的,而且男神現在也已經找到了幸福。作者此處想說的是:男神也曾自卑過。無論他的家境多麼地顯赫,依然難逃自卑的折磨。

“自卑”,人人都不會陌生,作者甚至敢說:每個人都曾自卑過,有的人甚至將自卑攜帶一生。

  • “自卑”好嗎?為什麼人人都有?
  • “自卑”壞嗎?為什麼總有人逆襲?

最早使用“自卑感”這個詞的是奧地利心理學家阿德勒,德語的“自卑感”意思相當於“劣等感”,指價值更少的“感覺”。

自卑感是壞事嗎?阿德勒對此持否定的態度。他認為,人從幼兒時期起,都在“渴望進步”,從會爬到蹣跚學步,再到跑和跳;牙牙學語到與周圍的人能夠順利溝通。可以說,人的一生都持續著這種狀態。阿德勒稱之為

“追求優越”,即擺脫無力,追求理想的自我。

然而,宇宙萬物自有規律,人類屬於宇宙的一份子,出生、成長、進步必須依照規律而行。如此便註定了,人若想“進步”“追求優越”“實現理想自我”,只能一步一步地向前邁進,絕不可能一蹴而就。人必然得經歷那段無力、無能和無知的日子,一次次跌倒,一次次爬起,屢戰屢敗,屢敗屢戰。由此,自卑感應運而生。

向佐、彭于晏——曾經的“胖子”,現在的男神|健全的自卑感

02 困擾我們的自卑感,不是“客觀性事實”而是“主觀性的解釋”。

是不是因為人類註定產生自卑感,所以,阿德勒才說自卑感不是壞事呢?

針對這個問題,讓我們再回到17歲的向佐身上吧。

首先,請你設想一下:如果這個世界上只有向佐一個人,他還會因為體重240斤而自卑嗎?

作者可以很肯定地說,如果這個世界上只有向佐一個人,他會連“胖”和“瘦”是什麼都不知道。根本沒這概念。

為什麼呢?因為沒有比較啊。

如果我們單單就“240斤”來說,它只是一個表示重量的數值而已,並不代表不好或劣等。只在有了比較的對象,才會認為“240斤”是個超出平均水平的體重,有這個體重的人被稱為“胖子”,又因為,他有個心儀的女孩,所以產生了一種主觀上的自卑感

因此,困擾我們的自卑感,不是“客觀性事實”而是“主觀性的解釋”。

我們無法改變客觀事實,卻可以任意改變主觀解釋。作者可以說,胖胖的向佐雖然沒有八塊肌,不是型男,但卻會讓人覺得可愛,平易近人。

向佐之所以感到自卑,是因為自我價值的判斷標準必須建立在社會意義之上。社會普遍認為,身高在180釐米以上,體重在75公斤左右,擁有八塊腹肌,寬肩窄臀的男人才是能夠迷倒眾生的“男神”。

向佐、彭于晏——曾經的“胖子”,現在的男神|健全的自卑感

03 自卑情結的危害:活在他人的價值觀裡;“不幸”成為無法擺脫的命運。

既然自卑感不是壞事,為什麼擁有它,令人無比痛苦,人變得越來越消極,甚至覺得自己一無是處呢?

《被討厭的勇氣》中,哲人對此作出瞭解釋:這不是自卑感,而是自卑情結。

如同“俄狄浦斯情結”一樣,自卑情結是指一種複雜而反常的心理狀態。它不同於自卑感。它是把自卑感當作某種藉口的狀態。擁有自卑情結的人,往往沒有勇氣去面對改變的痛苦和改變之後的未知,總是以自卑為藉口拒絕走出舒適圈。

有一位失婚女士,曾經遭遇前夫兩次背叛,最後在前夫強硬的態度下被迫離婚。自此以後,人就變得消極、仇恨、對自己喪失信心,總是感嘆命運不公,自怨自艾。家人朋友,一再開導,鼓勵她走出過去開始新的生活,換個工作,換個交友圈,但她總是拿命運不公、自己不夠好、懦弱為藉口拒絕改變。她固執地認為自己不配得到幸福。

阿德勒指出:“沒有人能夠長期忍受自卑感。”

雖然自卑感人人都有,但它沉重得猶如心上壓著巨石行走,沒有人能夠一直承受這種狀態。即使如《荷馬史詩》中,人間最足智多謀的人——西西弗斯,那般神聖的存在,如他那般的厄運,也只是推石上山的半程勞累,都已經讓他不堪重負。更可況,我們普通人隨時隨地被巨石壓著行走、奮鬥、生活,該是怎樣的一種折磨和耗損啦。

無法長時間承受自卑感,又沒有勇氣改變,更難以接受“無能的自己”,漸漸地,人們開始尋找“補償”

  • A:“權勢張揚”

《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哪吒從小被關在家中,孤獨一人,父母為國為民很難有時間陪他。感受不到親情和父母的疼愛,哪吒認為自己是個不值得父母愛的小孩,加之,村民們怕他,不喜歡他,說他是妖怪。於是,他常常溜出家,“報復”那些排斥他的村民。他戲弄他們、嚇唬他們,讓他們見到自己嚇得東躲西藏。

哪吒的這種行為就源自“自卑情結”,是對自卑感的一種“補償”——通過在村民面前表現自己的“權勢”“張揚”,以沉浸在一種虛假的優越感之中,暫時忘記自卑的自己。但,可悲的是,他越是這樣越是活在了別人的價值觀裡。

阿德勒說:“如果有人驕傲自大,那一定是因為他有自卑感。”

不過幸好,哪吒在最後終於頓悟:“我命由我不由天。”活出了真正的自己。

  • B:“誇耀不幸”

還有一種“自卑情結”的表現方式為“誇耀不幸”。

前文提及的那位失婚女士,每當遇到“好心人”就會將自己的不幸再一次娓娓道來,不厭其煩。聽故事的人,聽完她的不幸總會唏噓不已,為她不值,有的甚至義憤填膺地怒罵她的前夫。然而,一旦他們伸出援手,想要將她從“不幸”的泥淖中救出時,她總會搖搖頭嘆息一聲:“沒用的,我就是個不幸的人,改變不了”。

阿德勒說:“在我們的文化中,弱勢其實非常強大而且具有特權。”

他認為,那些不斷訴說自己的不幸,並說“別人無法體會我的心情”的人,是在通過訴說自己的不幸讓周圍的人——家人或朋友——擔心或束縛支配其言行。他們無形中把自己的不幸當作武器以支配對方,向對方索取關心、關注、同情和特別對待。

這位失婚女士不知道的是:一旦,她把不幸當作保持“特別”的武器來用,那她將一生都需要不幸。“不幸”將成為她的命運。

向佐、彭于晏——曾經的“胖子”,現在的男神|健全的自卑感

04 “健全的自卑感”——努力與成長的催化劑。

既然“自卑感”並非壞事,怎樣才能善加利用,讓我們往更好的方向發展呢?

其實很簡單。我們只需找到健全的自卑感。

那什麼是“健全的自卑感”呢?

健全的自卑感就是,不與人競爭,不與人比較,向著“理想的自己”穩步前進,把價值觀放在超越自我上。

自卑感源於自身的欠缺。如果我們能夠清晰地瞭解自身的欠缺,進而,不斷努力,克服欠缺或補足欠缺,那麼,我們就擯棄了自卑,實現了成功。如此,自卑感就成了努力與成長的催化劑。

向佐的減肥成功,並通過練習功夫讓自己的身材變得更有型更健美,從而成功擺脫自卑情結。他就是善於利用“自卑感”,讓自己變得更好的最佳例證。

還有一位,將自卑感的催化劑作用運用得出神入化併成功逆襲的人,就是男神彭于晏。

別被男神如今那陽光的微笑,健碩的肌肉,精湛的演技和迷人的顏值所迷惑,以為他就是天生麗質、得天獨厚。你可知,男神的成功都是努力拼出來的

男神也曾經被自卑感所困擾,但他沒有被拖入自卑情結的惡性循環,而是將自卑感變成了促使自己進步的動力。

彭于晏小時候既胖又有哮喘,13歲開始減肥之路,2002年回國邁出演藝生涯的第一步。之後就是一路拼搏。2005年拍攝《海豚愛上貓》,他學習海豚訓練,獲得海豚訓練資格證;2007年出演《我在墾丁天氣晴》,學習了衝浪;2009年演《聽說》,他學會了手語;2013年的《激戰》讓他練成了完美的身材,解鎖了格鬥、泰拳、巴西柔術等技能;《湄公河行動》更是促使他學會了泰語、緬甸語和射擊。

彭于晏時常說一句話:“我就是沒有才華,所以才用命拼。”

世間萬物,本質上沒有“好”與“壞”之分,只有好與壞的導向,向好的方面引導就成就“好”,往壞的方向引導就成就“壞”。一切都取決於我們對其賦予的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