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数字化?傻傻分不清

非数字原生的企业,信息化一般会经历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工作的电子化。这个阶段的企业,某些业务职能充斥着大量的手工业务操作和数据统计任务,手工和EXCEL表已经无法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于是企业会急于投入些小成本去解决这些点状的信息化需求。同时由于传统企业的架构组织方式大多是职能型的,因此这些模块的建立过程中往往不会有全盘的流程化的考虑,点状爆发,而孤岛产生,解决的只是企业中某项职能功能的电子化问题。

第二个阶段,业务流程化。这个阶段中,企业的信息化开始从点到链,具备管理功能。这个阶段的企业发现,第一阶段的信息化并不能支撑整个业务流程跨部门的高效协同,业务流程隔离和数据不能内部流转,成为业务工作高效开展的瓶颈。于是企业的信息化开始“由点到链”的转变,开始考虑进行数据和业务流程的标准化以及自动化工作。在这个阶段中,会形成以交付企业某项服务和产品为核心的业务生产系统。

第三个阶段,管理信息化。前两个阶段已经基本解决了生产运营中的信息化问题,但对公司管理层来说还是一无所获。因为前两个阶段的信息化依然没有让管理层拥有高效的信息获取能力。因此

这个阶段,企业需要建立跨各系统的管理平台,进行关键数据的采集、梳理、组织和分析工作,以便管理层可以实时掌握公司运营情况。

第四个阶段,运营智能化。到前三个阶段,一个企业的信息化基本建立起了覆盖全业务的标准化、流程化和基本的数据分析能力。而到这个阶段,企业的着力点将是发挥新一代IT技术的优势来实现卓越运营,即对运营的方方面面开展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改造,使其在支撑运营、管理和决策的环节上做到流程更优化、人工更节省、响应更快速、交付更敏捷、效率更高以及质量更好。

第五个阶段,信息网络化。这个阶段的企业已经意识到,仅仅做好公司内部的运营是无法在这个数字化时代独善其身的,必须把企业自身置入到大环境的变化中,用新一代的IT技术拓展网络化、全渠道,快速获取对客户、对市场的感知能力,从而使企业更清晰地了解行业发展趋势,确定业务发展方向。

第六个阶段,数字价值化。这个阶段的企业,信息化进入到高效应用前五个阶段积累的数据的阶段,通过新技术的应用,让数据创造价值,发挥数据在生产运营的优化、服务及产品的快速响应和管理决策的科学的作用,并同时应用数字化转型打破行业边界,创商业新业态。

以上六个阶段是企业的数字化转型的完整过程,显示了企业随着经营管理需求的深入,从信息化逐步发展到数字化这一水到渠成的过程,我们可以认为,前三个阶段为企业信息化的阶段,而后三个阶段是企业数字化的阶段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再来思考:企业该怎样为数字化转型做好充分的准备?又该怎么做?

一是对各信息系统现有功能进行分析,对经营管理对系统需求进行前瞻性预测,在此基础上确定企业信息系统的高层设计和发展规划;

二是夯实信息化的基础,建立跨系统的主数据、数据标准和流程接口规范,使得B公司的各个信息系统能够真正融合;

三是在系统融合的基础上,对各系统有价值的数据进行集中和治理,并建立统计分析系统,服务管理决策,解决管理层的痛点。

做到了以上三点,可以说企业已经为数字化转型做好了充分准备,接下来企业需要推进下面的工作:

一是围绕着行业发展趋势,聚焦客户价值,确定企业的愿景,从企业愿景出发,制定数字化转型方案,做到“大处着眼”;

二是在实施数字化转型方案的过程中,从“小处着手”,开展速赢项目,快速提升对服务和产品的个性化响应能力和客户体验。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能够看到数字化和信息化的关系。企业从信息化到数字化是个水到渠成的过程,但数字化不是简单的信息化深化和发展,而是一种重构。信息化的本质是以内部业务执行为中心的、以管理需求为发起的、通过程序编码实现的工作电子化迁移;而数字化的本质是围绕以重塑客户价值为中心的、以企业发展愿景为出发

点的,通过新一代的IT技术实现的运营优化、业务转型,以及为达到目标而实施的组织结构和员工能力的转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