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國究竟是何時才擁有統一天下的契機?

戰國時期,諸侯爭霸,各國都妄想吞併其他國家,從春秋開始各國紛爭數百年,歷史卻給出了最後的的答覆,統一天下的宏圖偉業讓秦國完成了,然而,究竟是什麼時候秦國才有擁有統一天下的契機呢。

其實秦滅六國,並不是秦始皇一個人的功勞,大部分還是先秦歷代的君主們經過不懈努力的成果,歷史課本上也說過,秦“奮六世之餘烈,”自秦孝公變法開始,一直到秦始皇嬴政,一共經歷了六代君主,那麼,你們知道是誰為秦始皇掃清了最後一顆絆腳石嗎?

秦國究竟是何時才擁有統一天下的契機?

說到這裡,不得不提一下中國歷史上最大戰役之一的長平之戰,在戰國中期,趙國由於趙武靈王“胡服騎射,”改革政體和兵制,建立起強大的騎兵部隊,國力迅速增強,成為了僅次於秦、齊的第三強國,而齊國由於齊緡王滅燕,後燕昭王使樂毅伐齊,下齊七十餘城,後雖由田單復齊,逐走燕軍,但國力大減,齊國從此一蹶不振,魏、韓等國又懾於秦國之盛而賓服於秦,至於南方的楚國,和秦國一直以來都是勝少敗多,從來沒有給秦國造成實質性的威脅,於是,秦國的秦昭襄王便將矛頭指向趙國,秦趙大戰隨即展開,而其第一次大戰,便是閼與之戰,在這一戰中,趙軍統帥趙奢指揮趙軍贏得了勝利,閼與之戰的勝利,打擊了秦軍的銳氣,秦國的東進計劃暫且受阻。

秦國究竟是何時才擁有統一天下的契機?

秦國雖然打了敗仗,但對其並無多大影響,閼與之戰不久,秦趙兩國又爆發了戰國史上規模最大的長平之戰,周赧王五十三年,秦國攻打韓國的野王,野王守將降秦,使韓國上黨郡與韓都之間的通道被切斷,上黨郡守馮亭火速派使者去趙國求救,願以上黨等十七個城邑降趙,以共同抵禦秦國,趙王接受了平原君的主張,派平原君領兵援助上黨,派大將廉頗進軍長平。

秦國究竟是何時才擁有統一天下的契機?

周赧王五十五年,秦國攻佔了上黨,上黨守軍敗退到趙國,秦軍隨機進攻長平,廉頗修築營壘,堅守長平,阻擋住秦軍的攻勢,兩軍呈相持狀態,秦軍不能推進,於是派奸細以千金賄賂趙國權臣,散佈流言說,廉頗容易對付,準備投降,秦國最擔心趙奢的兒子趙括為將領兵,昏庸的趙王,以為廉頗固守長平而不出戰是畏懼秦軍,又聽到流言,便撤換了廉頗,準備以趙括替代,藺相如極力勸阻,他認為將要誤大事,趙王不聽。

秦國究竟是何時才擁有統一天下的契機?

秦國聽說趙括已取代了廉頗,立即暗中改派武安君白起為將,趙括走馬上任,更換了趙國原來的將官,改變了廉頗的戰略,下令大舉進攻秦軍,只會紙上談兵的趙括哪裡是白起的對手,結果中計,趙軍被分割包圍,糧道也被截斷,趙軍被迫原地堅守,等待救援,這時,秦王親自前往河北征發十五歲以上的男子,全部開往長平,投入戰爭,阻斷了趙軍的救兵和糧餉,趙軍被困四十多天,糧盡援絕,趙括親自率領一隊精兵突圍,結果被秦軍射死,趙軍全面崩潰,四十萬人投降秦國,秦將白起恐怕趙軍作亂,除把上百個小孩放歸趙國外,其他士卒全部活埋。

秦國究竟是何時才擁有統一天下的契機?

長平之戰是戰國史上最大的一次戰役,同時也具有極其重大的轉折性意義,長平之戰後,趙國主力盡失,無力再抵抗秦國,最後還是齊國的信陵君出兵解圍,秦國才帶兵敗退,但此時中原各國都已呈乏力之態,沒有誰敢不畏懼秦國,長平之戰後秦國才真正擁有了一統天下的契機,秦國已經掃清了東進中原最大的阻礙,之後,六國與秦國的差距越來越大,不久,秦昭襄王死去後,他的兒子孫子秦孝文王和秦莊襄王即位一共不到四年也死去,年才十三歲的太子嬴政即位,便是秦始皇,秦始皇即位時,剪滅六國已成摧枯拉朽之勢。

秦國統一天下,雖說是這位秦始皇的功勞,但更離不開的是秦國曆代君主的艱苦奮鬥,而歷史也讓嬴政出現在了最恰當的時間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