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棵桑树和一只烤鱼,如何搅动春秋吴国宫廷风云?

吴王余昧去世,谁是正统继承人?

据《史记·吴太伯世家》记载,春秋时,吴王寿梦有四子,最钟意幼子季扎,但季扎宁愿当农民种地也不愿意接班,还跑去周游列国,甚至比孔子更早。于是,老大老二老三说好,王位按顺序传递,最终还是要交给季扎。

但老三余昧要死的时候,季扎还是不愿意接手。这个故事小煮在上篇讲过,人物关系见下图(小煮手写):

一棵桑树和一只烤鱼,如何搅动春秋吴国宫廷风云?

箭头方向为王位传承

季扎高风亮节,不愿意卷入王位纷争,但最终却把吴国带入了政治纷争,这或许是他没有想到的……

遭到季扎的拒绝时,余昧嘴上说:小弟呀,这是咱爹的临终愿望啊,你这样我很难做呀。身体上,余昧却很诚实地传位给儿子僚。

这是一次正常的王位传承,却又极不正常。因为从诸樊到余祭,再到余昧,这样的兄弟传承,为的本是实现寿梦遗命——传位给季扎。但季扎不干了,谁才是正统?

僚认为,父传子天经地义;诸樊的儿子公子光(即后来的吴王阖闾)认为,当年要不是为了传给小叔季扎,父亲诸樊死后就该由他直接上位,哪里还轮的到余祭和余昧,更别说你僚了。

公子光的心思,明暗两手抓

不服归不服,父亲诸樊毕竟影响力已不在,吴王僚动动指头就能灭了自己,王位更是缥缈。怎么办?先要积累自己的政治资本。

公子光把目光投向了楚国。吴楚相争多年,仇恨值高,打赢了会赢得民间的声望。但公子光显然低估了敌人,吴王僚二年(公元前525年),公子光出师未捷,被楚军教训了一顿,一败涂地,连吴国的王舟都给搞丢了。

一棵桑树和一只烤鱼,如何搅动春秋吴国宫廷风云?

吴王僚

《史记》原文是“败而亡王舟”。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王舟一般的解释是吴国先王的船。但是也有观点认为,舟是一种祭祀用的青铜器。

一棵桑树和一只烤鱼,如何搅动春秋吴国宫廷风云?

青铜舟

公子光内心是绝望的,捞资本不成,反而成了败军之将,又丢失了国之重器。他隐隐有些担心:丢人倒是其次,吴王僚知不知道自己的野心?会不会趁机治自己的死罪?

不行,不要怂,就是干!公子光带着残军杀了个回马枪,偷袭了楚军,拼死夺回王舟,才班师回吴。

看来自己并不擅长军事,积累军功上位控制军队的路,怕是不好走。明路走不通,就行走在黑暗中,先养门客搞人才储备吧。万一培养出个将军或者刺客呢?

就采个桑叶,怎么就吴楚战争了?

公子光是幸运的,高端人才真的来了——从楚国逃出,一路流亡到吴国的伍子胥,投到了公子光的门下。

一棵桑树和一只烤鱼,如何搅动春秋吴国宫廷风云?

伍子胥究竟有何能耐?检验的机会很快到来。公元前518年,楚国边城卑梁,天蒙蒙亮,一个养蚕少女(司马迁还强调她是处女)挎着篮子去采桑叶。谁知,对面来了个吴国边城的女人,也是养蚕人,也来采桑叶。

偏巧这棵桑树生在边界上,两女争夺起来,很快撂下狠话:“有种你别跑,看我叫人来弄死你!”

两家人都是义气千秋,呼呼的来了一堆人,见面就互殴,形同黑社会火拼。

两个边城的县长听说这事,认为坚决不能怂,绝不能让自己的百姓被欺负了,带边防的兄弟们怼他们!

结果,吴国这边没怼过人家,边城还被人占了。吴王怒了,公子光终于等到了机会,带着伍子胥就上了。

一棵桑树和一只烤鱼,如何搅动春秋吴国宫廷风云?

这一次,他嬴了,还打下了居巢、钟离两个城池。这场战争史称“采桑战争”,它的起因成了成语“卑梁之衅”。

职场菜鸟伍子胥,变成老油条

公子光很开心,但伍子胥远没有满足,对楚国的刻骨仇恨,使他开始给吴王僚做思想工作:打楚国有这样那样的好处,灭楚这种事,包在我身上啊……

伍子胥犯了两个职场常见的错误:一、绕过直接领导公子光,越级向大领导直接汇报;二、没有摸清领导公子光的心思。

此时,打楚国只是公子光的手段,夺王位才是最终目的。果然,公子光决定伍子胥很不懂事,心里没点数,他对吴王僚说:“伍子胥的父亲和大哥都死于楚王之手,他是想借我们吴国的力量给自己复仇,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呢?”

撞墙的伍子胥总算有点数了,明白了领导的心思:不把吴王僚弄死,看来公子光是不会跟楚国真刀真枪干了。

伍子胥醒悟了,既然如此,就加快这个进程吧——刺杀吴王僚。这是自己复仇的前奏。

于是,他开始寻找合适的刺客,最终找到了钢铁直男——专诸。

一棵桑树和一只烤鱼,如何搅动春秋吴国宫廷风云?

吴王阖闾

经过吴国官场的洗礼,伍子胥已经变成一个贼精的老滑头了。他把专诸推荐给了公子光,自己却回农村种地去了。

为啥?因为刺杀夺位的事风险太大,一旦失败,公子光和专诸必死,自己也必遭牵连,在农村跑路方便。

领导忽悠不能信

公元前516年,伍子胥的一生之敌楚平王死了。这是个好机会!第二年春,楚国还在为楚平王治丧,吴王僚打算趁机搞一波攻势。

公子光要专心搞刺杀,怎么肯这个时候出征。吴王僚派出自己的儿子盖余和烛庸,国内空虚了……

对吴王僚雪上加霜的是,俩儿子不给力,不仅没捞到便宜,还被切断了退路,一时半会是回不去了。

这事对公子光来说,却是天赐良机,简直做梦都会笑出声。他马上叫来专诸:“到你出马的时候了!”

专诸英雄所见略同:“干!”

这时候,领导开始打鸡血忽悠人了:“我的身子,就是你的身子!”(我身,子之身也)

后面的事实证明,直男专诸很傻很天真,这话你也信?

一棵桑树和一只烤鱼,如何搅动春秋吴国宫廷风云?

还有这种操作?

公元前515年四月,这一天,公子光开始了行动,邀请吴王僚来府邸喝酒,而暗室里,早已布满了他的武士。

吴王僚并不傻,作为王,安保工作一直是没有放松的。从王宫到公子光的家,再到府邸大门、各处台阶、旁边屋门、坐席两侧,密密麻麻都是吴王僚的小弟。

公子光一看,形势不对啊,我是要当王的人,不能同归于尽啊:“那个,我的脚有点不舒服,你们放开喝,我休息下就来!”

忽悠,又是忽悠,公子光躲到暗室里,就再没出来,说好的“我身,子之身”呢?

专诸毕竟是直男,该上一点不怂,端着一盘烤鱼就上菜上到了吴王僚身前……

烤鱼香气扑鼻,吴王正准备大朵快颐,突然一阵寒光,专诸猛然从烤鱼里抽出一把匕首(鱼藏剑),遽然向僚刺去。

吴王僚最后一刻也许在想:我去!还有这种操作?

这种贴脸近身攻击,躲闪不及,护卫们也救援不及,专诸身上被插满短剑的时候,吴王僚已经血溅当场,俩人都是一命呜呼。

一棵桑树和一只烤鱼,如何搅动春秋吴国宫廷风云?

公子光深明“猥琐发育不要浪”的道理,埋伏的人尽皆冲出,稳定了局势,公子光才出来收割残局,正式成为吴王阖闾。

他的上位,开启了吴国的一段霸业,令楚国和越国瑟瑟发抖。

这是后话,史小煮会在后面继续《水煮史记》,欢迎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