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摊女怎么变成亿万富豪的“花布大王

1984年的时候,一名农家女在海门县城一家国营饭店门口摆地摊买布料,饭店经理以影响生意为由把她赶走,她心气颇高地回了一句“别看不起人,也许再过几年我就能把你这买下来。”

摆摊女怎么变成亿万富豪的“花布大王


2000年,这名昔日的农家女“衣锦还乡”,拿出近600万买下了这家位于城市黄金地段的店铺,在原来饭店的门上挂起了“亚萍布业”的招牌,投资3000多万建成了当地有名的服饰商城。到2004年底,她已在家乡南通各地投资2个亿多建起了4家大中型连锁商场。

一句赌气话买下一座商场,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就是被称为“中国花布大王”的陆亚萍。1995年她南下浙江创立亚萍布业集团,现已坐上亚洲最大布料批发市场的“头把交椅”,面料行销17个国家和地区,年销售额超2亿元。2004年,陆亚萍当选中国十大经济女性年度人物。

创业从借50元卖裤衩起家

陆亚萍1955年出生在海门乡下的一个贫困家庭,高中毕业后进了乡里的一家毛巾厂,同时自学了裁缝以贴补家用。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发现商店里的男式田径短裤定价3块多还特别好卖,便向厂里的小姐妹们借了50元买了布料连夜赶制起来,第二天就到集市上去摆摊叫卖,尝到甜头的她就开始了在上班之余进点零布,自己裁缝,做起了服装买卖。在走街窜巷叫卖服装的时候,陆亚萍发现市场上童装销路很好,便自己找了几个熟练的裁缝,在自己家里办起了童装厂。1984年,陆亚萍发现由于经济原因,相比直接买成品服装,更多人乐意买布料自己去订做衣服,看来布料生意比服装更有赚头,于是她又果断转向,到县城里摆摊贩卖起了布料。

当年和陆亚萍一起摆地摊的姐妹,到现在大多数仍是在摆地摊做小买卖,而她却已经成为拥有多家分公司、地跨江浙两省、涉及布料、服装、商贸等方面的亚萍国际集团的董事长。陆亚萍在总结自己的创业经验时,告诉记者:一个人的成功应该有运气、胆气和才气三个重要因素。摆地摊为陆亚萍赚得了“第一桶金”。她至今还能回忆起自己第一次赚到3万块钱时的激动,她特意把那叠10元面值的钱称了一下,是6斤6两。陆亚萍凭着自己的胆气成了海门县内个人承包集体大商场的第一人。此后她开始努力向外扩张,带着多年挣下的150万先后在南通市内开起了服装商场和布料市场。

南下浙江赚得“盆满钵溢”

由于进货陆亚萍要经常去浙江,她发现相比于自己当时零售一年赚几万,浙江搞批发的一年能赚上几十万,就有了南下“淘金”的念头。1995年,陆亚萍夫妇两带着全部500万的家底,来到浙江绍兴柯桥中国轻纺城进行二次创业,从租门面买仓库开始,以自己的名字创立了公司注册了品牌。

说到“才气”,陆亚萍最得意是自己对于服装面料的敏锐眼光,通过研究花布市场,她发现花型是决定布料销量的一大关键因素,便亲自动手进行花型设计。新花型一出来往往因为其新颖畅销而成为众多布商的模仿对象,但陆亚萍设计的新花型从原来的几天一个迅速增加到一天出几个,结果使得“跟风者”眼花缭乱,模仿赶不上更新的速度。到目前为止已经累计开发花型1万7千多个。有一次,陆亚萍出差去广州,在大街上看到一位妇女穿的裙子花型很特别,边连忙追了上去跟踪了好远,最后是以10倍的价钱“如愿以偿”买下了那条裙子,以该花型为基础开发出三个新品种,短期内就削出45万米,这一下子就赚了几百万。

1996年2月,亚萍集团的第一批面料问世就一炮打响,当年亚萍布业的销售额突破亿元大关,一跃成为轻纺城数万公司中的头号布商,令同行刮目相看,当地领导称赞陆亚萍为“江苏飞来的金凤凰”。陆亚萍总结此次成功的原因就是在于凭着自己独到的眼光掌握了市场。回忆当初在浙创业的艰辛,陆亚萍告诉记者,因为生意火暴,当时几乎天天要晚上2点才能回家,白天大部分时间就是忙着和员工一起打包、送货,甚至夏天的衣服都没有时间洗,只能闻一闻没有臭味就继续穿。陆亚萍的丈夫施建新,那时候每天要清点太多的钱款,长时间低头弯腰,结果背也变驼了,而且落下了风湿性关节炎的毛病。

员工亲切称她“大陆师傅”

目前,亚萍集团在浙江绍兴的中国轻纺城已拥有6000多家固定客户,形成了产、供、销的完整体系,属下有4家专门的印染厂,开始主要开展外贸业务。在浙江的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作为集团的董事长陆亚萍又作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回家乡投资,当时有人劝她“浙江的钱多好赚,好不容易打拼出来又回去干嘛?”陆亚萍对记者说:“我虽然事业在浙江,但是心还在家乡,我的生长、发展离不开家乡父老的培养,所以我要回报家乡。”

1998年、2000年、2001年,陆亚萍先后在南京市区、海门市、如东县开了三家分公司,主要为大中型连锁商场,前后总投资1.5亿多元。目前亚萍集团有1000多名员工,其中90%以上曾是下岗待业人员,其中大部分是女性,当地劳动保障部门为此给了陆亚萍一个外号“编外就业指导员”。最近,亚萍集团又以巨资拿下南通南大街黄金地段的华联商城,在国内最大绣品市场海门叠石桥投资兴业,据陆亚萍介绍,集团下一步将进军家纺和羽绒服行业。

在亚萍布业的商场参观时,记者发现所有的员工都称陆亚萍为“大陆师傅”。陆亚萍说:“我不赞成家族化的管理,但是我十分推崇企业内部家庭般的温暖,我不要他们喊我董事长或者老板,我把员工当成自己女儿一样,我愿意把自己的经验教给他们,我就是他们的‘大陆师傅’。”为了及时了解员工的心事,陆亚萍还推行了一种独特的交流方法;让每位员工都记商情日记,把工作中的心得体会都记上,而自己就可以利用出差坐车之类的闲暇时间来阅读和批复,以便及时了解员工情况掌握市场行情。此外,记者发现在每个亚萍集团的分公司都设有“亚萍之家”和员工免费食堂。

和先生“轮流”当董事长

除了津津乐道自己成功的事业之外,陆亚萍最得意的还有自己的美满家庭:“我的事业里有我先生的一半功劳。”陆亚萍的丈夫施建新,当年是从华东水利学院的高才生,大学毕业后分到青岛工作成了国家机关干部。但他却看中了陆亚萍的聪明能干,对这名农家女情有独衷。结婚后为妻子的创业先是调回家乡工作,后来又索性放弃了公职,走到幕后协助妻子的创业。对于妻子,施建新用这样一句话来评价:“她是事业上的真男子,生活中的好女人。”

谈到丈夫,陆亚萍的言语里充满着感激之情。由于经常生意繁忙,她经常会忘了吃饭时间,丈夫便专门买了一只手机,号码只有夫妇俩知道,每到中午12点的就会准时打来电话提醒吃饭。而陆亚萍处理夫妻关系也很有办法,丈夫由于在浙江工作劳累,有睡懒觉的习惯,早上谈生意的时候,先生还在睡梦中。客户问起,陆亚萍就说“他一大早到苏州出差了”。夫妻俩一起出去见客户的时候,常遇有人问,你们俩谁是董事长?陆亚萍就说;“我和先生轮流当董事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