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時評:致敬醫護不要只在“戰時”

何勇

今年4月7日是第71個世界衛生日,世界衛生組織將今年衛生日的主題定為“支持護士和助產士”,我國今年世界衛生日的宣傳主題為“致敬醫護,共抗疫情”。在馳援湖北和武漢的醫療隊人員中,近七成是護士。(4月8日《北京日報》)

我國今年世界衛生日的宣傳主題為“致敬醫護,共抗疫情”,這一主題特別符合當下的社會氛圍。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4萬多名白衣戰士勇赴荊楚抗疫一線,各地醫務工作者同心聚力,不顧危險,不畏艱辛,化身對抗病魔的“白色長城”。

相信經歷過這場疫情的洗禮,人們普遍更懂得生命的寶貴,更深層次地理解醫護人員的偉大和醫者仁心,更明白:醫者是生命的“擺渡人”,善待醫護人員,就是善待生命;尊重醫護人員,就是尊重生命。全社會對新時代“最可愛的人”也表現出了前所未有的尊重和關愛,無不以發自內心的愛心和暖心致敬醫護人員。全國很多景區、民宿、酒店對醫護人員及其親屬實行免門票、免費住房優惠,很多餐飲企業為醫護人員免費送餐,各級政府出臺關愛醫護人員的暖心政策,各省以高規格“花式接待”迎接凱旋返鄉的援鄂醫護人員……

然而,“戰時”終究是暫時的,“醫者的仁心仁術,不能在戰時被高高舉起,在平時被輕輕放下”。我們對醫者充滿溫情的尊重和關愛不能只在發生疫情的“戰時”狀態,而應是一個新的開始、好的開始,成為一種社會常態。一方面,那些平時對醫護人員就該有的尊重和關愛措施,應當以制度化形式保留下來,而不只是作為“臨時”政策。另一方面,國家需要繼續深化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增強公立醫療機構公益性,更合理有效地配置醫療資源,促進社會公平,和諧醫患關係。唯如此,才能築牢守護國民健康的“白色長城”。

總之,致敬醫護不能只在“戰時”的今天,還應在平時的明天,更要在今後生命中的每一天。希望我們在就醫時對醫護人員多一份信任,對醫護工作多一些理解與配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