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攤女怎麼變成億萬富豪的“花布大王

1984年的時候,一名農家女在海門縣城一家國營飯店門口擺地攤買布料,飯店經理以影響生意為由把她趕走,她心氣頗高地回了一句“別看不起人,也許再過幾年我就能把你這買下來。”

擺攤女怎麼變成億萬富豪的“花布大王


2000年,這名昔日的農家女“衣錦還鄉”,拿出近600萬買下了這家位於城市黃金地段的店鋪,在原來飯店的門上掛起了“亞萍布業”的招牌,投資3000多萬建成了當地有名的服飾商城。到2004年底,她已在家鄉南通各地投資2個億多建起了4家大中型連鎖商場。

一句賭氣話買下一座商場,這個故事的主人公就是被稱為“中國花布大王”的陸亞萍。1995年她南下浙江創立亞萍布業集團,現已坐上亞洲最大布料批發市場的“頭把交椅”,面料行銷17個國家和地區,年銷售額超2億元。2004年,陸亞萍當選中國十大經濟女性年度人物。

創業從借50元賣褲衩起家

陸亞萍1955年出生在海門鄉下的一個貧困家庭,高中畢業後進了鄉里的一家毛巾廠,同時自學了裁縫以貼補家用。一次偶然的機會,她發現商店裡的男式田徑短褲定價3塊多還特別好賣,便向廠裡的小姐妹們借了50元買了布料連夜趕製起來,第二天就到集市上去擺攤叫賣,嚐到甜頭的她就開始了在上班之餘進點零布,自己裁縫,做起了服裝買賣。在走街竄巷叫賣服裝的時候,陸亞萍發現市場上童裝銷路很好,便自己找了幾個熟練的裁縫,在自己家裡辦起了童裝廠。1984年,陸亞萍發現由於經濟原因,相比直接買成品服裝,更多人樂意買布料自己去訂做衣服,看來布料生意比服裝更有賺頭,於是她又果斷轉向,到縣城裡擺攤販賣起了布料。

當年和陸亞萍一起擺地攤的姐妹,到現在大多數仍是在擺地攤做小買賣,而她卻已經成為擁有多家分公司、地跨江浙兩省、涉及布料、服裝、商貿等方面的亞萍國際集團的董事長。陸亞萍在總結自己的創業經驗時,告訴記者:一個人的成功應該有運氣、膽氣和才氣三個重要因素。擺地攤為陸亞萍賺得了“第一桶金”。她至今還能回憶起自己第一次賺到3萬塊錢時的激動,她特意把那疊10元面值的錢稱了一下,是6斤6兩。陸亞萍憑著自己的膽氣成了海門縣內個人承包集體大商場的第一人。此後她開始努力向外擴張,帶著多年掙下的150萬先後在南通市內開起了服裝商場和布料市場。

南下浙江賺得“盆滿缽溢”

由於進貨陸亞萍要經常去浙江,她發現相比於自己當時零售一年賺幾萬,浙江搞批發的一年能賺上幾十萬,就有了南下“淘金”的念頭。1995年,陸亞萍夫婦兩帶著全部500萬的家底,來到浙江紹興柯橋中國輕紡城進行二次創業,從租門面買倉庫開始,以自己的名字創立了公司註冊了品牌。

說到“才氣”,陸亞萍最得意是自己對於服裝面料的敏銳眼光,通過研究花布市場,她發現花型是決定布料銷量的一大關鍵因素,便親自動手進行花型設計。新花型一出來往往因為其新穎暢銷而成為眾多布商的模仿對象,但陸亞萍設計的新花型從原來的幾天一個迅速增加到一天出幾個,結果使得“跟風者”眼花繚亂,模仿趕不上更新的速度。到目前為止已經累計開發花型1萬7千多個。有一次,陸亞萍出差去廣州,在大街上看到一位婦女穿的裙子花型很特別,邊連忙追了上去跟蹤了好遠,最後是以10倍的價錢“如願以償”買下了那條裙子,以該花型為基礎開發出三個新品種,短期內就削出45萬米,這一下子就賺了幾百萬。

1996年2月,亞萍集團的第一批面料問世就一炮打響,當年亞萍布業的銷售額突破億元大關,一躍成為輕紡城數萬公司中的頭號布商,令同行刮目相看,當地領導稱讚陸亞萍為“江蘇飛來的金鳳凰”。陸亞萍總結此次成功的原因就是在於憑著自己獨到的眼光掌握了市場。回憶當初在浙創業的艱辛,陸亞萍告訴記者,因為生意火暴,當時幾乎天天要晚上2點才能回家,白天大部分時間就是忙著和員工一起打包、送貨,甚至夏天的衣服都沒有時間洗,只能聞一聞沒有臭味就繼續穿。陸亞萍的丈夫施建新,那時候每天要清點太多的錢款,長時間低頭彎腰,結果背也變駝了,而且落下了風溼性關節炎的毛病。

員工親切稱她“大陸師傅”

目前,亞萍集團在浙江紹興的中國輕紡城已擁有6000多家固定客戶,形成了產、供、銷的完整體系,屬下有4家專門的印染廠,開始主要開展外貿業務。在浙江的事業蒸蒸日上的時候,作為集團的董事長陸亞萍又作出了一個重要的決定,回家鄉投資,當時有人勸她“浙江的錢多好賺,好不容易打拼出來又回去幹嘛?”陸亞萍對記者說:“我雖然事業在浙江,但是心還在家鄉,我的生長、發展離不開家鄉父老的培養,所以我要回報家鄉。”

1998年、2000年、2001年,陸亞萍先後在南京市區、海門市、如東縣開了三家分公司,主要為大中型連鎖商場,前後總投資1.5億多元。目前亞萍集團有1000多名員工,其中90%以上曾是下崗待業人員,其中大部分是女性,當地勞動保障部門為此給了陸亞萍一個外號“編外就業指導員”。最近,亞萍集團又以巨資拿下南通南大街黃金地段的華聯商城,在國內最大繡品市場海門疊石橋投資興業,據陸亞萍介紹,集團下一步將進軍家紡和羽絨服行業。

在亞萍布業的商場參觀時,記者發現所有的員工都稱陸亞萍為“大陸師傅”。陸亞萍說:“我不贊成家族化的管理,但是我十分推崇企業內部家庭般的溫暖,我不要他們喊我董事長或者老闆,我把員工當成自己女兒一樣,我願意把自己的經驗教給他們,我就是他們的‘大陸師傅’。”為了及時瞭解員工的心事,陸亞萍還推行了一種獨特的交流方法;讓每位員工都記商情日記,把工作中的心得體會都記上,而自己就可以利用出差坐車之類的閒暇時間來閱讀和批覆,以便及時瞭解員工情況掌握市場行情。此外,記者發現在每個亞萍集團的分公司都設有“亞萍之家”和員工免費食堂。

和先生“輪流”當董事長

除了津津樂道自己成功的事業之外,陸亞萍最得意的還有自己的美滿家庭:“我的事業裡有我先生的一半功勞。”陸亞萍的丈夫施建新,當年是從華東水利學院的高才生,大學畢業後分到青島工作成了國家機關幹部。但他卻看中了陸亞萍的聰明能幹,對這名農家女情有獨衷。結婚後為妻子的創業先是調回家鄉工作,後來又索性放棄了公職,走到幕後協助妻子的創業。對於妻子,施建新用這樣一句話來評價:“她是事業上的真男子,生活中的好女人。”

談到丈夫,陸亞萍的言語裡充滿著感激之情。由於經常生意繁忙,她經常會忘了吃飯時間,丈夫便專門買了一隻手機,號碼只有夫婦倆知道,每到中午12點的就會準時打來電話提醒吃飯。而陸亞萍處理夫妻關係也很有辦法,丈夫由於在浙江工作勞累,有睡懶覺的習慣,早上談生意的時候,先生還在睡夢中。客戶問起,陸亞萍就說“他一大早到蘇州出差了”。夫妻倆一起出去見客戶的時候,常遇有人問,你們倆誰是董事長?陸亞萍就說;“我和先生輪流當董事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