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做你最害怕的事,你会发现不过如此

1. 不论你觉得你能还是不能,你都是对的

最近一次接触到这句话,是在上周外教老师的视听说课上:

“The man who thinks he can and the man who thinks he can't are both right.”

如果是这样,那么我们永远相信自己能做到不就可以啦~

然后我们就可以做成我们想做的事。

如果这句话是对的,那么理论上讲这样的逻辑链应该是成立的。但是如果只要相信自己能做到,我们就能做到,那么为什么在任何一件事情上,总是存在着各式各样的成功与失败?

当面对一件看似很难的事情时,你相信自己可以做到吗?

比如掌握一个新技能,学一门新的语言,一年读一百书本书。

每当我在问这类问题时,关注的往往都不是最终的答案。

那么,

你真的相信你能做到吗?

你心底最真实的想法在你听到问题的那一刻就浮现脑海了。

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比如交流者间的关系、回答者此时的情绪、最近的状态与心境,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会听到一个合理的答案。

最真实的答案只有个体自身知道。

去做你最害怕的事,你会发现不过如此

2.如何真正地相信自我——直面恐惧

发自心底的相信自我实在是一件很难的事。

首先,既然为人,就要受制于很多人性本身具有的弱点,比如惰性、恐惧未知。

的确,很多人意识到了这点,于是他们说“我做不到,我太懒了/我的自觉性很差。”

“The man who thinks he can and the man who thinks he can't are both right.”

他们是对的。

但是我现在只想讨论“the man who thinks he can”。

如果要真正相信自己,就要深刻意识到这些在人类身上所客观存在的弱点,而后勇于直面它们。

意识到问题、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

沉下心来认真思考是意识到问题的前提。

好奇心、专注力与执行力是认真思考的前提。

真实面对自我与世界是永葆好奇心的前提。

而真实的前提,在我看来,是要有直面痛苦与悲怆的勇气。

脑海中突然浮现出鲁迅先生《记念刘和珍君》中的那句话,“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面对生活,我们需要猛士那般的勇气。

但面对内心世界,猛士的勇气实际上是远远不够的。

恐惧像一个黑色的漩涡,能将一切美好吞噬。而直面恐惧,就像人类在于自然相较量,显得那么脆弱而无力。

去做你最害怕的事。

曾经害怕死亡,如今逐渐开始直面它,接受一个又一个生命的离去。明白了人生的终点就是死亡。

曾经因为害怕失去而拒绝开始,现在敢于开始,敢于把握当下。

曾经害怕公众讲话,现在开始敢于让世界听到自己的声音。

曾经害怕数学,现在不断投入大量的时间,享受其中的折磨与乐趣。

人的本能就是趋利避害,而它其实是限制人超脱肉体的最大障碍。

3.超脱肉体的束缚,直面灵魂深处的恐惧

心灵的疆域是无穷的,精神更是没有边界的,人类的灵魂在世界上充斥着无限的可能性,他们在不断地创造着奇迹,我们偶尔会听到他们的呼唤,继而我们体内沉睡着的灵魂被唤醒,我们感受到那一波又一波直击心灵的力量。

我们感受到精神的升华。

但是很可惜,那些游荡在人间的稀有灵魂所具有的召唤力量是极有限的,仿若昙花一现,稍纵即逝。

很多人的灵魂被震动了,但是之后又睡着了。

又回到了往日的平常生活。回归静寂。

他们仿佛大梦一场,恍惚度过几度春秋,又好似从人间去其他地方跑了一遭儿,梦醒便重返了。

然后继续受制于肉身、受制于人性、受制于一切包括金钱、名利、地位在内的社会堆积物。

回到这个人间现存的世俗游乐场,继续按照规则开始这盘通向死亡的游戏。

人是没有办法选择自己的肉体的,生物学告诉我们,每个人的体态形貌都是非常随机的。

在我看来,肉体不过是承载灵魂的载体,它是服务于我们的精神世界的。

我们最需关注的就是它的健康,而关注它的根本目的都在于延长灵魂的寿命,打磨灵魂的质量。

除此之外的其他一切外表上的装饰物,不过是在人类现世这一闹场所在的这盘游戏中的规则之上所产生的一些附属品。在我看来,表面上看它们是可用来取悦自己或它人之物,实质上它们都是蒙蔽人们双眼、束缚灵魂之诡诈物,少有深层意义。

它们一旦使人感到愉悦,就会使精神的解脱又后退了一步。

但游戏中的人物总是对此乐此不疲呢。

人间真是一个精妙绝伦的游戏场。

肉体不过是承载灵魂的载体,之于人的重要性实际是非常的低的。

但是它却限制了绝大多数人类的一生。这是很悲哀且混沌的。

从社会的职业角度看,一方面,从事“外貌”相关的、靠改变他人外貌谋取利润的行业已经太多了,且还在不断崛起;另一方面,靠自己外表谋生的一些人也过着不错的生活。(只是客观分析)

实际上我更想从另一个角度去思考肉体对灵魂的束缚,即“个体外部特征对其自信心的影响”这一问题。

不知算不算切了发展心理学的方向,只是本人一些浅显的拙见。

年幼时的孩童接触世界最直接的途径就是用眼睛看。他们的心智相仿,相互交往间最直接的就是用眼睛去看,然后做出关于美丑最本能的判断。然后他们开始有偏好,会出现一些相对好的情况,譬如我们会看到两个稚嫩的小孩子跑到妈妈面前说他们说以后要结婚;但坏一些的情况就是有一些因为外表或其他表现出来的外部特征不被他人接受而被忽视的小生命会在年幼时在心里深处埋下困惑且错误的种子,更糟糕的情况是他们没有受到学校教育或者家庭教育的正确引导,反而是被他们的错误观念带向了一些更差的情况。比如他们的情绪与感受不被理解、只被一味忽略与苛责,他们被要求做自己不理解且不喜欢的事、总是被否定、做错事总是受到批评与苛责。长此以往,便会使孩子处于“低自尊”的状态。

不得不承认,很多成年人在生理上的确孕育了新的生命,但他们自己本身的灵魂实际上都是沉睡着的,或者说,他们真的不懂“教育”,对此的概念仅仅停留于之前一代又一代愚昧且未开化的错误经验。

这在极大程度上降低了下一代生命唤醒灵魂的可能性。

就我现在认知水平看来,我认为心理健康是灵魂觉醒的极大前提。一旦心理处于亚健康状态,个体极有可能被困在肉体、生活、世俗中,它们无法超脱肉体的束缚,他们被困在“自我”之中,面对自己就已经很难了。更何况还要面对社会。走向世界对于他们来说更是恐惧。

但是也有人能超脱,灵魂的活动我们总是解释不了的,奇迹往往属于它们。

外貌与之产生的一切附属品都是表象,而因外貌着迷在我看来便是陷入了一种迷境。一生都陷入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可悲的是有些人半生之后从中走出了。

一个人只有具有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才有遇到有趣灵魂的可能。

再回到自信。

人类只有在挣脱肉体束缚的基础之上,先看到自己灵魂的形态,继而敢于直面内心深处的恐惧,一往无前,方能真正做到“自信”。

一身孑然而无所恃。

去做你最害怕的事,你会发现不过如此

4.唤醒沉睡着的灵魂

你相信自己吗?

不受任何外物限制。

不受任何所谓规则限制。

这世上没有什么边界。

所有的边界都是人为的。

而那些人为设置之物只是设置者认知范围内的最大极限。

都是假的。

只有你的灵魂和我的灵魂是最真实的。

你唯一要相信的就是真实。

远处灵魂的呼唤与内心深处的悸动,

是你唯一要倾听的两个声音。

“The man who thinks he can and the man who thinks he can't are both right.”

来人间一遭,你想过怎样的生活,永远都是你说了算的。

人生没有边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