礪劍春秋!我們的司令楊業功(三)



1999年楊業功任基地司令員,那年5月發生了對我軍武器裝備現代化建設影響極為深刻的科索沃戰爭。科索沃戰爭讓全世界看到了一種未來戰爭的新形態,也讓我軍中許多有識之士意識到遠程精確打擊火力在未來現代化戰爭中的重要地位。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裡,軍內外上上下下都開始關注起作為遠程精確打擊火力的重要選項——第二炮兵常規導彈部隊建設。

秋天,楊業功司令員從擔任國慶50週年閱兵第二炮兵參閱部隊總指揮的崗位上回來,就一頭扎進常規導彈部隊建設的繁忙工作中,整天忙忙碌碌馬不停蹄,能和他坐下來暢快聊上一陣的機會少了許多。​

礪劍春秋!我們的司令楊業功(三)

​初冬,在隨他下部隊的車上,他對我們隨行的幾個人說:“咱們現在看似每天東跑西顛忙得暈頭轉向,其實效率並不高”,又說:“我們不能坐等上級叫幹什麼,再去幹什麼,要根據我們掌握的實際情況,把思路好好理一理,抓住工作中的主要矛盾,拿出切實能解決問題的辦法,積極向上級提出建議,爭取主動才行。”接著他按照作戰運用統籌圖的秩序,滔滔不絕講了一路他的想法。許多幹過的事情還能跟上他的思路,許多他腦子裡才蹦出來的想法讓人聽得雲裡霧裡。但是,我知道主動作為、精細籌劃、有序推進是他的一貫做事風格,更是他忠於職守的具體體現。

果然不久後,他在基地機關戰役集訓的講課中,提出了常規導彈部隊戰場建設“十要素”的完整理念。課上他根據常規導彈武器技術條件約束、部隊未來作戰想定,對戰場建設進行了精密解析,對建什麼、怎麼建、建在哪裡、建成什麼樣等進行了描述,對戰場軍事地理、作戰保障、軍事動員、社會影響、長期戰備管理、未來可能的發展趨勢進行了逐一分析。課上我認真做了筆記,課後邊翻看邊想,這應該就是他今後一段時間的工作思路了。

後來的幾年裡楊業功司令員殫精竭慮,帶領著部隊把這些“要素”從紙面上一一移到了地面上。​

礪劍春秋!我們的司令楊業功(三)

​這一時期楊業功司令員不僅對戰場建設的整體規劃和建設投入了全部精力,而且對建設中一些影響武器裝備使用的末梢細節也毫不馬虎,一旦發現立即解決,絕不拖延。

2002年初秋的一天上午十點多,他打電話問我,知不知道部隊反映的一處新建陣地,供電容量可能不滿足新型裝備使用要求。我說:“聽他們反映過,但是還不是很清楚”。他說:“你馬上去現場看一下向我報告。如果情況屬實,趁現在正在施工儘快協商修改圖紙,不然建好了再改既造成浪費又耽誤使用。”我抬頭看牆上的分省地圖,見他說的地方離著我們住地300多公里,就說:“我明天一早就趕過去。”他說:“不行,你別吃中午飯了,現在就走,那個地方有旅機關的一個同志,你找到他了解情況後向我報告。”我聽他語音嚴厲不容商量,放下電話馬上備車出發了。一路上,我在想這可真應了“又叫馬兒跑,又叫馬兒不吃草”那句老話。

那時東南山區還沒有高速公路,300多公里路程國道、省道、縣道、鄉道跑完,還有一段沙土路,等跑到目的地天已經黑了。那名旅機關的同志帶我到工地找到施工部隊的領導,說明修改原供電方案的原因,又協商了具體的修改方案,等全部落定已經晚上9點多鐘了。開車從山溝裡出來到了有手機信號的地方,撥通司令的電話,他說:“我正等著你的消息呢。”第二天中午我趕到基地向他報告詳細情況,他說:“妥,基地昨晚已經和上級有關部門聯繫了,他們今天就會派人來,你準備一下參加彙報吧。”看著他今天氣定神閒,又想起他昨天火急火燎的樣子,調侃了一句:“差點大將風度”,他一笑:“靜若處子,動若脫兔,乃大將風度是也。”我出了他的辦公室邊走邊想,上級黨委把這樣一員視責任如泰山的干將放在這裡,真是知人善任啊。​

礪劍春秋!我們的司令楊業功(三)

​楊業功司令員不僅對工作心細如髮而且執拗專注,凡是他認為有疑點瑕疵的地方,一定會緊緊扭住直到滿意解決。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對解決某設備測試基座問題的執著。

1994年秋天在一個陣地工程驗收時,部隊反映某設備測試基座對測試精度有影響,當時設計和施工單位都仔細進行了複查,認為設計和施工過程都沒有差錯,幾經協調最後採取了對症彌補措施。但是,隨後的近10年時間裡,不論新建陣地調試,還是建成陣地的使用中,部隊還不時會反映這方面的問題。這10年間,楊業功從基地副參謀長升任到了司令員,但是對這件事他一直心存疑問,認為這是一個沒有從根上解決的問題。十年中也不管別人願不願意聽,一有機會就向上級業務部門和主管首長闡述自己的觀點。

2003年3月我正在北京出差,楊業功司令員打電話給我說,你馬上到國家某檢測中心去一下,我聽人說那裡有個老專家,能把咱們的問題說清楚。按照他給的線索我很快找到了那個老專家,老人很細緻地解答了我們的問題。隨後我興奮地給楊業功司令員打電話,告訴他問題原因找到了。楊業功電話中說:“你能保證把這個問題說清楚嗎?”我肯定的說:“能”。他說:“那好,你馬上趕過來,我正陪首長和機關業務部門視察部隊,你當面向他和機關領導彙報”。

待我輾轉趕到時,首長已經把設計和工程單位相關人員也叫到了現場。我詳細向他們彙報了問題的起因,和檢測中心老專家對解決問題的建議。因為有理有據有因有果,有專業的計算數據支撐,首長現場拍板:根據專家意見設計部門重新設計,使用部隊重新編寫操作規程,已經竣工的按新圖紙修改,沒有竣工的按新圖紙施工。

從會場出來,基地的同志們圍到招待所楊司令的房間裡,七嘴八舌溢美之詞不絕於耳。楊業功淡定地說了一句:“抓緊把後面的事做好吧”。我不僅感嘆,總以為十年磨一劍是個形容詞,這個拗司令活生生地把它變成了動詞,不服不行呀。​

礪劍春秋!我們的司令楊業功(三)

​回到基地機關時,那年的非典開始蔓延,北京已經封城。四月底的一天,楊業功司令員打電話把我叫到辦公室,說:“機關對首長的指示落實很快,設計所已經完成了圖紙設計,準備最近在北京開一個評審會,要求基地派人參加,我認為你最合適”。接著又嚴肅地說:“現在大家對去北京出差都避之不及,你有什麼顧慮嗎?”我心想這不是把我往坑裡推嘛,不過一想到楊業功司令員十年磨劍的執著,眼下輪上我出點兒力了,可不能認慫,一咬牙說:“沒問題。”

翌日楊業功司令員親自安排車把我送到機場,乘機去北京開會,會議期間不時發來短信問候,開完會他又安排車把我從機場接回基地。回到基地按照當時的規定我被隔離起來。第二天午後,管理人員說司令來看你了。我馬上走到窗口,見楊業功司令員笑咪咪地正隔著玻璃窗向我招手,大聲說給你放15天假,好好休息休息,一股暖流由心而起。

2003年以後,部隊再也沒有提出過某設備檢測基座的問題。在我退休前到過許多陣地,無數次的走進該設備測試間,每次走近靜靜躺在地上的測試基座,都會默默地看上一陣,看似冰冷的水泥基座裡,澆築著楊業功司令員的責任和忠誠啊,他將隨山川江河永存。​

礪劍春秋!我們的司令楊業功(三)

​楊業功被樹為英模人物後,在對他的宣傳片中,總有他帶著方便麵在野外勘察的鏡頭,可能大多數人都把這看成是勤儉節約艱苦樸素的表現,其實這還只是看到了一個表象。記得2001年有一次隨他在南方勘察,所有按照他選定的位置,在方圓幾百公里中建成的戰場“要素”,他都要全部看到。在深山峽谷裡轉圈,到了飯點兒再去找吃飯的地方,一來一去很耽誤時間,所以一般都會要帶點方便麵預備著。這次勘察的路上我邊走邊和他說,他要看的那些 “要素”圖上都有,把需要重點關注的看上幾個就行了,真沒有必要把每個位置都走到、看到。他說:“圖上標註和實地環境差別很大,導彈部隊作戰行動對地理環境要求高,不把實地看準確,未來對著地圖指揮作戰要誤大事的”。我說:“這麼多點位你看了能記住呀?”他說:“作為指揮員對戰場地理環境就要爛熟於心,不然軍隊要你幹什麼,你又憑什麼發號施令。”

我默然,他是要帶兵打仗的將軍,在他的心中戰之能勝的責任重於泰山。​

礪劍春秋!我們的司令楊業功(三)

​楊業功在基地任司令員的前三年,正是常規導彈部隊建設發展最快的時期。部隊組建按序推進,新型武器裝備源源不斷交付,戰場建設已經初具規模,部隊的作戰能力也得到初步檢驗。然而他並沒有固步自封、止步不前。

2002年10月,他在組織某常規導彈旅作戰能力檢驗後,回程時和我說,現在常規導彈部隊裝備、陣地這些物資條件都具備了,接下來要按照常規導彈旅作戰運用的統籌圖,把所有作戰環節在已建成的戰場中滿員、滿裝、滿狀態走通。只有全部經過實踐檢驗後,才能說這個統籌圖是可信、可執行的,在這個基礎上再有目標地苦練、巧練,部隊才能出真的戰鬥力。辦這件事還是要技術先行,你考慮考慮,回去後向我彙報。

跟著楊業功司令員辦事這些年,我逐漸領悟到他的思路一直是縝密的,既不會墨守成規止步不前,也不會突發奇想、追新求異、胡亂折騰,而且一旦想好了要辦的事,一定會力排眾議堅持到底。他這個風格剛開始挺難適應不乏抱怨,不過漸漸適應後覺得幹事就要這樣,對猶豫不決、拖泥帶水反倒不習慣了。

帶著他出的課題,結合8年來在試驗、訓練靶場工作的體會,我認真思考了兩週後去他辦公室彙報。我認為單個發射架或者單個作戰單位,在既設戰場環境下走通沒問題,但是按照他要求的,以當時常規導彈旅的編成規模實行“三滿”狀態運行,在二炮部隊還沒有先例,又是一次吃螃蟹的嘗試。為此,我建議先向上級報告,等待統一安排後再開展工作。他聽完彙報把我囉囉嗦嗦講的提煉成:“戰標、革新、提高”,說:“前兩件事你把具體項目列出來給我,後面一件事我考慮。我們邊向上級報告邊開展工作,戰備工作不能等”。臨出門他又笑著對我說:“咱們乾的就是不斷抓螃蟹吃螃蟹的事,這不是挺有意思的嘛。”我說:“老吃不煩嗎?”

按照他的要求,我把具體項目列出來給了他,並開始利用到基層工作的機會,找旅技術骨幹們有目的地討論研究有關問題。記得2003年2月我帶部隊參加某新型常規導彈戰標考核時,和旅技術營的官兵們研究編排出導彈技術準備方案,並在戰標考核中得到檢驗,解決了一個“三滿”狀態下沒完全說清楚的技術難題。電話向楊業功司令員報告時,他十分高興,讓我替他感謝技術營的同志們。我告訴他技術營營長也是應城中學畢業的,和他是校友。他笑著說:“早就告訴你惟楚有才嘛,回來我要去看看這個校友。”

2003年10月初,楊業功司令員去國防科大學習前,我正在基層部隊出差,他電話裡和我說:“你曾經講過某項工作簡化後,能大幅節省導彈技術準備時間的事進展如何?”我說:“需要變更技術狀態的地方和設計部門溝通了,已經得到他們認可,新的技術流程已經編排完了,有機會時可以安排試驗。”他說:“那好,我回來後聽你詳細彙報。”​

礪劍春秋!我們的司令楊業功(三)

​11月我帶部隊去靶場執行任務,聽基地的同志說楊業功司令員病重在上海住院手術了。2004年春節我是和執行任務返程的部隊在軍列上度過的。年三十的晚上突然接到楊業功司令的電話,他讓我替他向執行任務部隊的官兵拜年。還說:“咱們約定的事你別忘了,回來我還要聽彙報。”我詢問他的病情,他說大過年的不說這些。聽聲音我能感覺到他病的很重,語音中已經沒有了以前的斬釘截鐵和幽默。

大年初二回到營區,我馬上去基地醫院看他,他躺在病床上看似很虛弱的樣子,我簡要彙報了執行任務情況,還有那個他關心項目的試驗準備情況。他說:“等我好一些了咱們到現場看吧,你先回家休息幾天,還能過半個春節呢”。不曾想我假期回來時,他已經轉到軍區總院治療。不久後,他離開了基地司令員的崗位,調任二炮副參謀長。

楊業功司令員雖然離開了基地,可是他的責任感和敬業精神依然激勵著我們,我們沒忘記他的囑託,努力推進著他交給我們的任務。2005年7月在高原訓練靶場任務中,基地機關按照實戰指揮流程,指揮多個常規導彈旅,完成了多型導彈多波次火力突擊演習,所有導彈準時發射,有效摧毀了指定目標。

2009年10月1日,第二炮兵常規導彈部隊受閱方陣雄赳赳氣昂昂地通過天安門廣場,坐在電視機前,看著戰車列隊前進時,我在心裡和他說:“這會兒你應該放心了吧,首戰用我,用我必勝!”​​​​


來源/中國火箭軍

文字/田阜紀

播音/楊 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