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尚科学”还是“反智主义”?


“崇尚科学”还是“反智主义”? | 你可能不知道的西方传统

1605年前的3月,世界上的第一位女性数学家——希帕提娅,像往常一样,乘着她的漂亮两轮马车,赶去博物院讲学。

行至市区教堂的时候,她突然被一群暴徒拦住去路,随后被人从她的两轮车中扯出,衣物给撕得稀烂,一路拖到教堂。

她最后被这群残忍的基督教狂热分子屠戮致死,以毫无人性的徒手方式。尖锐的蚌壳将她的肉从骨上刮下,还在颤抖的断肢则被投入火中。

这是爱德华·吉本在他的伟大著作《罗马帝国衰亡史》中的描述。

“崇尚科学”还是“反智主义”? | 你可能不知道的西方传统

希帕提娅


这样的惨剧,发生在1605年又1个月之前。但这样的惨剧没有就此结束,相反,这一事件恰恰是此后1000年的一系列毫无人性的惨剧的开端。

在以后的1000年里,地中海两岸都是失去理智的狂热者的舞台。

狂热塞满了人们的头脑,理智被无情地踩踏在地上,人人加上一脚,嘴里还带着嘲弄与耻笑。

——莫非,这就是西方“尊崇科学”的态度?

“崇尚科学”还是“反智主义”? | 你可能不知道的西方传统

538年之前,巴黎圣母院丑陋的独眼撞钟人卡西莫多,解救了美丽的吉普赛女郎爱斯梅拉达。这是189年前,雨果在其著作《巴黎圣母院》中讲述的故事。

“崇尚科学”还是“反智主义”? | 你可能不知道的西方传统

电影中的卡西莫多和爱斯梅拉达


但是,很多读者可能没注意到的是,雨果对小说的头号反派——巴黎圣母院的副主教克洛德的叙述。

在小说原文中,克洛德小时候身世凄惨,但勤奋好学,积极向上。他平时沉默寡言,很少与其他人来往,把所有的精力都用来研究学问,最后终于成为知识渊博的青年。

但此时,雨果的笔锋一转,就说克洛德于是成为了众人心中的“巫师”、“恶魔”。

对此,伟大的作家雨果根本没有解释。看他的行文,似乎根本不用解释。

这让作为读者的我目怔口呆。

要是放在中国古代,学识渊博又不愿意与人交往的人,不应该被冠以“高人”吗?起码应该被冠以“隐士”吧!怎么可能会成为巫师、恶魔呢?

在中国古代,学习知识可能会没用,于是出现了“百无一用是书生”的自嘲,但是绝对没有什么因为学习知识从而成为“巫师”的情况。

——难道,这就是西方“尊崇科学”的态度?

“崇尚科学”还是“反智主义”? | 你可能不知道的西方传统

477年前,哥白尼在自己家房顶观察星空,研究天文学,推翻了“地心说”的谬误。可是他怕被火刑处死,只好在临死前才发表自己的著作。在摸了摸自己著作的书脊之后,他才咽了气。

但就算死了,他也没有逃脱狂热者的清算。

而与同时代的其他人相比,哥白尼算是幸运的。

我们熟知的还有:

因否定“地心说”而被火刑处死的布鲁诺……

因科学精神而被宗教迫害的伽利略……

因发现了血液循环的迹象而被烧死的塞尔维特……

而这样的例子,简直数不胜数。

——这就是西方文化里“尊崇科学”的传统。

反智的传统!

“崇尚科学”还是“反智主义”? | 你可能不知道的西方传统

塞尔维特,如果不是遭遇灾难,他应该是第一个揭示血液循环奥秘的人


“崇尚科学”还是“反智主义”? | 你可能不知道的西方传统

正是因为这些反智传统,这些迫害科学家,毫不妥协的疯狂传统,迫使房龙不得不写一部著作,来反思如何避免悲剧再次发生。

那本书的名字叫《宽容》。

在序言里,房龙讲了一个寓言故事,一个呆板、刻薄又无知、狂热的世界,连离开山谷都会被处死——其实这正是对西方文明、对历史传统的反思。

“崇尚科学”还是“反智主义”? | 你可能不知道的西方传统

插图“异见者”,出自房龙《宽容》


经过宗教改革,经过宗教战争,那些曾经的宗教狂热逐渐冷静下来。

但是,但是,如果你看过电影,看过不可思议的社会新闻消息,你都会怀疑,这种源远流长、积淀深厚的传统文化,反智的文化,真的会改邪归正吗?

如果你还记得无数电影里的科学怪人……,你会不会不寒而栗?

你努力,你勤奋,你求知若渴,你学识渊博……然后,一转身,你就成为了今天的现实世界里的“魔鬼”克洛德。

你被人咒骂,被人叫做“巫师”、“巫婆”甚至“魔鬼”。

到底谁是“魔鬼”?

在西方的电影里,科学家总是反面角色。

有人统计过,在1931至1984年英国拍摄的超过1000部恐怖电影中。科学家和他们的创造物有41%是邪恶的,39%的科学或精神病学研究给人类带来威胁。

科学家仅在11%的恐怖电影中扮演英雄。

到底是怎样的传统,才会造就这样的观念?

“崇尚科学”还是“反智主义”? | 你可能不知道的西方传统

西方电影中的邪恶科学家形象(原谅我只能选择不那么血腥的一张)


时间的指针指向今天,指向科技发达的21世纪的时候,西方的情况好转了吗?

嗯……也许有,也许没有!

当你看到有人烧毁了5G基站,传言说什么“5G会传染新冠病毒”,顺便还把4G和3G基站烧毁了的时候。

当你看到有人宣称,进化论是错误的,这不符合上帝的旨意的时候。

当你看到有人坚信在新冠疫情下普通人戴口罩没用,而医生护士却可以戴口罩保护自己,心想连这样逻辑上的矛盾都看不出来的时候。

当你看到有人宣称用于预防传染病的“疫苗有毒”,研发疫苗的比尔·盖茨目的是“灭绝人类”,是真正的“魔鬼”的时候。

你会不会害怕?

在这种文化氛围下,比尔·盖茨快要成为21世纪的“克洛德”了!

就是那个你努力,你勤奋,你求知若渴,你学识渊博……然后,一转身,就被人咒骂为“魔鬼”的克洛德。

是的,你会怀疑,他们似乎还是跟一千年前一样,一丁点儿改变也没有。

恩格斯在他的文章中写道,“塞尔维特正要发现血液循环过程的时候,加尔文便烧死了他,而且活活地把他烤了两个钟头……”

希望这样的反智悲剧永远不要再发生。

“崇尚科学”还是“反智主义”? | 你可能不知道的西方传统

希望人类走在科学的光明大道上,反智悲剧永远不要再发生


吉嘉美时,80后,从小地方流浪到大城市的小人物,希望分享大城市、小地方的各类故事、道理给你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