巖茶的炭火味,就是醇味?那你可真誤解武夷巖茶了

巖茶的炭火味,就是醇味?那你可真誤解武夷巖茶了

《1》

《東成西就》相信很多人都看過。

麻花今天講一講它的一個老梗,天字一號房和天字二號房。

當電影裡劉嘉玲反串的周伯通,原以為天字二號房,就在一號房邊上。

結果人家掌櫃告訴他,有人和你說過,一號房就在二號房隔壁麼?

這種反人性的設計,當真是出人意料。

麻花有一回出差,就遇過這樣的糟心事,找房間找了半天。

不過,從另外的層面看,我們做事情還真是不能太想當然。

喝巖茶,也是這個理。

有一回在外面喝茶,有人和麻花討論“醇味”。

還記得,按那位小兄弟話語裡的意思,他把巖茶碳焙的味道,理解成了茶的醇味。

這腦回路,真讓人拍案稱絕。

這巖茶的炭火味,怎麼可能等同是醇味?!

巖茶的炭火味,就是醇味?那你可真誤解武夷巖茶了

巖茶的炭火味,就是醇味?那你可真誤解武夷巖茶了

《2》

武夷巖茶,醇厚為佳。

所以在巖茶的身上,我們能夠聞到剛炭火的味道。

尤其是當巖茶剛焙火完畢的時候,那股子炭火的味道,更是明顯。

像是從炭火堆裡扒出一個烤得噴香的紅薯,外層皮微微發焦,蜜糖汁般的湯水溢了出來。

抖一抖炭灰,三兩下的剝了皮,抿上一口帶糖心的紅薯。

這是冬天在郊外野餐時,最美好的回憶。

烤地瓜的甜香,混著焦香的炭火氣息,誘惑人的功力堪比大牌香水。

正常焙火範疇下,巖茶由於焙火獲得的火功香,聞起來同樣是焦香十足。

焦糖香、堅果香、糖炒板栗般的香氣,屬於巖茶工藝香的範圍內。

簡而言之,武夷巖茶的炭火香,主要是靠聞到的。

而至於茶湯裡的醇厚,得看品嚐才能感受到。

巖茶裡的炭火味和醇味之間,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巖茶的炭火味,就是醇味?那你可真誤解武夷巖茶了

巖茶的炭火味,就是醇味?那你可真誤解武夷巖茶了

《3》

什麼是巖茶的醇味?

它是對優質巖茶的一種贊禮。

唯有當一款巖茶,茶味物質足夠豐富,泡出來的湯水足夠醇厚飽滿時,才能擁有這等滋味體驗。

醇厚感十足的茶湯,倒入小杯內,不做作的搖一搖杯。

湯水錶面晃盪的光圈,如同十五的月亮倒影在水面,陣陣的漣漪間皆帶著光亮。

細啜一口茶湯,通過味蕾的捕捉,滋味層次感十足。

湯水的內容豐沛,通過慢啜湯水,能夠感受到湯水對於舌頭的阻力,茶味很厚實。

晶瑩剔透的醇厚茶湯,細細品嚐,如果一杯陳了多年的糧食酒,入口順滑,有綿勁。

與湯感醇厚相對於的是,滋味寡淡,薄而無韻。

由於一款茶,天生資質平平,山場普通,工藝一般,所以最後做出來的茶,茶湯內容物不多。

一杯醇厚的茶,和一杯寡且淡的茶之間,堪比是一杯牛奶,與一杯白開水的差距。

能擁有醇厚湯感的巖茶,內質實力積累不容小覷!

巖茶的炭火味,就是醇味?那你可真誤解武夷巖茶了

巖茶的炭火味,就是醇味?那你可真誤解武夷巖茶了

《4》

巖茶的炭火味,針對的是嗅覺。而湯水的醇厚滋味,指的是味覺。

這兩者之間,並不能夠相提並論。

此外,也並非是炭火味越明顯的巖茶,湯感越醇厚。

雖然說,喝火功高一些的茶,常會有更醇的湯感。

譬如中足火的水仙,往往就比輕火水仙更醇。

而輕火水仙,重香氣, 香到分外妖嬈。

於是,有的人認為, 一款巖茶越耐焙火,焙火程度越高,茶味越醇。

其實,並不是這樣。

醇厚與否,主要看茶葉原料的品質。

如果是內質單薄,那麼再怎麼焙,也出不來醇厚的感覺。

因為炭火味的來源,和焙火有關。

通常剛剛新焙的茶,或者沒有褪火的巖茶,都會有比較明顯的炭火味道。

另外,火功越高的巖茶,焙進去火越多的茶,炭火味越明顯。

炭火味,是巖茶焙火後的客觀現象。

而醇味,則是對巖茶實力的考驗。

巖茶的炭火味,就是醇味?那你可真誤解武夷巖茶了

巖茶的炭火味,就是醇味?那你可真誤解武夷巖茶了

《5》

通常,炭火味太明顯的巖茶,不建議直接喝。

需要放一放,等褪火後,達到適飲期後再去喝。

要不然,一顆荔枝三把火。

而這喝新焙的茶,則是火上加火。

喝沒褪火的巖茶,刺激性重,容易上火。

話說回來,為什麼會有人把巖茶的炭火味,誤會成是醇味呢?

按麻花的個人想法是,有太多的人誤會了巖茶的刺激性味道。

不論是苦澀味也好,炭火味也罷,抑或是焦味,煙味等其它刺激性較強的味道。

其實,這些刺激性的味道,統統不應該出現在一款好巖茶的湯水裡。

一款好喝的巖茶,煙味不能太重,需要褪火後喝。

而正巖山場+傳統工藝製成的巖茶,苦澀味應該是不明顯的,湯水喝起來順滑細膩。

如果苦澀味太重, 那麼證明茶葉內部含茶多酚、咖啡鹼含量過高。

這樣的茶刺激性太強,喝茶的愉悅感不高,註定品質不好。

君不見,一款優質巖茶的品質指標,在於香清甘活。

而非是越濃重越好,越刺激越好,越霸道也好。

這些個誤解,早就該是老黃曆了。

巖茶的炭火味,就是醇味?那你可真誤解武夷巖茶了

巖茶的炭火味,就是醇味?那你可真誤解武夷巖茶了

《6》

一直以來,在不少人的心目中,巖茶屬於一款重口味的茶。

包括今天這篇,將炭火味理解成醇味,同樣是有關方面的內容。

到底,究竟這些誤解的根源,在於何處?

麻花想到了一個重點。

把所謂的霸道刺激,炭火味重等,聯繫為巖茶優點的人,應該沒有真正接觸到武夷山的正巖茶。

他們也許喝了很多年巖茶,一直接觸到的濃重煞口的外山茶,並且是火功比較高的那一類。

當一個人,喝習慣了長時間坐杯悶泡下,外山高火茶的湯感後。

他容易習得錯誤的喝巖茶經驗,認為只有一款巖茶只要刺激感不夠重,就不是好茶。

味道不夠霸氣,不夠煞口,就喝不慣。

好比是有人吃重慶的牛油火鍋,就喜歡那股辣到流淚的刺激。

於是,當喝了多年這類高火巖茶後,他們的味蕾已經習慣了這樣的滋味。

認為現在市面上的中火,足火,都不能夠代表武夷巖茶。

只要又嗆又刺激,炭火味特別重的,才屬於他們心中的“巖茶”。

久而久之,這部分錯誤的喝巖茶經驗,傳開而來後。

對於剛剛接觸巖茶,白紙型的新手而言,難免會造成認知上的誤解了。

甚至於,將巖茶的炭火味,誤解為醇味。

巖茶的炭火味,就是醇味?那你可真誤解武夷巖茶了

巖茶的炭火味,就是醇味?那你可真誤解武夷巖茶了

《7》

炭火味,不是好聞的氣味。

醇味,則是極好的滋味。

紙上得來終覺淺。

沿著別人錯誤的喝茶經驗,容易走喝巖茶的歪路子。

濃重煞口,並非是武夷巖茶的本色。

唯有香清甘活,巖骨花香,才是巖茶的核心風采!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村姑陳(cunguchen2018)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