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挺好》播完了,一大堆爹媽的黑材料正在飛來的路上!

雞湯、辣雞湯與毒雞湯

在朋友們聊天的時候,有時候會談起“心靈雞湯”和“毒雞湯”。

“心靈雞湯”和“毒雞湯”的區別,在我看來非常簡單。只要作者的發心是善良的,不管文章的主題是傳統雞湯那種勵志型的;還是“感覺身體被掏空”之類,帶有黑色幽默的“喪”主題。這些都是“雞湯”,而不是毒雞湯。只不過口味有所差別,有的口味偏甜,有的口味偏辣而已。有的作者文字功力高深,生活體驗豐富,情感細膩,熬出來的雞湯就濃,口感就更好,會給閱讀者帶來更多、更好的體驗。而閱讀者也會在這種體驗中,收穫他人的經驗和智慧。有的作者(譬如我這樣的),功力欠缺些,雞湯煲得火候不夠,口味調的不好,閱讀者的體驗就差些,收穫更少。

而毒雞湯,就是黑心商販用各種添加劑,勾兌出來的一碗調料湯。毒雞湯的作者,他們只追求最大化的,最刺激的口感。只要能夠讓讀者產生最大化的情緒刺激,能夠讓讀者上癮,他們可以往湯里加任何調料。

極端的人物形象、虛假的衝突事件、歪曲的道理、斷章取義的原理、刻薄的評價、惡毒的攻擊、匪夷所思的標題,只要是能夠引爆“口感”,他們就敢往湯裡添加任何材料。

一談起“毒雞湯”,很多人馬上會想起“咪蒙”,“Ayawawa”這樣的網紅作者。但“毒雞湯”並不僅僅是這些。“咪蒙”之流,只是那種最容易被辨識的毒雞湯。

毒雞湯是勾兌出來的,但並不一定是辣的、是麻的。也有可能是“香”的,“甜”的、“鮮”的。這種毒雞湯更加難以識別,隱藏得更深,也傳播得更廣。我經常說,在當今中國,有兩碗心理學毒雞湯。這兩碗毒雞湯的毒性,遠遠超過“咪蒙”,“Ayawawa”之流。

第一碗毒雞湯就是:原生家庭問題。

《都挺好》播完了,一大堆爹媽的黑材料正在飛來的路上!

《都挺好》中的極品奇葩父母

“原生家庭”現在是個熱詞。“原生家庭問題”,也是微信微博上流行的熱門話題,更成了影視圈的香餑餑。尤其在一些都市情感類作品中,極端化原型家庭問題,簡直成了收視率的保證。只要是國產都市情感劇,就必須要有一個極品奇葩的媽(或者婆婆)。“惡媽”和“小三”,是這類題材的標配,就是在這兩類角色的“作妖”中,劇情衝突不斷,高潮迭起,男女主角的命運也因此跌宕起伏。如果沒有“惡媽”,很多的編劇就不知道該怎麼推進劇情了。

最近熱播的電視劇《都挺好》,更是刻畫了兩個極端的父母形象(蘇大強、趙美蘭)。並通過展示三個子女的不幸,再次強調了“原生家庭”問題所造成的傷害是多麼的嚴重。

“原生家庭”問題,更是成了為劇中主角們“洗白”最好的藉口。

譬如電視劇《歡樂頌》中的“樊勝美”。不管她身上有多少性格缺陷,甚至是道德瑕疵。但是隨著劇情的推進,所有問題最終,都歸咎於她那個重男輕女,冷酷自私的“原生家庭”;而她是無奈的,是可憐的,最多就是懦弱和被動的。於是,主角成功被洗白,再次收穫粉絲的熱愛,觀眾的諒解。

《都挺好》播完了,一大堆爹媽的黑材料正在飛來的路上!

電視劇《歡樂頌》蔣欣飾樊勝美

各路“段子手”也跟風而上,在微信公號裡,在今日頭條上,大量真真假假的“成長經歷”,“自我剖析”文章被炮製出來了。譬如在咪蒙的文章中,不止一次地提到自己父親嫖娼、毆打妻子、好吃懶做的惡行。

尋找“原生家庭”問題,更成了都市小資人群們“洞察”自己的心理工具。

膽小懦弱,不敢去競爭,父母管的太嚴;為了上位沒下限,不擇手段,是因為父母逼得太狠;“玻璃心”,過渡敏感,是因為父母溺愛,不給“挫折教育”;“厚顏無恥”,毫不自尊自愛,也是因為父母過世誇獎。

總之,無論自己身上有什麼性格缺陷,道德問題。一切的一切,都可以歸咎於“原生家庭”。

“原生家庭”問題為什麼會在今天那麼流行,會受到那麼多人的追捧?

道理很簡單,因為這種說法,迎合了我們的最主要的心理偏差:基本歸因偏差。

人趨向於把別人的成功和自己的失敗歸因於外部因素,而把別人的失敗和自己的成功歸因於內部因素 。

簡單地理解就是:人總是喜歡為自己的錯誤和失敗找藉口。

上學的時候,考試考砸了,會歸咎於運氣差,那兩道選擇題沒猜中答案;而不是因為自己天天打遊戲,就沒有看書複習。

上班以後,工作中出現失誤,被領導罵了。不是因為自己偷懶,沒有在做方案的時候,仔細對比數據。而是因為領導的短視,因為其他“賤人”的陷害;

提交的方案,被客戶退回。不是因為自己的文案能力差、設計能力差,做項目只會剪切複製,不走心。而是因為客戶素質低,沒品位。

但是在今天的職場上,真沒有那麼多“賤人”有空陷害你。工作做不好,沒法升職加薪,就是因為自己能力差,職業技能差、社交能力差、情商低、缺乏自制力。。。

自己肯定是聰明的,善良的,有能力的。但這些問題又是真實存在的,沒法當做看不見。那這口黑鍋該甩給誰呢?

《都挺好》播完了,一大堆爹媽的黑材料正在飛來的路上!

《都挺好》中姚晨飾蘇明玉

好辦,甩給爹媽唄。反正我是你們從小養大的,自然,我身上的所有問題,不管是性格缺陷還是道德問題,都是你們的錯。哪怕是熬夜吃垃圾食品吃來的一身肥膘,那也是你們的遺傳,是從小你們比我吃飯造成的。

一切錯誤都是爹媽造成的,是原生家庭逼迫我走到今天的。就是這樣,掙扎、焦慮的都市男女們,找到了最完美的“接盤俠”。黑鍋甩出去,自己就一身輕鬆了。該吃雞吃雞,該刷小視頻刷小視頻,擼串泡吧,工作該混就混,生活得過且過。

和人聊天的時候,更是把“原生家庭”對自己的傷害,剖析得深刻透徹。自己給自己打造了一個“被害者”人設,把自己感動得眼淚嘩嘩的,差一點就當自己是瓊瑤劇中的男女主角,深陷在豪門恩怨中,無法自拔。

但這什麼都改變不了。我們都不是影視劇中的“樊勝美”,沒有白馬王子拯救我們於水火之中。在今天這個劇變的時代,將問題推卸給父母,父母只會默默承受。刷一大堆父母的黑材料,給自己的失敗找個藉口,這也許能讓你獲得片刻的安心。但是失去了自我提升的機會,只會讓你被同齡人越拉越遠,甚至被後輩快速超越。你不得不面對的問題會越來越大、越來越多。

直到有一天,“原生家庭”再也裝不下你的問題。你又該如何應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