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學習期間如何跟孩子溝通 九成受訪家長最近在煩惱

居家學習期間如何跟孩子溝通 九成受訪家長最近在煩惱

  居家學習期間,孩子的心理健康是家長們關心的焦點之一。日前,教育部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專家指導委員會為全體中小學生在疫情期間居家生活學習提出10點建議,幫助中小學生緩解和調節情緒,與父母共度一段有意義的時光。

  上週,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wenjuan.com),對1931名中小學生家長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居家學習期間,90.2%的受訪家長因為與孩子的溝通問題而煩惱。59.8%的受訪家長認為應理解孩子的感受,尊重孩子的心理邊界,49.7%的受訪家長建議不要過度以孩子為中心,要統籌好全家的生活。

  “兒子成績好,學習也很自覺,我不擔心。女兒上課基本就得陪著聽一遍。”天津市民呂新華(化名)有兩個孩子,她告訴記者,以往孩子在學校上課,家長對孩子的上課狀態不太清楚,“借這個機會,我可以抓一抓女兒的學習,但管得太緊,孩子容易有逆反心理。女兒現在基本不聽我的管教,我覺得很無力,心裡著急,和孩子之間難免會出現矛盾”。

  “家長情緒壓力大,孩子壓力就大。孩子身邊的成人要做好情緒管理,給孩子作出示範。家長還要處理好信息的傳遞,要以正確的方式和態度跟孩子交流疫情的相關信息,不要誇大也不要掩飾。”華東師範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教授徐光興提醒。

  居家學習期間,家長應該怎麼與孩子相處?59.8%的受訪家長認為應理解孩子的感受,尊重孩子的心理邊界,49.7%的受訪家長建議不要過度以孩子為中心,要統籌好全家的生活。

居家學習期間如何跟孩子溝通 九成受訪家長最近在煩惱

  “前一陣子我批作文,看到有學生寫道,媽媽這段時間脾氣暴躁了起來,沒有以前那麼溫柔了。”山西省晉城市某高中語文教師楊豔(化名)說,居家學習對家長和孩子還有老師都是考驗,家長需要付出比平時更多的耐心,講究溝通方法,不能一味逼迫孩子。“有的孩子學習成績靠後,需要慢慢提升,不是一下子就能改善的,家長要做的是幫孩子適應網課的上課方式,建立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

  調查中,64.7%的受訪家長建議關注孩子的情緒,適時給予支持和疏導。

  51.6%的受訪家長認為需要幫助孩子合理規劃學習、生活,42.1%的受訪家長表示要相信孩子,培養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40.5%的受訪家長認為要改善親子溝通方式,和孩子平等交流,33.0%的受訪家長建議與孩子一起運動和做家務,適時放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