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商变身“李佳琦”义乌上月开展直播近9000场

外商变身“李佳琦”义乌上月开展直播近9000场

非洲“李佳琦”桑杰正在直播。 记者 钱旭升 摄

4月8日下午,在义乌国际商贸城三区文具品牌直播厅,在和义乌众邦文具有限公司业务员刘露的互动中,印度客商桑杰很快进入状态。在直播镜头前,他娴熟地用母语介绍产品特性、价格等内容,短短10多分钟下来,他俩的默契配合在线上吸引了不少人气,也引得过往的采购商驻足观看。

在疫情导致外销不畅的背景下,直播已成为破解当下外贸僵局、拓展内销市场的利器,“云直播”“云发布”等新业态成为义乌撬动市场的重要支点。统计数据显示,自义乌推出“网红直播暖春”行动以来,义乌市场已累计引进网红2031人,开展直播8897场。

多名外商迎来直播首秀

往年三四月份是文具行业的外贸旺季,也是内贸密集补货期。不过,今年因受疫情影响,外贸订单大幅下滑。“以前这个时候一星期能出100多个货柜,现在只有个位数。”义乌一家国际物流专线负责人说。

为抢回外贸商机,等疫情过后让经营户能第一时间对接客户需求,义乌市文化用品行业协会率先开启外贸直播专场。“3月31日我们进行首场直播,4月2日安排了第二场,两场均邀请了常驻义乌的非洲外商隆舜和经营户一起直播。”该行业协会工作人员介绍,两场外贸专场下来,吸引了近3000名采购商观看,其中不少是常驻中国各地的外商。

4月8日,该协会组织第三场外贸直播专场,邀请3名外商轮番上场为经营户吆喝。“我需要做些什么?”桑杰在上场前颇感不自在,但当他坐到镜头前,面对熟悉的产品时,他很快放松下来,化身“李佳琦”,滔滔不绝地向镜头前的采购商介绍产品。

在桑杰直播时,同样来自印度的PanKaj和Kumar在旁边认真观摩。PanKaj将现场画面拍摄下来发送至朋友圈和微信聊天群中。“疫情前,常驻义乌的印度客商有千余人,我会把今天的直播内容发给他们,欢迎他们下单采购。”Kumar说。

临近直播尾声,直播平台下方写满了多种语言的询价留言。“这次直播带来了几款公司刚出的新品,今天和外商搭档直播,感觉很新奇。”义乌市瑞莉文具有限公司负责人赵莉婷介绍,该公司主营各类笔袋产品,以外贸为主,产品出口至东南亚、南亚、欧美等地区。当下外贸形势不明朗,企业急需开拓新的销售渠道。市场创新思路,借助直播这一新兴业态抢抓内外贸商机,有助于市场经营户进一步打开市场。

市场直播渐成常态化

在这场外贸直播专场进行时,义乌市场上不少经营户正在同时进行直播。与3月份刚接触直播时的迷茫抗拒不同,如今不少市场经营户对于直播已经欣然接受并得心应手。“下一场直播记得给我安排一下。”4月8日,文具行业的外贸直播专场结束时,一名经营户在一旁提醒工作人员。

为最大化发挥直播引流作用,大力推广义乌品牌,激活市场人气,4月3日晚,义乌商城集团联手义乌市文化用品行业协会举办了义乌文具品牌大联播,50家企业参加,涉及文具、玩具、雨伞、日用、竹木制品等行业类目,吸引了1.7万人气,部分品牌在直播活动结束后收到了四五十个微信好友申请。

为进一步提高市场曝光率及知名度,4月5日义乌中国进口商品城孵化区邀请全网粉丝1000万级网红时尚美妆博主、抖音红人周小狸来探店直播,当天的实时观看峰值达5896人,用户累计互动超8000次,单场直播曝光近9万人。

“我们从经营户实际需求出发,在市场搭建了线上发布厅。当前,主营进口美妆、护肤类、进口日用品的英维尼,经营印巴民族风情家居用品的雅墨居,还有燕窝文化品牌公司富宴堂等多家进出口公司,通过义乌中国进口商品城孵化区线上发布厅提供的电商直播服务,利用互联网直播形式拓宽了销售渠道和平台。”义乌中国进口商品城孵化区工作人员介绍,孵化区线上发布厅及该市场的直播基地不仅可以直播,还可开展公益直播培训,网红探店直播、线上订货会、市场资讯发布,发挥主播运营人才输出、培训等作用,为孵化区商户提供有效的带货、销货渠道。截至目前,孵化区线上发布厅的近30场直播活动,曝光人数达12.5万人次,实时观看直播人数最高达5000余人,用户累计互动5.3万余次。

在疫情的催化下,直播俨然已成为市场破局的重要抓手,成为企业营业新的增长点。市场经营户直播带货在开拓性尝试并取得不错的成效后,渐呈常态化。这一模式已经爆发出巨大的市场潜力。“以后每周五,我们都会组织品牌大联播活动,外贸直播专场也会持续下去,并将根据效果继续扩大外商人数,帮助经营户巩固、开拓外贸市场。”义乌市文化用品行业协会秘书长骆峻翔说。

(原标题《外商变身“李佳琦”为市场带货 义乌上月开展直播近9000场》,原作者方静。编辑童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