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丨留學天平上的學術準備

人民日報丨留學天平上的學術準備

前途出國產品體系升級戰略發佈會

日前,在新東方前途出國於北京舉行的產品體系升級戰略發佈會上,主辦方宣佈,“學術力”和“錄取力”“就業力”並列成為其戰略核心的三大維度之一。“這幾年一直有相關機構在嘗試開展留學學術輔導等業務,前途出國過去兩年也將其納入了業務體系當中。未來‘學術力’範疇相關業務在我們的業務體系中所佔比重會越來越大。” 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助理副總裁、新東方前途出國總裁孫濤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預測,“明年‘學術力’相關業務會是一個快速發力和增長的年份。”

人民日報丨留學天平上的學術準備

前途出國產品體系升級戰略發佈會

學術輔導需求增加

新東方業務戰略選擇的背後是留學家庭觀念的漸進之變。5年前,在北京某高校讀書的肖偉(化名)很是頭疼,“我一點兒也不想出國,但我的學習成績不好,父母希望我能出國鍍個金回來”。在父母要面子的觀念下,肖偉硬著頭皮開始奔波在北京各類英語輔導機構。1年英語學習下來,雅思只考到4.5分的肖偉決定放棄出國留學。但禁不住父母的堅持,肖偉只得再度出現在英語輔導機構的課堂上。最終,他以先進入英國某高校讀語言班、再開始正式的課程學習的方式,開啟了留學之路。

“進了學校,我才知道英語考試和學術英語完全不同,而且對於國外高校的論文要求、報告要求……這些我都沒做準備。當年讀下來,真是脫了一層皮。”如今回國工作的肖偉回憶起當年的留學經歷,仍覺“太難了”。

肖偉的例子折射出父母對“被國外學校錄取”的執著,也折射出中國學生出國留學和國外院校教育體系對接的不易。但隨著留學家庭觀念的轉變,“留學成功”在留學天平上的比重越來越大。

根據新東方發佈的《2018中國留學白皮書》調研數據,雖然學生在留學申請中關注度最高的前兩位因素為如何申請到心儀的學校、未來就業情況如何,但值得關注的是57%的意向留學生表示,關注學業輔導相關的“留學後”服務。“由此可見,如何在海外順利完成學業、真正在留學過程中學有所得是如今中國學子亟待解決的問題。”孫濤說。

人民日報丨留學天平上的學術準備

孫濤演講


教育差異需要磨合期

新東方前途出國學術項目推廣管理中心副總監朱宏希負責學術項目多年,可謂學術產品市場變化的見證者。

“兩年前,我們招聘並且組建了一支名校海歸團隊,在大量閱讀海外的教材以及學術資料之後,研發了相對比較適合中國學生的學術先修課程。”對兩年前的這次起步,朱宏希曾被問,“為什麼要做這件事情?”

朱宏希的答案是中國和國外教育的五大差異。在她看來,首先是中外教育體系不同;其次是語言環境的差異,“在國內雅思、托福考得再好,剛到國外也需要一個語言適應期,去熟悉全英文授課環境”;第三是思維方式的差異,比如國外更注重學術上的批判性思維培養;第四是課堂模式的差異;第五是評分系統的差異,國外考試成績的組成相對多元化,課堂表現、論文成績等都會計入課程得分。

這種差異對在讀留學生來說,感受尤深。如今在牛津大學攻讀博士的符瑤(化名),剛入牛津大學讀碩士期間,論文開題時感覺壓力特別大,“有時候忍不住掉眼淚。因為我所選的專業需要會幾種語言,已經是一重壓力。再加上對論文選題學術意義的評價並不限於導師和所學專業的學者,還有來自於其他學科學者的評價,幾重壓力真的是讓人喘不過氣來。雖然之前有心理準備,但還是有點意料之外。”

人民日報丨留學天平上的學術準備

朱宏希演講


應對差異帶來的挑戰

正是教育差異的磨合期催生了市場需求,越來越多的國際教育機構將目光投向學術輔導相關業務。正如孫濤所言,“在出國留學相對容易的今天,中國學子在留學期間如何適應海外學習、獲取優異的學術成績、培養終身學習的能力顯得尤為重要。”

應對學生需求,新東方前途出國今年新推出學術先鋒計劃,其項目宗旨便是專注於提升學生的綜合學術水平。“我們要解決的問題是學生如何進行專業的學術寫作,如何展開專業的學術研究,如何完成專業的學術演講等。”朱宏希告訴記者。

在肖偉看來,對如今有意向出國留學的學生來說,“留學準備期”所涵蓋的內容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錄取成功固然重要,但準備過程還包括學術準備和職業規劃,幾方面的準備彼此相關,環環相扣。無論哪一方面準備不充分,都會讓留學的價值打折扣。”肖偉說,“如果現在還抱著‘進了學校再去學習’的想法,無疑會增加留學壓力”。

即使對在自身研究領域已有建樹的出國訪學的中國科研工作者來說,應對中外教育差異也需要時間。在記者採訪中,幾名赴英國的訪問學者表示,自己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是人類知識的一部分,那麼,該如何面對來自人類知識體系中不同學術體系以及其他學科所提出的疑惑、問題,這也是挑戰。但挑戰也是重新審視個人研究成果的機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