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於挑戰,穩定發展步伐


  2006年至2011年是郎溪經濟開發區快速發展的5年,這5年,開發區乘著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設立這股東風,打響大開發、大建設、大招商“三大戰役”,京、滬、蘇、浙客商紛至沓來。一批批項目逐步建成投產,開發區裝備製造、電力電子、輕工紡織主導產業已具雛形,道路、管網等基礎設施逐步完善,經濟總量逐年壯大。

  正當開發區建設如火如荼之時,國際國內經濟形勢急轉直下,國家金融、土地政策不斷趨緊,這對急需大量發展要素集聚的開發區來說無疑是一次沉重打擊,開發區發展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在採訪中,我們得知,自2012年起,開發區發展可以用“舉步維艱”來形容:項目等地現象進一步加重,眾多項目急待用地卻無地可供;企業和政府融資困難,項目建設、企業發展、政府基礎設施建設資金嚴重不足。此外,企業人才需求熱切但人才引進工作滯後,落戶項目不斷增加但服務質量後勁不足等問題也逐漸暴露。

  面對嚴峻的發展形勢,開發區人堅持勇於擔當、逆流而上,抓住解決問題的關鍵,開拓創新,不斷化解發展難題。用地上,加大閒置未利用土地整治,協助督促進度緩慢的項目加快建設,對“殭屍項目”實行工業用地退出機制並安排新項目落戶,僅2013年就嫁接了16家企業,嫁接面積達818.5畝;與此同時,探索集約節約用地新模式,在縣委縣政府的直接領導下,總投資1.4億元人民幣,建築面積12.2萬平方米的電力電源標準化廠房產業園啟動建設。人才引進上,與縣人社部門合作,與高校建立產學研合作關係,並注重本地江南職業技術學校、蕪湖技師學院郎溪教學基地人才的培育和輸送,定期舉辦企業人才培訓會、全區用工招聘會,據介紹,自2012年開始,開發區每年幫助園區企業招工不少於1000人。服務上,積極與審批部門協調推進並聯審批工作,並實行黨政領導聯繫企業制度、黨政領導坐班接待制度和周調度制度,實行“管家式”全程代辦。

  2013年8月12日,省政府給出“發展信號”——批覆同意郎溪經濟開發區擴區,總體規劃面積由原10平方公里擴大至20.07平方公里,這無疑為困境中的開發區注入了一劑“強心劑”。

  郎溪經濟開發區以擴區文件為依據,按照產城一體、城鄉統籌、節約用地、以人為本、宜居宜業的思路,提出著力打造產業特色鮮明、有較強競爭力的產業集聚區,開發開放和體制創新的先行區,以及功能完善、環境優美的新城區。迅速完成了錦城大道、建平大道、金牛東路、分流路等30條道路主體工程,累計建成道路63.3公里;園區亮化、雨汙管網、給水、供電等“八通一平”全部到位;建設完成了開發區汙水處理一期工程和生活垃圾處理工程,工業固廢實現專業化處理;安泰·月亮灣、學府小區、宏遠湖景等三產配套項目主體基本完成,初步形成了配套齊全、功能完善的工業集聚發展平臺。

  與此同時,郎溪經濟開發區圍繞“3+3”產業,採取“走出去、請進來”、“招大引強”、“點、線、面”相結合的招商戰略,開展產業鏈招商,著力引進高端龍頭項目。以精細化管理為抓手,出臺了《郎溪經濟開發區關於進一步加強對企服務工作的實施意見》、《入園項目建設服務指導意見》、《郎溪經濟開發區入區項目手續流程指南》、《郎溪經濟開發區區內企業生產經營月報制度》、《郎溪經濟開發區閒置土地、廠房處置辦法(暫行)》等文件,堅持“每週一走訪,每週一調度”工作制度,定期召開項目建設推進會,積極協調解決項目建設過程中的實際問題和困難,確保了園區項目又好又快推進。

  2012年到2015年,郎溪經濟開發區工業總產值從37.17億元到102.68億元,增幅276%;固定資產投資從44.71億元到71.03億元,增幅158%;稅收從1.1億元到2.4億元,增幅218%。已初步形成了以無錫工業園特種設備製造企業為主的裝備製造業,以安徽動力源等為代表的電力電子業,以檀雨玩具為龍頭的輕工紡織業等優勢和規模產業,並建設了無錫工業園特種設備製造基地、常州工業園、個私經濟創業園,形成了“一區多園”的發展格局。郎溪經濟開發區在經濟衰退、政策趨緊的背景下,穩定了發展步伐,堅定了“工業強縣”、“製造強縣”的信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