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大君威君王,“得罪朕,翘辫子还是翘尾巴你自己选一个。”

雍正驾崩,乾隆即位,批阅奏折,气得要死。

折子是江西巡抚常安递上来的。

此人出身满洲镶红旗,纳兰氏。

仅以秀才而入仕,尽管功名比不得纳兰性德,但文才却也不差。

一生出版各种书籍多部,乃满洲文人中不可多得的才子。

入仕之初,他颇为不顺,做了十多年笔帖式。

至雍正即位之后,才一路蹿升。

元年,为太原通判,之后十余年间,先后任按察使,布政使……巡抚。

为何收到他的奏折,乾隆皇帝气得要命呢?

(清朝剧照)

史上最大君威君王,“得罪朕,翘辫子还是翘尾巴你自己选一个。”

原来,常安有奏折八件,将那上无关紧要的小事,放在前面,关系到民生的下雨秋收之事,置于最后。

又在奏折里大书什么“在省城及庐山上清宫等处,斋僧祈祷,即降甘霖,又建造上谕亭,民间踊跃捐输等事”……

乾隆恨铁不成钢,批饬说:

父皇在时,看别人的奏折知道江西灾情严重,就等着你这个巡抚上奏,经常跟我说,常安的奏折,“何久不见到”?

父皇“圣心忧虑其切”,“汝为封疆大吏,当以雨旸年谷为第一要务……是汝以雨泽为可缓之事。而竟不以民食为重也……钦奉上谕,只在身体力行,实心实政,不在碑亭之建立与否”。

乾隆的批复,不可谓不重。

说的是,你别搞那些花架子了,建碑啥的,你不就是想着在里面说是皇上的功劳吗?

不就是想拍马屁吗?

别拍了,你尊不尊重我,体现在你是不是实事求是,有没有真心替百姓干事上。

我们可以脑补,常安收到批复之后,会是何等常不安了。

俗话说,福祸相依,恰在此后不久,其母去世,当回乡丁忧。

正好,能避一避新君的锋芒啊。

然,人横惯了,一下改不了。

乾隆元年五年,皇帝下诏:

朕前访闻得原任江西巡抚常安回京,船过仲家浅闸口,于不应放闸之时,吓令开闸,仆从多人。闸官畏其威势,躲避不敢过问,常安遽行越漕起板,将船放行,朕随传旨询问常安,伊乃多方掩饰,朦混回奏……

(清朝剧照)

史上最大君威君王,“得罪朕,翘辫子还是翘尾巴你自己选一个。”

常安身为大臣,于朕即位之初,辄敢横行如此,此皆皇考临御时所未经见闻者,及朕降旨询问,伊复支吾巧饰,不将实情陈奏,甚属可恶。常安著革职拏交刑部,及伊生事家人,一并严审定拟具奏。

此事当发生在常安回京奔母忧过程中,或许,是希望快点回到母亲身边。

但他的行为,却是用权压人,吓得管船闸的小官只得躲避。

母忧固重,但国法更重啊。

何况,乾隆让他说明事由,他还找尽借口,害得皇帝不得不再令总河调查……

浪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啊。

乾隆下令,常安革职,查办。

乾隆查办常安,并非仅仅之前即对他印象不佳,常安也不是唯一被处罚的。

在处分常安的1300多字的谕旨里,乾隆说出了真实想法——

于朕即位之初,辄敢横行如此,此皆皇考临御时所未经见闻者。

内外臣民,不喻朕意,遂谓法令既宽,可以任意疎纵,将数年前不敢行为之事,渐次干犯。

良以玩忽纵肆之风,渐不可长,而此风一长,则宽不成其为宽,而民反有受其累者。

一句话,杀鸡儆猴。

先皇在时,你们老老实实,现在我宽大为怀,你们尾巴就翘起来了?

不要把我的宽容,当成你们犯贱的理由!

只是,最终,乾隆仍是放过了常安——

刑部议覆原任江西巡抚常安……应枷号鞭责,不准纳赎,家人三喜等均应鞭责。得旨,常安从宽,免其枷责。余依议。

(清朝剧照)

史上最大君威君王,“得罪朕,翘辫子还是翘尾巴你自己选一个。”

此时,他虽要立威,但施恩,却也是必不可少的。

一切,等皇位稳固之后再说。

乾隆十二年,常安为人所告,亦反告他人。

皇帝派大学士高斌去查,高斌查出一些小事,认为将常安撤职即可。

乾隆却又派讷亲跟进,将常安捕入刑部大牢,死于狱中。

虽然时间跨度十余年,想想却也不久。

乾隆用现实证明:

你们在我面前翘尾巴,我就可以让你们翘辫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