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的食材採購和飲食搭配

當前,全國進入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之中,許多社區進行了嚴加管控、甚至部分地區封城封路,我們的食材供應鏈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響,那麼,如何解決食物供應問題?怎麼安排我們的一日三餐呢?近日,農業部食物與營養髮展研究所的專家講解了新冠肺炎防控期間食材選購和飲食搭配的問題。


疫情期間的食材採購和飲食搭配


每人每天不重複的食物種類數達到12種以上,而且每週達到25種以上。對於新冠肺炎期間居家待著的各位,主食、葷菜、素菜,每天搭配上,再買點維生素片,保證基本營養供給就可以了。美味、享受的需求可以忍一忍,幾個月疫情結束之後,想吃啥吃啥,想去哪吃去哪吃。

應急救援食品指是在突發事件時候,如地質災害、礦難、森林大火、戶外探險等緊急情況下所需要配備的救援食品,如麵包、方便麵、饃塊、八寶粥、各種餅乾、穀物脆片、火腿腸、肉乾、水果乾、蔬菜乾、罐頭、巧克力、蜜餞、包裝豆腐乾、牛奶、果汁、奶片、堅果等。

蔬菜類食材選購:由於物流條件受限,應急情況下受限的主要是儲藏期短的葉菜類,比如油麥菜、菠菜等,建議購買儲藏期較長的大白菜、捲心菜、紫甘藍等。瓜類、根莖類、菌類、藻類才是最適合應急飲食的食材,多囤點蘿蔔、土豆、乾製的香菇、木耳、海帶,儲藏期長,用途大大的,可以土豆燉牛肉、小雞燉蘑菇、冬瓜排骨湯、豬蹄兒燉海帶、紫菜蝦米蛋花湯……要特別提到的是,大白菜和土豆是個寶,多少年來,北方人民就是靠它們過冬的。 

水果類食材選購:水果富含豐富的維生素,但它最大的作用還是酸爽可口,愉悅心情,這一點是蔬菜無法比擬、不可替代的。在新冠肺炎防控期間,精神壓力都比較大,來點兒水果也能改善哦。講個故事,前天媳婦端上來一盤草莓,我立馬眼前一亮,剛吃了一個,就被媳婦端走了,說那是留給兒子們的,好不容易在網上才搶到這點貨。我啊了一聲,還是老老實實去吃蘋果、橙子和梨吧,這仨國民水果的儲藏期還是經得住考驗的,紅富士蘋果在冷庫中可以存一年。


疫情期間的食材採購和飲食搭配


總之,為了減少接觸陌生人的機會,儘量減少食材採購次數,根據營養原則、經濟實力決定食材選購途徑和類別,保障身體健康。熬一熬,挺一挺,春天也就來了,病毒也就過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