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臺上的掌中藝術——閩南布袋戲

布袋戲,又稱掌中戲,因為偶身像是用布袋戲所做的袋子,所以得此稱呼。根據考證與藝人傳說,布袋戲約產生於十七世紀。其來源說法不一,文獻上記載,可能從傀儡戲演化而來,"耍傀儡子:一人挑擔鳴鑼,前囊後籠,耍時以扁杖支起前囊,上有木雕小臺閣,下垂其籃布圍,人籠皆在其中。"另有人據此認為布袋戲之原始形式,可能源自大江南北流浪的"肩擔戲"。

舞臺上的掌中藝術——閩南布袋戲

布袋戲的內涵

布袋戲起源是為戲劇,配音是慣用閩南語這一深具地方角色的語言來演繹,他的口白需要獨特的戲劇性,包含語氣、聲調、抑揚頓挫等自成一派的獨特韻味來表達,方成為布袋戲。其演出形態具有中國古典戲曲的表現特點和藝術特徵,並受到戲曲規範的制約。

此外,戲偶角色也是按照戲曲行當來劃分的,基本歸為生、旦、淨、末、醜、雜、獸七種。偶頭的形貌和鬚髯側重表現年齡與性格,而服裝的顏色與樣式表示其出身、職業、階層或社會地位。

俗話說:三分前場(劇臺觀眾可見部分),七分後場(擇偶師,口白師,樂團),而口白則可謂整部戲的靈魂。角色各盡其態,演出時方能淋漓盡致,惟妙惟肖。

舞臺上的掌中藝術——閩南布袋戲

雕刻藝術

木偶的雕刻乃是手工藝術發展的臻品,其中包含了多項程序和工藝,更有雕偶師傅多年積累的經驗和手感,一個手滑,可能一刀就讓一顆偶頭的心血毀於一旦。刻木為偶,以偶為戲。木偶的整體造型尤其是頭部的造型,對演出效果有很大的影響,並且受到戲曲規範的影響,"公忠者雕以正貌,奸邪者與之醜貌"。藝人們在雕刻偶頭時,大多有一套嚴格的工序,雕偶師也有自己鮮明的風格和韻味,戲迷甚至於能從一顆頭的唇角、眼尾、鼻樑等細微處分辨出是哪位雕偶師的作品。以閩南木偶雕刻為例,大致可分為雕刻和粉彩兩道流程,通過十道工序完成,具有很強的技術性。

舞臺上的掌中藝術——閩南布袋戲

舞臺上的掌中藝術——閩南布袋戲

佈景及道具的傳統工藝

布袋戲表演藝術除觀賞戲曲與音樂之美,傳統工藝亦為欣賞重點之一,包括戲棚、戲偶雕刻、臉譜彩繪與服飾,都是藝術的表現。戲棚為布袋戲演出時所使用的前場舞臺,為戲籠中之固定設備。雕飾精美,易於搬運。

舞臺上的掌中藝術——閩南布袋戲

經過對閩南布袋戲瞭解,我們可以看到,布袋戲是具有深厚的文化與技藝積澱的民間藝術珍品。細膩的人物刻畫,精彩的武俠江湖,捧出了一個又一個紅透半邊天的角色偶像,也留下了戲裡戲外一段又一段經典的不朽傳說。同時編劇根據時代發展,一些時下流行的詞彙也會編入臺詞中。不同的編劇塑造的角色可以滿足不同戲迷的需要。只要人民依舊想看這些傳統的表演,這門民間的藝術就會繼續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