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的亚马逊,一次长期主义的胜利


疫情期间的亚马逊,一次长期主义的胜利


作者|林波


持续严峻的疫情下,美国按下暂停键。这期间,亚马逊成为少数备受依赖的企业。


2月下旬开始,亚马逊销量大涨。一个月内,咳嗽和感冒药的销售额增长了862%;卫生纸销量同比增长了186%。同时,亚马逊股价从1676美元,一路飙升突破2400美元。


疫情期间的亚马逊,一次长期主义的胜利


一、疫情期间的亚马逊


疫情期间,线下需求向线上转移。不像在中国,用户有京东、拼多多等电商可以选择,在美国线上零售市场,亚马逊一家独大,也是因为这一原因,亚马逊频频动作。

一方面,亚马逊宣布增加175000名全职以及兼职员工,并采取提高薪资待遇、加班费等激励措施。

据了解,3月15日至5月9日,加班费(每周工作 40 小时后的加班时间)相当于双倍工资,而平常只有1. 5 倍。与此同时,全球员工加薪将超过5亿美元。

此前,大约一半的亚马逊商品由亚马逊物流配送。亚马逊曾表示,在超过 2000 个美国城镇里,亚马逊Prime会员都可以免费享受到 Amazon Fresh (亚马逊生鲜)和 Whole Foods Market (全食超市)的两小时杂货运送服务。

目前,一些地区的Prime会员可以享受更快时间的配送服务。比如,洛杉矶和橘子郡等地的一小时快递服务。


疫情期间的亚马逊,一次长期主义的胜利

另一方面,亚马逊也在有意识地优化自己的线上品类。

疫情期间,并不是所有品类都受欢迎。据了解,医疗用品和食品杂物如干谷物、奶制品增长最快;而户外用品如行李箱、公文包、相机、运动鞋等,则出现了明显下滑。

此前,亚马逊的传统强势品类主要集中在电子/家具(25%)、运动娱乐(18%)、服饰配饰(15%)、家具配饰(9%),而疫情所急需的食物(2%)等生活必需品则是弱势品类。数据显示,疫情爆发期间,亚马逊在线食品杂货订单增加了60%。

不过,相比于沃尔玛,仍然有不小距离。据悉,美国食品杂物市场的总规模达7000-8000亿美金左右。其中,2019年亚马逊在该领域收入为200亿美元,沃尔玛为2700亿美元。

“如果亚马逊能优化客户体验,亚马逊将获得巨大收益,到2023年,食品杂货将成为其收入的重要部分(超过10%)”,加拿大皇家银行(RBC)分析师马克·曼哈尼(Mark Mahaney)分析认为。该机构一项报告显示,超过一半的在线购买食品杂货的人认为,这种体验将永久提高他们在线购买食品的意愿。


二、博弈与平衡


“与可预见的假日激增不同的是,这种激增几乎没有任何预警,给我们的供应商和送货网络带来了重大挑战”,贝佐斯在股东公开信里说。

亚马逊采取了一定的措施。比如主供婴儿用品、保健与家庭、宠物相关的品类,减少其他供给。据一位从事宠物用品的中国卖家表示,新政出台后,他们店铺最多一天销售额可以突破8万美元。

但也因此,平台上其他商户的利益受到一定影响。

3月16日,亚马逊发布禁令,非必需生活品以及医疗用品将无法发往亚马逊运营中心,并于次日生效,几乎没给国内商家任何准备的时间。

“没想到遭遇了’突袭’”,一位经营户外用品亚马逊中国卖家表示,疫情之后,户外产品销量骤减,再加上新政的出台,简直雪上加霜。

这种情况下,一些卖方被迫大幅度削减成本,还有一些休假或解雇员工。直到4月15日,这一市场禁令才得到解除,比预定时间推迟了近半个月。

用户层面,本来超一亿人每年支付119美元,订购亚马逊Prime会员,享受两天内送货服务。现在因疫情原因,所有非必需品被推迟最多一个月。这意味在这个月内,不少会员无法享受Prime服务。为此,一些人采取了投诉和退订措施。

上周开始,亚马逊也开始有意识地调整用户策略。比如将所有新用户降级到等待名单中,集中履行老用户订单;比如减少线下商店营业时间和控制客户容量,同时增加线下提货点,以专注履行杂货送货订单;包括前文提及的,增加175000名全职以及兼职员工,并采取提高薪资待遇、加班费等激励措施等等。


疫情期间的亚马逊,一次长期主义的胜利

但问题在于,支出增加,收入却不可避免地在受影响,亚马逊这段时间的财务情况,也成为很多人关注的焦点。一些分析师担心,亚马逊可能会以超过任何收入增长的速度加快支出,而亚马逊内部小组日前则表示,要恢复到疫情大流行前的状态,亚马逊还需要两个多月时间。

目前亚马逊也开始采取一些措施,以平衡收支。3月,亚马逊取消了在谷歌投放的全年广告营销支出;4月,降低了第三方网站广告营销佣金率。例如,家具的费率从8%下降到3%,杂货店的百分比从5%下降到1%。

“此举主要对马逊来说有重要意义。通过降低支出,它可以管理需求流并增加自身的盈利能力”,彭博资讯技术专栏作家Tae Kim认为。


三、被看好的亚马逊


2019年,北美线上市场增长21%,达1710亿美元,处较高速增;与此同时,北美线上零售市场占比仅11%,相比国内37%的线上渗透率,还有一定成长空间。

现在,受疫情影响,电商成为疫情期间用户消费支出的少数主要渠道。而综合优势更加明显的亚马逊,则成了最大受益者。

华尔街投行Jefferies一份调查显示,亚马逊是美国唯一一家用户消费支出增加的零售商,而eBay、Chewy(知名宠物电商)和Etsy(知名手工品交易网)等电商平台的用户都减少了支出。

不少分析师看好亚马逊的利润改善情况,“如果我们看到第一季度零售收入增长了15%,较我们之前的预估高出约20%。那么,根据以往的分析,预计第二季度将看到公司产生14亿美元的利润,约合每月4.54亿美元。”德意志银行分析师劳埃德·沃尔姆斯利(Lloyd Walmsley)认为,由于能源价格的下跌,亚马逊还将在石油、天然气等开支可以节省数亿美元。

这有助于亚马逊进一步改善FCF(自由现金流)。“亚马逊的FCF(自由现金流)几乎每年都在以螺旋式的轨迹稳定上涨,五年大概翻了10倍,这样的控制堪称行业典范”,老虎证券分析师在接受《锐问》采访时表示。如今,这一优势被继续强化。

此前,投资人看好亚马逊,主要是基于对AWS业务的预期。去年Q4季度财报,Q4营业利润达38.79亿美元,营业利润率为4.4%;目前在AWS方面,亚马逊占据全球33%份额,远高于第二名微软的18%。

而疫情期间,无论云服务还是电商业务,亚马逊的表现都可圈可点。也是基于这种对于亚马逊未来的预期,其股票价值才得以疯涨。

股价上涨只是表象。《锐问》认为,疫情不过是让真正有价值的公司,凸显了其价值而已。

一直以来,亚马逊都以长期影响作为目标而非短期回报。“我们相信,我们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就在于我们是否为股东创造了长期价值。” ——长期主义,是贝索斯在致股东信中被反复提及的词语。而贝索斯本人,也一度因为业务拓展上的漫无边界,包括交出的财报屡屡亏损等情况,常年遭受外界质疑。

疫情期间的亚马逊,一次长期主义的胜利

但是现在,显然,疫情期间亚马逊的表现,已经说明了一切。或者我们可以认为,这是一次长期主义的胜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