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三国格局的西晋王朝,为何短短三十六年便走到尽头?

导语: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作为中国古代最为璀璨和耀眼的乱世时代,东汉末年群雄并起,三国鼎立尔虞我诈,让后世之人为之心生向往,而最终却是出人意料的由逐步蚕食曹魏的司马懿家族夺得天下,古代中国再次迎来统一。

但是这样的统一和平并未持续多久,司马家族统治下的西晋王朝在短短三十六年间便走到尽头的呢?终于迎来和平统一的王朝,最终又是因为哪些因素再度陷入混乱和纷争之中的呢?三国乱世的遗留问题,西晋王朝朝廷的内部混乱,宗亲王发动的"八王之乱",阶级矛盾和内部锚段的爆发,统治者的无能都是让一个巨大王朝在不足百年间再度陷入混乱和灭亡的原因。

三国乱世的遗留问题

作为三国乱世之后最终的胜利者,司马家族的西晋王朝虽然夺得天下,统一全国,但是同样也要面对着一个混乱时代的诸多遗留问题。

结束三国格局的西晋王朝,为何短短三十六年便走到尽头?

西晋王朝版图

首先便是依旧残存的乱世硝烟。在司马家族篡夺曹魏政权,三代而成建立晋朝后,司马炎即位之时国家依旧面对着外部群雄和少数民族的势力威胁。一是来自北部崛起的鲜卑族蠢蠢欲动,二是南方孙吴政权死而不僵的战事不断,司马炎面对着南北方不断的战事拉扯显得力不从心,难以兼顾。

而另一方面,作为一个登基不久的新皇,司马炎极度缺乏自我势力的培养,他面对的是父辈留下的整个政治军事系统,这其中并没有司马炎自己本身值得完全信任和自由调用的亲近之人。可以说司马炎在一边应对这南北方的军事行动的同时,一边还要培养属于自己的势力,维系自己的皇权,牵制自己难以控制的朝中重臣。

结束三国格局的西晋王朝,为何短短三十六年便走到尽头?

晋武帝司马炎

除此之外,西晋王朝的建立终究还是司马家族踩在曹魏家族的血泪之上,整个国家的地基还是存在着诸多曹魏政权的遗留势力,甚至还存在着一批曹魏家族的后代和追随者企图着再度崛起,推翻西晋王朝的统治。司马炎虽然在没有劲敌之下,毫无压力的顺利登基,但是面对的三国遗留问题却十分棘手,如鲠在喉。

一个乱世之后的百废待兴和重整旗鼓,以及内外势力的蠢蠢欲动,都是新生王朝所需要面对的巨大问题,更不用说如同三国这样中国古代史上最混乱的乱世纷争了。

朝廷内部的混乱

司马炎在位时期的朝廷为何留下诸多问题,造成整个西晋王朝的混乱呢?这就不得不提到司马炎在继承者选择上的私心和算计,这让他失去了作为一位君主所应该具有的贤明和崇高。而这一切便导致了整个西晋王朝朝廷内部的分裂。

结束三国格局的西晋王朝,为何短短三十六年便走到尽头?

司马衷

司马炎选择自己的子嗣司马衷作为自己的继承者,并且册立他为太子。但是在后来的历史进程中,后来的晋惠帝司马衷是一位"何不食肉糜"的皇帝,无论是作为帝王的领导能力,还是作为天子的心性和品质都有着极大的缺陷。而同一时间朝廷内部极度推崇聪慧贤德的司马炎弟弟司马攸。

为了防止自己的后代在登基后大权旁落,也为了限制朝中大臣势力,司马炎开始打击宗亲王势力,重用外戚杨氏家族,这一行为引发了宗亲王和地方臣子的巨大不满。而最为关键的是在司马衷即位后,那位后宫干政,手段残暴的贾后。作为司马衷的母亲,自知自己的儿子能力不足,难以服众,她便在动用自己的残忍手段为自己的儿子扫清障碍。

结束三国格局的西晋王朝,为何短短三十六年便走到尽头?

(贾后)

作为西晋王朝开国元勋之女,贾后有着强力的背景和势力,在自己的儿子成为皇帝后更是可以名正言顺扫除政敌。曾经受到司马炎重用的外戚杨氏被贾后联合本就记恨其的宗亲王除掉。尝到甜头的贾后便开始了她的后宫干政,对于反对自己的大臣亲王全部除之,甚至还逼死了被寄予厚望的太子。

贾后引发的朝政祸乱,不仅让西晋王朝的朝廷人心惶惶,一片混乱,更是引发了后来影响巨大的"八王之乱"。

"八王之乱"伤根基

因贾后嫉妒之心和对权力的渴望,造成了影响西晋王朝长久发展的"八王之乱",贾后给予这些本就心生谋逆念头的宗亲王一个绝佳的反叛理由。

整整十六年,西晋王朝都处于朝廷和宗亲王的混乱战争之中,这一场宗室之斗不仅是皇室本身的内耗,更使得整个国家的国力大幅衰退。在破坏经济、增加矛盾的同时,战争也消耗掉了整个中原地区包括中央军的军力,给北方部落进攻中原提供了机会。甚至有些宗亲王为了增加战力,主动联合北方部落军队参与其中,给五胡乱华埋下了伏笔。

结束三国格局的西晋王朝,为何短短三十六年便走到尽头?

八王之乱

八王之乱最终以东海王司马越胜利告终,司马衷被毒死,豫章王司马炽继位,为晋怀帝。但是国家依旧处于严重的阶级斗争之中,这也给予了北方匈奴刘渊谋权篡位的机会。刘渊在北方建国称帝,挥师南下,企图覆灭西晋的统治。终于在第三次的围攻洛阳之中,西晋王朝再无应对之力,皇帝被俘虏,王室大族迁移江南,西晋王朝最终于被匈奴大军覆灭。

"八王之乱"虽然并造成西晋王朝的直接灭亡,但是对国家实力的严重消耗,以及连续十几年的战争让百姓苦不堪言,民心也逐渐失衡。西晋王朝在专注于内部斗争的同时,也给予了外部势力不断壮大实力,图谋不轨的机会。西晋王朝在短短三十六年的统治中,便交出了一份并不光彩的答卷,这是统治者以及统治集团的巨大失败,也是一个国家内部自相残杀的悲惨结局。

内战不止 民心流失

一个结束多年乱世战争局面的全新王朝,本该生机勃勃,蓬勃发展的西晋王朝却在不足百年的时间里结束了自己尴尬的王朝统治。相较于古代中国历朝历代的诸多王朝,西晋迅速灭亡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未能保持国家的稳定和平,维系民心。

在普通的平民百姓在度过了东汉末年的乱世之后,终于迎来西晋王朝的和平统一后,休养生息,远离硝烟是他们唯一的想法,但是西晋王朝却始终处于内外征战不断的局面,没有给予老百姓想要的稳定和谐,反而让他们再度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南北方外部势力的骚扰,"八王之乱"的十六年内战,朝廷内部无休止的争斗,都是西晋王朝没有做到和平稳定统治的表现。

结束三国格局的西晋王朝,为何短短三十六年便走到尽头?

饱受战火摧残,渴望和平的百姓

而统治集团的无能也是极为重要的一点,在司马懿、司马昭等司马家族的人才相继去世后,司马炎即位后虽然仁德治国,励精图治,但是却缺乏一个帝王所具备的才智和能力。司马炎未能及时结束国家四处的战争,让国家稳定下来;在选择继承者之时也被自己的私心所蒙蔽双眼,选择了毫无帝王才干的司马衷;而在国家治理之上,错误的让朝廷陷入权力的争夺,导致了国家的阶级斗争。而除了司马炎外,整个西晋王朝的统治集团都处于争权夺利的利欲熏心之中,忽视外敌的崛起和入侵,面对着外敌和内乱都是无力应对,毫无还手之力,这是整个统治集团的无能。

结束语:西晋王朝作为古代中国历朝历代中极容易被后世忽视的朝代,虽然有着它的独特之处,但是短暂的统治和诸多内部问题,都让西晋王朝三十六年的统治显得苍白而悲哀。作为一个统一天下的王朝,不应该在自己还未真正站稳根基之时,让整个国家统治集团陷入权力的争斗之中,民心的重要早已在过去诸多王朝的兴盛和覆灭之中被证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