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世間寶貝造物者,《賣家》刊升級“淘寶神人”

/ 蔡小霞

一個月前,我們剛剛發佈了未來3年,阿里將持續3年投入5億,全面打造淘寶神人IP。

一個月後,在淘寶天下旗下《賣家》刊雜誌升級為“淘寶神人”的發佈會現場,那些曾被《賣家》刊報道過的各行各業的“淘寶神人”:青島奇葩包皮匠張仁兵、特效化妝師張森、衣櫥整理師李源、登上維秘舞臺的翅膀手工藝人江泉等,登上浙江民生休閒頻道的舞臺,同臺pk,展現“神人神技”。

探訪世間寶貝造物者,《賣家》刊升級“淘寶神人”

張仁兵的女兒紅包,大寶劍包,小豬佩奇包,各種主題形態的特色包包引起現場驚歎;張森在10分鐘時間內巧手畫出俏皮“豬鼻子”特效妝,幾可以假亂真;李源現場展示如何將亂糟糟的衣櫥整理得井井有條,並以一人之力戰勝兩人,足見深厚的整理功力;江泉將鄉村翅膀走出了國際時尚範...

淘寶直播負責人趙圓圓現場教學,傳授淘寶主播的“吸粉”技巧。

探訪世間寶貝造物者,《賣家》刊升級“淘寶神人”

在“做全球商業優質內容的創造者和傳播者”的願景和“讓商業更有趣,讓商業更高效”的使命下,淘寶天下旗下《賣家》刊的記者,用了整整3年時間,走進了上千個淘寶賣家的世界,記錄他們的故事。

我們的足跡遍佈大江南北、戈壁山川。從河南的假髮到深圳的耳機,從山東的泳裝到滇緬邊境的玉石翡翠,北往南來,東奔西走,叩問著每一個凌晨與黃昏,描摹著賣家故事裡主人公的丰神,點亮了一片片產業帶的圖景。

三年的文字躬耕之旅,我們有太多背後的故事可以分享。從一個個採訪的賣家身上,我們感受到了他們超越自我,涅槃新生的掙扎與蛻變。正是這種堅韌,讓他們從一個普通賣家淬鍊 成了淘寶神人。

今天,每一個普通人,只要有一技之長,無論是做特效化妝、做衣櫥整理,還是做腦洞大開的皮包、設計創意、微觀世界造物,都能夠通過淘寶影響上百萬的消費者,成為淘寶神人。

探訪世間寶貝造物者,《賣家》刊升級“淘寶神人”

在電影《我不是藥神》熱爆熒幕之後,記者鄭亞文前往江蘇無錫,採訪了電影中“藥神”的原型——陸勇。

許多人不知道,早在2001年,陸勇就曾在阿里巴巴平臺上開店,銷售手套。幾年前,陸勇因“妨礙信用卡管理秩序”和“銷售假藥罪”兩次被捕,後被判無罪,他是病友眼中的“英雄”、“藥神”。

電影上映之後,陸勇一天要接待前來採訪的十多波記者。記者到達陸勇的廠房,不待她開口,陸勇便開始講述自己的故事。

探訪世間寶貝造物者,《賣家》刊升級“淘寶神人”

陸勇曾是“慢粒白血病”患者,按醫生的建議吃著瑞士諾華公司生產的抗癌藥格列衛,每盒23500元的價格,一盒可以吃一個月。對於多數患病者,原版藥的價格,無疑是沉重的負擔。在發現印度藥的療效後,陸勇將這個仿製藥的信息和自己的體檢報告發給病友,並最終間接推動了中國醫療制度的改革。

在輿論的風口浪尖之上,陸勇無疑是一個頗具傳奇色彩的人物。而採訪的那一個下午,記者卻看到了一個故事以外,有血有肉、有情有義的“平凡人”陸勇。

記者金斌:他不是奇葩網紅,是堅守原創匠人

去年,記者金斌,前往青島採訪了網紅皮匠張仁兵。

在眾人眼裡,這個在快手上擁有10多萬粉絲的“網紅”,多少有些“博眼球”、“博出位”的意思。

畢竟張仁兵制作的包包,怎麼看也不像日常能背出街的:女兒紅包,大寶劍包,小豬佩奇包,錦鯉包,黑鍋包,玉如意包…這些“奇葩包”,為張仁兵換來全網超過兩個億的視頻流量。

金斌和張仁兵的採訪,約在青島即墨一個偏僻破敗的工業區。見面時,已是深夜。兩人都沒吃飯,找了家路邊小餐館邊吃邊聊。

張仁兵說起了自己的經歷:他今年35歲,和皮包打交道已經長達二十年。從最初的工廠學徒做起,一路勤勤懇懇做到外貿皮包代工大廠的首席開發師。隨著代工訂單的減少,張仁兵從工廠辭職出來創業。

張仁兵開始做奇葩包,拍快手,積攢了越來越多的粉絲。但短視頻的大流量沒能換來經濟上的回報。為了創業,張仁兵連房子都賣了,帶著老婆和兩個孩子租著房子,堅持開發自己的原創。

探訪世間寶貝造物者,《賣家》刊升級“淘寶神人”

在張仁兵的工作室裡,堆滿了他設計生產的包包。採訪中,有一個細節,讓金斌的印象特別深刻。他將包包翻來覆去看了一圈,“居然一個線頭都找不到,走線特別工整。”

“張仁斌看似奇葩,實則是嚴肅的中國匠人。像他這樣認真的手工藝人,終於在淘寶找到了變現的路徑。”

記者李宏達:每一個聾啞主播都是獨特的個體

採訪淘寶主播潘紅玲之前,記者李宏達幾乎沒有接觸過聾啞人群體。他很好奇:作為一名聾啞人,潘紅玲怎麼在鏡頭前跟粉絲互動、交流的。

第一次與潘紅玲等三位聾啞主播接觸,李宏達發現,主播們都出乎意料地害羞、內向,採訪一度陷入尷尬的沉默。

探訪世間寶貝造物者,《賣家》刊升級“淘寶神人”

通過手語翻譯,潘紅玲告訴李宏達,她原來在上海的酒吧跳熱場舞,她的三個小姐妹,沈賽、陳北玲、趙小文則是海寧的製鞋工廠裡的女工,每天的工作就是給鞋子刷膠底。因為長期刷膠底,呼吸有毒氣體,沈賽的呼吸道和腸道受過損傷,進過醫院。

除了工作受限制,沈賽的哥哥告訴記者,聾啞女孩的戀愛也比常人要坎坷許多,遭受到很多創傷。

“很多聾啞人是因為小時候一場發燒落下終身殘疾,因為成長過程中遭受太多歧視,她們才把自己跟外面的世界封閉起來,形成一個她們自己的圈子,在這個狹窄的圈子當中,她們能感覺到自己是安全的。”《賣家》刊的採訪持續了兩個多小時。李宏達回憶,潘紅玲四人,說起自己以往的經歷時,是怯懦的、內向的、害羞的,但一旦站在鏡頭前,她們的神情是興奮的,期待的。

“因為聾啞,他們在生活中,遭遇過許多歧視。生活對她們並不公平。而淘寶直播沒有歧視。每一個認真生活的人,都會在這裡得到尊重,實現價值。”

李宏達說,每個個體都是獨特的,紅玲美麗大方,沈賽堅強獨立,小文溫柔,北玲細膩,希望她們不再是面目模糊的聾啞人標籤。

記者蔡小霞:淘寶第一主播,一天只睡4小時

記者蔡小霞第一次見到薇婭,是在凌晨4點的杭州蕭山機場。那一次,她隨薇婭團隊,一同走訪泰國。

那是薇婭“全球好物甄選”活動的第二站。薇婭和團隊裡的大多數人一樣,前一晚都沒睡覺,生怕錯過起飛時間。

飛機一落地泰國,薇婭就直播了商場踩點,工廠溯源,直至凌晨1點下播。而在下播之後,她又跟工作人員覆盤當天的直播過程。

隨行48小時,記者很難看到薇婭神態疲憊的時候。直播時,她總是情緒飽滿、高昂的情緒,面對鏡頭另一端端粉絲。

探訪世間寶貝造物者,《賣家》刊升級“淘寶神人”

記者的採訪,是在薇婭下播後的用餐時間開始的,那已是凌晨2點。薇婭的桌面上擺滿了各種各樣的藥品,這些藥品是助理為她隨身攜帶的:治喉嚨的、胃病的、上火的…

“很難想象,一個人能每天都保持日夜顛倒、一天只睡4小時的高強度工作,還能維持飽滿的精神狀態。”

打開神人檔案,這樣的故事,只是滄海一粟。淘寶神人沒有年齡之分,小到十幾歲的賣監督的淘寶店主,大到七旬的淘女郎奶奶,他們通過各種創新工具,跟上互聯網的潮流,走在時尚的前頭。

我們期待,未來有更多的淘寶神人在“淘寶神人”的平臺上,展現自己的超能力。更多有技能、有創意、有夢想的人,都成為更好的自己。淘內生態的多元,也會讓好內容無處不在,無所不能,讓淘寶應有盡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