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商變身“李佳琦”義烏上月開展直播近9000場

外商變身“李佳琦”義烏上月開展直播近9000場

非洲“李佳琦”桑傑正在直播。 記者 錢旭升 攝

4月8日下午,在義烏國際商貿城三區文具品牌直播廳,在和義烏眾邦文具有限公司業務員劉露的互動中,印度客商桑傑很快進入狀態。在直播鏡頭前,他嫻熟地用母語介紹產品特性、價格等內容,短短10多分鐘下來,他倆的默契配合在線上吸引了不少人氣,也引得過往的採購商駐足觀看。

在疫情導致外銷不暢的背景下,直播已成為破解當下外貿僵局、拓展內銷市場的利器,“雲直播”“雲發佈”等新業態成為義烏撬動市場的重要支點。統計數據顯示,自義烏推出“網紅直播暖春”行動以來,義烏市場已累計引進網紅2031人,開展直播8897場。

多名外商迎來直播首秀

往年三四月份是文具行業的外貿旺季,也是內貿密集補貨期。不過,今年因受疫情影響,外貿訂單大幅下滑。“以前這個時候一星期能出100多個貨櫃,現在只有個位數。”義烏一家國際物流專線負責人說。

為搶回外貿商機,等疫情過後讓經營戶能第一時間對接客戶需求,義烏市文化用品行業協會率先開啟外貿直播專場。“3月31日我們進行首場直播,4月2日安排了第二場,兩場均邀請了常駐義烏的非洲外商隆舜和經營戶一起直播。”該行業協會工作人員介紹,兩場外貿專場下來,吸引了近3000名採購商觀看,其中不少是常駐中國各地的外商。

4月8日,該協會組織第三場外貿直播專場,邀請3名外商輪番上場為經營戶吆喝。“我需要做些什麼?”桑傑在上場前頗感不自在,但當他坐到鏡頭前,面對熟悉的產品時,他很快放鬆下來,化身“李佳琦”,滔滔不絕地向鏡頭前的採購商介紹產品。

在桑傑直播時,同樣來自印度的PanKaj和Kumar在旁邊認真觀摩。PanKaj將現場畫面拍攝下來發送至朋友圈和微信聊天群中。“疫情前,常駐義烏的印度客商有千餘人,我會把今天的直播內容發給他們,歡迎他們下單採購。”Kumar說。

臨近直播尾聲,直播平臺下方寫滿了多種語言的詢價留言。“這次直播帶來了幾款公司剛出的新品,今天和外商搭檔直播,感覺很新奇。”義烏市瑞莉文具有限公司負責人趙莉婷介紹,該公司主營各類筆袋產品,以外貿為主,產品出口至東南亞、南亞、歐美等地區。當下外貿形勢不明朗,企業急需開拓新的銷售渠道。市場創新思路,藉助直播這一新興業態搶抓內外貿商機,有助於市場經營戶進一步打開市場。

市場直播漸成常態化

在這場外貿直播專場進行時,義烏市場上不少經營戶正在同時進行直播。與3月份剛接觸直播時的迷茫抗拒不同,如今不少市場經營戶對於直播已經欣然接受並得心應手。“下一場直播記得給我安排一下。”4月8日,文具行業的外貿直播專場結束時,一名經營戶在一旁提醒工作人員。

為最大化發揮直播引流作用,大力推廣義烏品牌,激活市場人氣,4月3日晚,義烏商城集團聯手義烏市文化用品行業協會舉辦了義烏文具品牌大聯播,50家企業參加,涉及文具、玩具、雨傘、日用、竹木製品等行業類目,吸引了1.7萬人氣,部分品牌在直播活動結束後收到了四五十個微信好友申請。

為進一步提高市場曝光率及知名度,4月5日義烏中國進口商品城孵化區邀請全網粉絲1000萬級網紅時尚美妝博主、抖音紅人周小狸來探店直播,當天的實時觀看峰值達5896人,用戶累計互動超8000次,單場直播曝光近9萬人。

“我們從經營戶實際需求出發,在市場搭建了線上發佈廳。當前,主營進口美妝、護膚類、進口日用品的英維尼,經營印巴民族風情家居用品的雅墨居,還有燕窩文化品牌公司富宴堂等多家進出口公司,通過義烏中國進口商品城孵化區線上發佈廳提供的電商直播服務,利用互聯網直播形式拓寬了銷售渠道和平臺。”義烏中國進口商品城孵化區工作人員介紹,孵化區線上發佈廳及該市場的直播基地不僅可以直播,還可開展公益直播培訓,網紅探店直播、線上訂貨會、市場資訊發佈,發揮主播運營人才輸出、培訓等作用,為孵化區商戶提供有效的帶貨、銷貨渠道。截至目前,孵化區線上發佈廳的近30場直播活動,曝光人數達12.5萬人次,實時觀看直播人數最高達5000餘人,用戶累計互動5.3萬餘次。

在疫情的催化下,直播儼然已成為市場破局的重要抓手,成為企業營業新的增長點。市場經營戶直播帶貨在開拓性嘗試並取得不錯的成效後,漸呈常態化。這一模式已經爆發出巨大的市場潛力。“以後每週五,我們都會組織品牌大聯播活動,外貿直播專場也會持續下去,並將根據效果繼續擴大外商人數,幫助經營戶鞏固、開拓外貿市場。”義烏市文化用品行業協會秘書長駱峻翔說。

(原標題《外商變身“李佳琦”為市場帶貨 義烏上月開展直播近9000場》,原作者方靜。編輯童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