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啤酒:復甦跡象明顯,提價、產品升級能否助力衝刺千億市值?


還有不到十天,2019年就將過去。在這一年中,釀酒板塊的貴州茅臺突破萬億市值,進入A股市場市值排名前十榜單。這幾乎標誌著釀酒板塊投資者成為今年A股市場的最大贏家。釀酒板塊除了幾隻白酒龍頭漲成“巨無霸”外,啤酒龍頭們2019年的漲勢也值得肯定。比如,青島啤酒。


青島啤酒:復甦跡象明顯,提價、產品升級能否助力衝刺千億市值?


曾幾何時,青島啤酒長期佔據國產啤酒板塊收入榜榜首,直到2015年被華潤啤酒超越,降為國內行業排名第二。然而,今年青島啤酒股價的漲勢頗為喜人。截止12月19日,青島啤酒(600600.SH)股價收於52.95元/股,年初至今漲幅達到48.05%;市盈率(TTM)為36.04倍;市淨率為3.46倍;總市值為687.65億。


說句笑話就是,青島啤酒的投資者們投資年化收益率輕輕鬆鬆超越沃倫巴菲特,因為資料統計顯示巴菲特的投資平均年化收益率也就是百分之十幾的水平。雖然和白酒龍頭們的年度漲幅不能比,但是青島啤酒48.05%的股價年度漲幅確實可圈可點。可惜的是,其股價今年並沒有超越2015年6月份的前復權股價歷史最高點位58.12元/股。


青島啤酒:復甦跡象明顯,提價、產品升級能否助力衝刺千億市值?


也就是時間週期拉的更長一些,2012年至2019年青島啤酒股價基本上在24元/股至58元/股的區間中上下震盪。並且,目前青島啤酒的股價已經處於歷史高位水平。所以說,上面講的青島啤酒的年度漲幅48.05%超越沃倫巴菲特投資百分之十幾的年化收益率只能是個笑話。因為巴菲特的投資收益率具有長期性,穩定性。把時間週期拉長看,青島啤酒八年區間震盪走勢說明其過去並不是一隻很好的價值投資標的,但確實是一隻週期頗為明顯的波段投資標的。


股價走勢與業績表現高度契合


細看青島啤酒過去八年業績,與其股價走勢的契合程度非常高。


首先,每年拆解來看。


2013年,青島啤酒營業收入同比增長9.73%;淨利潤同比增長12.2%。這一年營收盈利高增長的青島啤酒股價一路上漲,幾近翻倍。2014年,營收同比增速降至2.68%,大幅下滑;淨利潤同比增速更是降至可憐的0.85%,下滑幅度更大。這一年,雖然A股市場迎來一波大牛市。青島啤酒二級市場表現卻非常低迷,先跌後震。2015年,雖然青島啤酒營收淨利潤雙雙下滑,卻藉著A股牛市的最後瘋狂,前復權股價在上半年衝上歷史最高位的58.12元/股。2016年,青島啤酒營業收入、淨利潤進一步下滑。青島啤酒股價經過15年下半年的過度下跌後,進入小幅上漲的修復階段。2017年、2018年,青島啤酒業績復甦,淨利潤同比增速重回兩位數百分點。其股價在2017年迎來強勢上漲。2018年由於兩個大國貿易問題的原因,大盤走勢下行,青島啤酒走勢也因大盤走勢下行。


青島啤酒:復甦跡象明顯,提價、產品升級能否助力衝刺千億市值?


其次,整個八年週期來看。


2012年、2018年青島啤酒營業收入為別為258億、266億,年複合增長率僅為0.51%;淨利潤分別為17.6億、14.2億,年複合增長率為-3.51%;扣非淨利潤分別為14.7億、10.5億,年複合增長率為-5.45%。從整個八年完整經營週期來看,青島啤酒幾乎失去成長性。這樣的業績表現,和其股價過去八年的區間震盪也是相匹配的。


最後,分階段來看。


2012年-2013年,青島啤酒業績上漲並達到頂峰。2014年-2016年,業績持續下滑,進入下行階段。2017-2018年,業績明顯改善,進入復甦階段。並且,從今年前三季季度的業績來看,青島啤酒的復甦還在繼續。


三季報數據顯示,青島啤酒今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248.97億,同比增長 5.31%;實現淨利潤 25.86 億元,同比增長23.15%;實現扣非淨利潤 22.98億元,同比增長27.55%。很顯然,今年青島啤酒的股價走勢與其業績增長也是匹配的。


這種業績與股價的匹配性對投資者來講非常重要。這意味著排除宏觀上的無能為力,明顯處於業績復甦期的青島啤酒,其二級市場表現持續向好的確定性非常高。


提價貢獻未來增量


瞭解啤酒行業的朋友都知道,2012-2017年是啤酒行業存量市場競爭的白熱化時期。這個時期各啤酒企業競爭的殘酷性,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講體會並不深刻。拿一瓶零售價5元/瓶的華潤雪花勇闖天涯來舉例,其廠家利潤也就只有7-8分錢。一瓶售價兩元純淨水的利潤水平都是一瓶啤酒的好幾倍。殘酷的價格戰淘汰了大批的中小規模啤酒企業。啤酒CR5的市場份額從60%左右提高到80%左右。其中青島啤酒的市場份額擴大趨勢明顯。


青島啤酒:復甦跡象明顯,提價、產品升級能否助力衝刺千億市值?


殘酷的價格戰在淘汰中小啤酒企業的同時,也讓各大啤酒廠商從份額競爭轉向利潤競爭。從2017年、2018年的業績數據可以看出,青島啤酒淨利潤增速遠高過營業收入同比增速,並且營業收入增速也稍快於份額增速。


目前,國內啤酒行業銷量下滑趨勢明顯,已經持續數年。行業從增量市場演變成存量市場,激烈的存量市場競爭是價格戰爆發的根源。面對市場份額趨於穩定的行業現狀,要想取得新的業績增量只有“提價”等為數不多的方法可以選擇。顯然,作為國產啤酒知名度最高,歷史最悠久的青島啤酒提價優勢更明顯。2019 年青島啤酒以 1637.72 億元的品牌價值連續 16 年蟬 聯中國啤酒行業品牌價值第一(世界品牌實驗室發佈),具有極強的品牌影響力。


2018年青島啤酒噸酒價提升約4%。2019年前三季度青島啤酒噸酒價提升約5%。而對應的同期業績均出現了不錯的同比增長。並且,基於原材料價格上漲以及行業天花板壓力,青島啤酒的提價在行業經過深度調整後大概率進入常態化。


高端化能否推動衝刺千億市值


隨著九零後零零後,未來成為主流的啤酒消費人群,國內啤酒廠商面臨外資品牌衝擊的同時,也迎來了產品結構升級的機會。斑馬君為了寫青島啤酒,特意走訪了北京的數家夜店,除了百威、嘉士伯、喜力等外資啤酒品牌外,這些酒吧的酒單上面都有青島啤酒,並且是唯一的國產啤酒品牌。在三里屯、工體西路等地段,青島啤酒的廣告頗為常見。


青島啤酒:復甦跡象明顯,提價、產品升級能否助力衝刺千億市值?


Euromonitor 數據顯示,青島啤酒是目前市場上唯一成功橫跨高中低價位的啤酒品牌。低端做份額,中高端做利潤是青島啤酒獨有的優勢。並且相對於低端啤酒過去十年年複合增速僅1%的的困頓局面,中端啤酒和高端啤酒的的年複合增速還可以達到8%、18%。


青島啤酒:復甦跡象明顯,提價、產品升級能否助力衝刺千億市值?


產品結構升級適應消費升級大趨勢,青島啤酒不僅具有品牌優勢,更具有高端市場佔有率的先發優勢。雖然華潤啤酒目前處在國產啤酒行業的第一位置,但是其雪花品牌在高端市場的表現不佳。顯然,青島啤酒對國產啤酒行業復甦的帶動性更值得肯定。產品結構升級,發力高端化為青島啤酒貢獻新業績增量的確定性非常高。


啤酒作為一種舶來品,很多人想當然的認為外資品牌更好。並且,啤酒作為社交屬性非常高的飲品,彰顯社交對象認同度的商品,對商品品牌附加值的需求較高。斑馬君說直白點就是,青島啤酒的高端產品大幅提質提價或許才能滿足高端社交需求,從而做大做強高端市場份額。打造新概念、新品質、新品牌是青島啤酒未來應該加大力度要做的事情。


茅臺憑藉高端化可以做到萬億市值。五糧液可以憑藉高端化可以做到五千億市值。作為國產啤酒高端代表的青島啤酒為何不能憑藉進一步高端化衝刺千億市值。


寫在最後


從2017年、2018年、2019年前三季度的業績來看,青島啤酒復甦跡象明顯,重獲成長性。其二級市場表現排除宏觀大盤的影響,與其業績表現高度匹配。青島啤酒未來走勢持續向上衝破區間上限創新高的概率頗高。


並且,青島啤酒全系提價以及高端化在國產啤酒中具備獨有優勢。其業績增量值得期待。


目前(12月23日),青島啤酒PE(TTM)為35.61倍,處在近3年29.4%位置,近五年53.2%位置,所有時間50.1%位置。近三年為青島啤酒業績復甦期,這個階段市場給出的估值水平更符合目前青島啤酒的基本面情況。顯然,青島啤酒目前處在被低估的位置,值得被考慮。


青島啤酒:復甦跡象明顯,提價、產品升級能否助力衝刺千億市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