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未結束,奶奶離開了我們:憶歲月點滴,紀念經歷戰爭的她

三八婦女節那天,奶奶永遠的離開了我們,享年91歲。在這疫情下,村裡卡口的志願者還未撤離,我終究是沒有跟奶奶談上最後一句話,只見了她安詳的閉上眼睛。

那一天,是婦女節,一輩子難忘的婦女節。我們沒有隔離,奶奶也是正常老去,沒有更多的疾病

回憶點滴往事,我想用筆尖記錄奶奶曾經跟我講的歲月故事,以悼念這位經歷了戰爭的老人

曾經的批鬥地主,那個年代的愛情,抗日戰爭,國內戰爭,大公社,多少歲月故事,不堪回首,承載著多少心酸與淚水。

奶奶是1929年出生的,具體哪一天,已經無從知曉,那是個戰亂的年代,戶口本里記錄的是七月,可從奶奶家族族譜裡卻找到是二月。就這個問題,我問過奶奶,奶奶說:那個年代,能活下來已經很不錯了,只要活著,哪一天都可以是生日。

奶奶的名字也很難記起,生了孩子就是某某媽媽,有了孫女就是某某奶奶,至於名字,也就只有我們幾個親人知道。

疫情未結束,奶奶離開了我們:憶歲月點滴,紀念經歷戰爭的她


女人,在那個年代,嫁了人,名字就沒了。

依稀記得,奶奶曾經說:我們家是村裡有名的書香門第,太上祖公個個都是秀才以上,家裡古玩玉器琳琅滿目,太上祖公是特別喜歡玉石,奇石,而現在電視劇裡說的地主都是壞人,其實,不是,我們家就是田地特別多,基本全村的人給我們打工,我們給他們發工資,有些家裡孩子多養不起的就把七八歲孩子放到我們家,就為了一口飯。

奶奶說,家裡人都對孩子們很好,他們不用幹重活,全是放牛娃,太祖公愛才稀才,那些七八歲的孩子所有字都是你太祖公免費教的。

奶奶也說,哪有什麼地主不用幹活,可不是《劉三姐》裡的地主,地主自己家裡人也要幹活的,而且哪有什麼丫鬟穿著漂亮給你打扇子,都是演戲罷了。

童養媳,那個年代的標誌產物。

我一直以為奶奶也是童養媳,奶奶說不是的,其實爺爺還有一位夫人,就是童養媳,可是在15歲就去世了,後來奶奶18歲嫁給爺爺的。

曾經我問起過爺爺與奶奶的故事。

奶奶說,那時候的年代,男尊女卑,要是女的死了丈夫就更難再嫁,但是你爺爺見我一面,就把我娶了。

奶奶說起那時候的趣事:奶奶知道爺爺是書香門第出生,同時又是有名的教書先生,而奶奶是個大字都不認識一個的貧苦孩子。爺爺相親了很多女人,都不符合他要求,他也見過有文化的大家閨秀。聽說初次見面,奶奶把一根鋼筆送給了爺爺,爺爺雖然認為奶奶沒有文化,但卻懂他的心,那一根鋼筆也就成就了他們的婚姻。

結婚沒多久,後來經歷了村裡推翻鬥地主,我們一家人被洗劫一空,所有的玉石,全都被搶空,房子被摧毀,所有田地被瓜分,我們一家吃著野菜過日子,奶奶說,那才是食不果腹。

抗日戰爭奶奶還小,但奶奶說:只記得自己的爸媽跟自己講過毛主席在井岡山,我們山區朱德總理來了,那時候,我們老百姓叫朱德大將。雖然在山區,仍然是兵荒馬亂,我們把紅軍叫紅軍,國民黨叫白軍。在顛沛淋漓的年代,村民經常躲在草叢裡,紅白兵騎馬飛馳而過,經常有些娃娃們為了躲戰爭,藏在草叢裡就活生生被馬踩死了。

抓壯丁,說好聽是參軍。那時候國民黨有錢,有些少年孩子為了有一口飯吃去了參軍,有些孩子因為共產黨在我們山區一帶的深入人心,很多自願加入共產黨抗戰,奶奶說,參加什麼兵的都有。

看著抗戰神劇長大的我們,總以為所有國民黨都是壞人,全部參軍都是因為一顆保家衛國的心,奶奶卻說:沒有飯吃的年代,餓都會餓死,參軍最起碼還有一絲希望,不會餓死,很多參軍就是為了有飯吃。至於奶奶說的白軍,是什麼?或許就是國民黨吧。因為國民黨黨徽是白色的,紅兵就是共產黨。

煎熬的日子總算過去了,那種紅白戰爭時代說的就是國內戰爭。1949年10月1日,隨著毛主席的一聲令下,全國大部分地區解放了,我們革命老區也解放了。

奶奶口中的賺公分,應該是大公社運動,這些我到現在都沒有聽她談起過。

農村的日子很單調,總有做不完的事情。奶奶辛苦了一輩子,也累了一輩子,前幾年,我們都搬離村裡,在市裡住,奶奶說什麼也不願意離開村子,無奈,叔叔陪著她一直住到現在。

疫情未結束,奶奶離開了我們:憶歲月點滴,紀念經歷戰爭的她


奶奶進城:真是感謝國家,發展真快。

10年,當爸爸買了一輛小車回來的時候,最先回村就讓奶奶坐在副駕駛上,帶著她到市裡逛,她坐上高速,激動不已:想不到現在的路都這麼好了,好快。

她又說起,以前村裡出小鎮的路,她也去挖過,真是用汗水換來的,沒有機器,唯一的就是炸藥,其他都是人工,很多人也因此受傷甚至奉獻了自己的生命。

後來,我們經常把她接市裡,帶她去逛超市,去商場,但是她還是住不習慣,時常鬧著回老家,想著她種的一畝三分地的菜。

我們長大了,她就老了,變成了老小孩。奶奶在最後的日子裡,經常會想吃有味的零食,我常常帶回去許多泡椒鳳爪什麼的,小魚仔之類的零食,奶奶說:糕點吃膩了,太甜了,不好吃,就喜歡這種鹹鹹辣辣的吃的。

第一次吃自熱火鍋。

今年,因為疫情,我們過年這幾天一直沒有回老家看望奶奶,以往來說,每年初二就回去看她了。直到過了元宵節,疫情好轉了一些,我們回去一趟,奶奶最喜歡吃火鍋了,以前在市裡常常帶她去,這幾年,她身體不太好,便少了去。

年前,我特意在網上買了幾份自熱火鍋,過完年後,我帶回去,拿起水泡,看著冒氣的火鍋,奶奶笑道:現在真是發達,不用火也可以煮吃的。

後來她吃了幾口,誇讚特別棒,這也是奶奶生前吃得最開心的一次。

我以為她可以一直會吃,我也以為下次回去還可以給她泡一桶自嗨鍋。沒想到,這是最後一次。

元宵過後,我們復工了,我們又回到了市裡,奶奶身體越來越差,但爸爸叔叔們卻一個字都沒跟我提起,怕耽誤我們工作。

後來奶奶過世了,我看著穿戴整齊的她,安詳的躺著,就這樣長眠。只是,我還買了好多火鍋,奶奶卻吃不了了。

疫情未結束,奶奶離開了我們:憶歲月點滴,紀念經歷戰爭的她


  • 此篇紀念奶奶,我還想聽好多好多歷史故事,但是,奶奶永遠也不會跟我說了,帶著所有記憶走了

我是 ,文字記錄生活,有你有我,喜歡就關注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