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州:发展牛产业 过上“牛日子”


瓜州:发展牛产业 过上“牛日子”

在瓜州县河东镇双泉村8组村民孔宪福家的牛圈里,一头小牛犊欢快地跑着,体格壮实、毛色发亮。

66岁的孔宪福家有5口人,往年种着120亩玉米、小麦、甘草、葵花等农作物,辛苦一年收入不高。2018年,河东镇鼓励发展牛产业,孔宪福积极响应号召,成为镇上发展牛产业的第一人。他用30多万元贷款和卖羊的16万元,以每头1.2万元的价格调引17头安格斯牛,11个月就赚了6万元。

去年,孔宪福又调引18头西门塔尔基础母牛,经过1年精心喂养,已顺利产下11头小牛犊。“240平方米的养殖小区,投资2万元的圈舍乡政府补贴l.8万元,我花了2000元的钢管材料费和人工费。购置饲料搅拌机花了1.7万元,政府补贴了1万元。只要养殖方面有困难,镇政府就会帮着解决,心里特别感动。”孔宪福说。

河东镇六道沟村村民夏国芳家有70亩地,还租了60亩,以前主要种植玉米、小麦等农作物。2018年,夏国芳贷款30万元,分两批调引21头带胎西门塔尔基础母牛,不到一年就出售了14头小牛犊,收入13万多元,贷款也还了10余万元。

在河东镇福万家农民合作社联合社草畜产业一体化示范园区生产车间里,5名工人正在加工饲料。旁边的牛羊交易市场里,100多头育肥牛正在吃饲料。

“以前没有园区,农户要去邻近乡镇加工饲料,现在4个合作社社员和周边农户都来园区加工饲料,还能添加微量元素。4个村的贫困户轮流到园区务工,根据出工记录参与年底分红。至目前,已加工玉米、豆粕等精饲料200多吨。”河东镇六道沟村党支部副书记李红明说。

2018年以来,河东镇以“粮改饲”为契机,紧盯肉牛养殖、饲草种植产业,因地制宜盘活资源,按照统一调引、统一贷款、统一保险、统一管理、统一出售、分散养殖的模式,延伸“种、养、加”产业链,走出了大规模发展路子。为完善牛产业链,瓜州县河东镇建成占地面积1.9万平方米的集牛羊交易、饲料加工,牧草收购、打包、仓储、肉牛标准化育肥为一体的综合性草畜产业一体化示范园区,解决了群众的牧草收购外运、饲草青储饲料加工、牛羊交易问题。同时,高薪引进2名专业兽医常驻园区,开展肉牛疾病预防、牛犊接生、冻精配种、饲料搭配等技术服务,带动全镇群众种植优质饲草、养殖精品肉牛共同致富。

“目前,河东镇优质肉牛品种安格斯、西门塔尔基础母牛存栏量1300余头,养殖农户达260户,全镇青贮玉米种植面积5000多亩、优质苜蓿留床面积1万亩,形成种养加产业闭环。我们将利用3年到5年使全镇肉牛饲养量突破1万头,紫花苜蓿、青贮玉米等优质牧草面积累计达4万亩,把种草养牛发展成富民增收的支柱产业。”河东镇副镇长蒋兴年说。

□魏金龙 马晶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