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考试,不是智商的错!全球前1%成绩的“考霸”教你高效备考

最近一个读者愁苦的来请教:“怎么能通过考试呢?我想考个资格证,两次都没过。。。我都没信心了,是不是我不适合学习?”

我不是学霸,但算是比较擅长考试。高考、进入大学和之后出国留学的考试中,我都考得不错。

GMAT仅准备半个月,第一次考760分,全球前1%。

香港保险行业的全部5张牌照也全过了,每门平均只复习2天

当年高考超过一本线100分,要知道我整个高中时代超过一半时间,都在暗恋传纸条、逛街遛马路、打电话八卦、去网吧聊QQ等等。。。

再看看考试成绩,这投入和产出比是不是“太赚了”?

我以普通的资质和较短的学习时间,获得“性价比很高”的成果,是因为我觉得学习方法比智商重要,借力比死磕重要。

不会考试,不是智商的错!全球前1%成绩的“考霸”教你高效备考

现在大家学习和自我提升情绪高涨,我就以“如何快准狠通过考试”来聊聊,给有需要的朋友参考吧:

1. 从高到低,先熟悉全局框架。

学习最忌只低头拉车,不抬头看路。一定要有整体的全局观,知道整个考试框架和知识体系是什么样子?

准备一门考试的时候,我第一步一定是看大纲。

就以英语考试GMAT为例,我开始学习之前,先看它包括哪几类?

  1. OK,一共三个部分,语文数学写作文。
  2. 语文数学各占一半,作文是另算的附加分(言外之意:作文别写太差,差不多就行)
  3. 好的,最重要的语文数学。其中数学呢?对中国学生来说比较容易。
  4. 那么最关键的是语文:看看都要考啥呢?阅读、逻辑、语法。

你看,这样从上往下一扫,大概心里就产生了框架。

不会考试,不是智商的错!全球前1%成绩的“考霸”教你高效备考

2. 按框架顺序,系统化顺一遍。

重点词:控制时间,学习+做题。

上面了解大纲后对照一下自己情况,一个学习计划和大概的时间分配就出来了。

接下来我上了一个新东方的7天学习班,整体地学习了一下。

学完之后,我发现什么呢?

  1. 作文不计入总分,而且是单独约时间单考的,那么就先解决,把它考掉。
  2. 接下来集中精力,攻破语文数学。

怎么安排复习策略呢?

我学完大课之后,模拟裸考了1套珍贵的官方考题(一共只有2套)。模拟考710,不算高,但是给了我重要的指导方针。

不要纠结于某一部分太久,先顺下来,做足够的题,对自己实力也有个了解。

顺一遍心里就大致有数了,不会没底。

不会考试,不是智商的错!全球前1%成绩的“考霸”教你高效备考

3. 找出自己最薄弱的几个部分,单点突破。

重点词:总结错题,请教专家。列出方法,复盘巩固。

有个网友是考了3次都很差,她在网上哭诉,每一次分最低的部分都是逻辑。但是为什么重复错误和失败呢?只顾着拼命做题,没有总结啊。

失败不是成功之母,充分自知自省、落实到行动改进的失败,才是成功之母。

注意要借力,问学霸,问老师。

不要自己在那里闷头研究,因为短板的弥补是需要吸收更好的技巧的。

我那段时间,身边没有考友,是每天上网泡在考试论坛的。我看各种大神对模拟题的答案分析,有自己琢磨不出的题就贴上去问。

有人发现自己阅读部分总错,就狂做+复盘,单点突破读个几十篇,就慢慢总结出来考点和套路了。

现在网络更发达,很容易找到同路人、学霸、前辈去请教,多问多吸收,逐渐就会形成自己的总结和知识体系。

不会考试,不是智商的错!全球前1%成绩的“考霸”教你高效备考

4. 做整体卷子,大范围复盘。

一定要做足够的,难度合适的完整模拟卷,而且模拟正式考试的环境+时间。

每一次做完,都要及时复盘,总结出两类错误:一是弱项未补足,二是无意粗心。

然后再回到上面第3点,单点复盘突破。这样过2-3轮,基本上就会有明显的提高啦!

在GMAT考前最后一周,我基本上就每天做1-2套完整的卷子,然后复盘。错题慢慢的越来越少,成绩稳定在了740-750左右。

正式考试的时候,我心如止水。

考试是在机器上,我按完最后一个键出成绩的那一刻,看到760分的高分,心情非常平静。超常发挥的背后,是系统化准备后,对自己的充分自知和笃定。

不会考试,不是智商的错!全球前1%成绩的“考霸”教你高效备考

人生很长,考试只是一个侧面,现在的社会选择很多,不会一考定终身。

准备考试的过程,其实体现了你的人生观。

比考试结果更重要的,是在过程中自知自省、学会学习、不断进步。

只要尽力了,最后的成功与否,都不再重要。

和大家共勉!


关于娜娜:

我是香港金融侠女娜娜,资深家庭理财顾问。美国沃顿商学院MBA,前香港投资银行副总裁。全平台粉丝10万+的职场人生写作者。

喜欢请关注我,看我掏心分享,给你第一手的职场人生通关经验。

不会考试,不是智商的错!全球前1%成绩的“考霸”教你高效备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