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 Amygdalus persica L.

桃花 Amygdalus persica L.

桃花 Amygdalus persica L.

種名:桃花

學名:Amygdalus persica L.

別名:紅雨、陽春花、玄都花、花桃、碧桃、觀賞桃 、至那果、薔薇桃

科:薔薇科 屬:桃屬

產地分佈:原產中國,各省區廣泛栽培。全世界近百個國家種植桃樹,產桃最多的國家是中國,其次還有美國、日本和意大利。得益於悠久的種植歷史、遼闊的種植區域,中國勤勞智慧的勞動人民,培育出了絢麗多姿的桃樹品種,南至江浙,北至吉林,幾乎遍植桃樹。據統計,起源於中國的桃樹品種可達上千個。

形態特徵:桃是一種喬木,高3-8米;樹冠寬廣而平展;樹皮暗紅褐色,老時粗糙呈鱗片狀;小枝細長,無毛,有光澤,綠色,向陽處轉變成紅色,具大量小皮孔;冬芽圓錐形,頂端鈍,外被短柔毛,常2-3個簇生,中間為葉芽,兩側為花芽。

葉片長圓披針形、橢圓披針形或倒卵狀披針形,長7-15釐米,寬2-3.5釐米,先端漸尖,基部寬楔形,上面無毛,下面在脈腋間具少數短柔毛或無毛,葉邊具細鋸齒或粗鋸齒,齒端具腺體或無腺體;葉柄粗壯,長1-2釐米,常具1至數枚腺體,有時無腺體。

花單生,先於葉開放,直徑2.5-3.5釐米;花梗極短或幾無梗;萼筒鐘形,被短柔毛,稀幾無毛,綠色而具紅色斑點;萼片卵形至長圓形,頂端圓鈍,外被短柔毛;花瓣長圓狀橢圓形至寬倒卵形,粉紅色,罕為白色;雄蕊約20-30,花葯緋紅色;花柱幾與雄蕊等長或稍短;子房被短柔毛。桃花果實形狀和大小均有變異,卵形、寬橢圓形或扁圓形,直徑5-7釐米,長几與寬相等,色澤變化由淡綠白色至橙黃色,常在向陽面具紅暈,外面密被短柔毛,稀無毛,腹縫明顯,果梗短而深入果窪;果肉白色、淺綠白色、黃色、橙黃色或紅色,多汁有香味,甜或酸甜;核大,離核或粘核,橢圓形或近圓形,兩側扁平,頂端漸尖,表面具縱、橫溝紋和孔穴;種仁味苦,稀味甜。花期3-4月,果實成熟期因品種而異,通常為8-9月。

生長習性:桃原產於中國海拔較高,日照長、光照強的西北地區,適應於空氣乾燥、冬季寒冷的大陸性氣候,因此桃樹喜光、耐旱、耐寒力強。溫度是影響桃樹分佈的最主要因素,在陝甘寧地區和新疆南部、東北吉林,冬季溫度在-23~-25℃以下時容易發生凍害,早春晚霜危害也時有發生,防凍防霜至關重要。在南方冬季三個月平均氣溫超過10℃的地區,多數品種落葉延遲,進入休眠不完全,翌春萌芽很遲,開花不齊,產量降低。栽培時要注意桃樹的需寒量,不同品種對低溫的需求量差異很大,一般用7.2℃以下的積溫來表示,大部分品種的需寒量為500~1000小時。桃樹最怕漬澇,淹水24小時就會造成植株死亡,選擇排水良好、土層深厚的沙質微酸性土壤最為理想。

桃樹是落葉小喬木,乾性較弱,中心主幹維持年限短,栽培上多采用開心形。樹冠高4-5米,樹冠直徑依密植程度而異,一般為6米左右。

桃樹生長較快,栽植後第二年即可開花結果。枝梢生長旺盛,一年可抽生3次新梢,二次梢也可形成花芽,開花結果。4-5年即可進入盛果期。由於結果早,盛果期可維持10-15年,樹的壽命較短,大多在20-25年。

桃樹結果枝是由新梢上的腋芽分化花芽而形成,為一芽一花。著果的多少和果實的品質與栽培條件密切相關。我國南方栽培的早熟早桃,常因熟期正遇梅雨期,地下水及空氣溼度均高而影響產量和品質的提高。

桃樹喜光照充足,土壤疏鬆和地下水位低的土地生長。栽培時選擇高燥的砂質土壤或礫質土壤為宜,對於地下水位較低、有機質含量高、排水良好的黏性土壤也可栽培。

桃樹喜光性強,在自然條件下,其中心始終沒有中央領導幹,而保持開張的樹性,因此,在栽培條件下整形時,也應不違背其自然特性,採用受光良好的單層低冠樹形,如杯狀形、開心形等。自然生長的桃樹,枝條密集,光照不良,結果面積小,產量低。從生產中看到,5年生以前不進行修剪的桃樹,因其樹冠尚小,枝條較少,通風透光良好,結果可能尚好,但6年生以後,樹冠逐漸增大,枝量增多,通風透光不良,產量便會逐年降低。而整形修剪合理、樹體結構良好的桃樹,則產量逐年上升,而且質優、穩產。

桃根中含有苦杏仁甙,此物質在腐爛分解時產生氰氫酸,能對幼樹根部產生毒害作用,使其生長不良甚至死亡,故桃樹忌重茬栽培,新栽桃樹宜選新地。但若必須連作亦應在老樹淘汰後行休閒耕作2—3年或採用挖大栽植坑換土的辦法以保證幼樹的正常生長。

總之,桃樹生長快,結果早,栽培容易。樹性喜陽光,耐乾燥,而忌陰溼和不良排水條件。桃產量高,結果早。因此,加強栽培管理,提高肥培水平對種桃是非常重要的。

園林用途:山桃花期早,開花時美麗可觀,並有曲 枝、白花、柱形等變異類型。園林中宜成片植于山坡並以蒼松翠柏 為背景,方可充分顯示其嬌豔之美。在庭院、草坪、水際、林緣、建 築物前零星栽植也很合適。

植物學史:中國是桃樹的故鄉。公元前十世紀左右,《詩經·魏風》中就有“園有桃,其實之淆”的句子。《魏風》所指系今日黃河以北以及山西廣大地區,園中種桃,自然是人工栽培的,植桃為園,則表明已有一定的種植規模。其他古籍如《管子》、《尚書》、《韓非子》、《山海經》、《呂氏春秋》等都有關於桃樹的記載,表明在遠古時期,黃河流域廣大地區都已遍植桃樹。《禮記》中還說當時已把桃列為祭祀神仙的五果(李、梅、杏、棗)之一。

近代中國考古學家在浙江河姆渡新石器時代遺址中,發現了六七千年前的野生桃核。在河南鄭州二里崗新時期時代遺址中,也發掘出數量極多的野生桃核。特別是在河北藁城縣臺西村商代遺址中發掘出外形完整的兩枚桃核和六枚桃仁,桃核橢圓形,長寬為1.6×1和2×1.2釐米,黑褐色,木質堅硬,表面有皺紋和孔溝,兩側邊緣有縱向的槽稜,頂端尖,基部扁圓形,中央有果柄脫落後的疤痕。桃仁灰白色,橢圓形或長卵形,常10-15毫米,寬8-12毫米,兩側邊緣較薄,頂端鈍尖,橫斷面呈扁橢圓形。種皮薄,破碎後現出黃白色的種仁。經鑑定,它和今天栽培的桃完全相同。出土文物印證古籍記載,確證中國是桃樹的起源地,人們利用和種植桃樹已有悠久的歷史了。

公元前第二世紀之後,中國人民培育的桃樹沿“絲綢之路”從甘肅、新疆經由中亞向西傳播到波斯,再從那裡引種到希臘、羅馬、地中海的沿岸各國,爾後漸次傳入法國、德國、西班牙、葡萄牙。但直至公元九世紀,歐洲種植桃樹才逐漸多起來。公元十五世紀後,中國的桃樹引進了英國。印度的桃樹也是從中國引種的。公元630年“唐僧”玄奘著《大唐西域記》曾記述關於桃樹引入印度的傳說:公元一世紀時,遠近馳名的司氣特國王迦擬色加當政時,中國甘肅一帶部族的商人經常到印度去,帶去了精湛的絲綢製品和各種名貴水果,其中就有桃。迦擬色加國王隆重地款待賓客。中國人在那裡播種了桃核和其他果核,幾年之後,桃樹在印度繁茂生長,結實累累,受到印度人民的讚頌。中國人住過的地方被命名為“至那仆地”,意即“中國地”;桃被命名為“至那果”,意即“中國果”。這個故事至今還在印度廣泛流傳。

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後,桃樹隨歐洲移民進入美洲,但因桃樹品種不適應當地的風土氣候,桃樹開花多,結果少,發展受到很大限制。直到公元十九世紀初期,園藝家又從歐洲引種了一個叫“愛兒貝塔”的離核桃品種,桃樹才在北南美洲傳播開來。20世紀初期,美國園藝家又從中國引進450多個優良桃樹品種,通過雜交和嫁接,在短短的十多年裡,選育了適應亞熱帶氣候的良種,使美國發展成世界上最大的桃果生產國之一。

日本種植桃樹的歷史比較短。1876年,日本岡山縣園藝場從中國上海、天津引進水蜜桃樹苗。1878年,御津郡柏谷村(今岡山市)山內善男從許多桃樹幼苗中選出兩株,精心培育,三年後結出11個桃果,這就是中國水蜜桃在日本結出的第一代果實。由於這裡氣候適宜,桃樹生長良好,果實品質優良,種桃業迅速發展起來。園藝家先後培育出40多個優良品種。岡山縣漫山遍野,桃樹蔚然成林,已是日本著名的桃鄉,並把桃花定為縣花,所產的蜜桃遠銷大阪、神戶、東京等大城市。幾經改良的“岡山白”桃,又返回中國入籍,成為中國栽培的味香質優、鮮食和罐藏兼用的優良品種。

古代的出土文物和桃樹傳播的事實,確證中國是桃樹的故鄉。但在過去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由於考古學資料的不足和缺乏深入的研究,某些西方學者僅僅根據語言學的推理,和在“中國未見到野生桃樹”的猜想,做出了“桃樹起源於波斯並從那裡傳播到歐洲去”的結論。因而給桃子起的名字叫persic,意思就是“波斯果”。桃樹的拉丁學名也是由此衍生而來的。更有甚者,過去還流傳有一種極其錯誤的所謂“中國文化西來說”,硬是不分青紅皂白,把起源於中國的桃樹說成是古代從波斯引進來的。以訛傳訛,以假亂真,使桃樹蒙受不白之冤達數百年之久。

著名植物學家第康道爾經過認真考證,在他著的《農藝植物考源》一書中指出:“中國之有桃樹,其時代數希臘、羅馬及梵語民族之有桃猶早千年以上”。又說:中國通西城之路開闢極早,則以桃核越山度嶺而傳入喀什米爾、不花刺及波斯諸國自屬可能的事,推測其為時當在梵語民族遷移與波斯、希臘交通往還時代之間。進化論創始人達爾文進一步指出”根據桃在更早時期不是從波斯傳過來的事實,並且根據它沒有道地的梵文名字或希伯來名字,相信他不是原產於亞洲西部,而是來自中國。達爾文還研究了中國的水蜜桃、重瓣花桃、蟠桃等的生育特性,並與英國、法國產的桃樹的特性相比較,認為歐洲桃都來源於中國桃的血緣。桃樹原產於中國的結論,已為世界學者一致公認。

中國最早記載桃樹品種的古籍,是公元前十世紀《爾雅·釋草篇》:“旄(音矛),冬桃;榹(音四),山桃。”《西京雜記》載,公元前一世紀漢武帝在京城修建“上株苑”,群臣百官貢獻的異果中就有秦桃、榹桃、緗核桃、金城桃、綺蒂桃、柴文桃、霜桃等桃樹品種。至公元三世紀郭義恭著《廣志》中又增加了“冬桃、秋桃、襄桃、赤桃”。隨著嫁接和栽培技術的不斷提高,桃樹品種變異百出,琳琅滿目,公元六世紀賈思勰《齊民要術》中記載的桃樹品種有近二十個,宋代周師厚《洛陽花木記》中光洛陽一地就有桃樹品種三十多個,明代王象晉著《群芳譜》中,桃樹品種有四十多個。訖今,“桃李遍天下”。全世界近百個國家種植桃樹,產桃最多的國家是中國,其次還有美國、日本和意大利。得益於悠久的種植歷史、遼闊的種植區域,中國勤勞智慧的勞動人民,培育出了絢麗多姿的桃樹品種,南至江浙,北至吉林,幾乎遍植桃樹。據統計,起源於中國的桃樹品種可達上千個。

桃花 Amygdalus persica L.

桃花 Amygdalus persica L.花

桃花 Amygdalus persica L.

桃花 Amygdalus persica L.葉

桃花 Amygdalus persica L.

桃花 Amygdalus persica L.枝幹

桃花 Amygdalus persica L.

桃花 Amygdalus persica L.果實

桃花 Amygdalus persica L.

桃花 Amygdalus persica L.種子

桃花 Amygdalus persica L.

桃花 Amygdalus persica L.手繪

桃花 Amygdalus persica L.

桃花 Amygdalus persica L.

桃花 Amygdalus persica L.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