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曙光,逆境成长|《唐的赎金》:生命的真相,唯有爱才能破解

但是命运之上还有一个命运,有时众神也会弄错他们的命运。——西沃恩·多德《唐的赎金》

《唐的赎金》讲述了伊尼斯考岛一段古老的盟约,一个家庭里的第十三个孩子将成为唐的“祭品”,鲍恩和达拉是一对孪生兄妹,因为母亲的私心,达拉成为替代品,在达拉13岁生日那天她将受到唐的诅咒,她会被淹死以换取全村的好运,一只神秘的黑色大鸟将兄妹俩带到家中洞悉了一个被隐藏13年的秘密,面对死亡,鲍恩和达拉各自坚称自己才是第十三个孩子,最后母亲用爱牺牲了自己,解除了岛上的“诅咒”。

仰望曙光,逆境成长|《唐的赎金》:生命的真相,唯有爱才能破解

作者西沃恩·多德,她既一位非凡的英国作家,也是一个非凡的人物。

在她短暂的写作生涯里,第一部作品《黯然泪流》获得了布兰福·博斯和爱丽斯·狄龙奖,并入围卡内基文学奖和英国青少年图书奖;第二部作品《摩天轮之谜》获得了特殊儿童教育需求图书奖,同年她还入选了水石书店 “25位最富前途的英国作家”名单;第三部小说《沼泽女孩》,是第一部被追授卡内基文学奖的图书,在她去世前,西沃恩设立了西沃恩·多德奖。

《唐的赎金》是一部情节推动迅速,但语言和描写又颇具文学性的故事。虽然整个故事篇幅不长,但是在跌宕起伏的情节中,将自私、贪欲、谎言的审视,以及对爱、善良和牺牲的褒扬蕴含其中。

基于此,我想通过本文来分析,不论在逆境与困境中,恐惧只是暂时的,真正的救赎是一场内心的抗争不管经历了多少彷徨和苦难,爱才是破解秘密和诅咒唯一的

武器

01达拉哭泣背后,是对生命的敬畏,亦是对爱和自由的企盼

达拉的妈妈梅已经生了11个女孩,她祈祷即将出生的孩子是个男孩。达拉和鲍恩相继来到世上,达拉成了家中第13个孩子,她将成为了盟约中的“赎金”,在13岁生日时会被沉入海底,否则,整个岛屿就会被风暴吞噬。

达拉从小被长老考尔带到海岛的大石头旁抚养,而明天就是达拉13岁的生日,她将被沉入大海,达拉一个人站在海角的绝壁上哭泣,尽管考尔在这十几年的成长中一直告诉她:

"不要害怕,溺死是一种令人愉快的死亡方式,伟大的大阳神鲁夫,会微笑地注视着你从这个世界走进彼世。"

仰望曙光,逆境成长|《唐的赎金》:生命的真相,唯有爱才能破解

考尔在达拉的成长过程中经常传达“死亡”的讯息达拉明白将来会有什么样的命运等着她,她内心的恐惧和孤独与日俱增,对于一个13岁的小姑娘来说,身边没有任何亲人,她的苦处无处诉说,只能一个人偷偷地哭泣,这或许就是每个人对生命本能的渴求,达拉是个可怜的孩子,像她这样花季般的少女本该开开心心,快快乐乐地度过童年,而她却因为面临“死亡”而烦恼。

当鲍恩(孪生哥哥)不顾一切来到达拉的身边,达拉很开心但想到自己即将死去,她伤心地告诉鲍恩,这里太孤独了,虽然考尔很友善,但自己从未把这里当做家,她也渴望拥有自己的家。

我的家应该是这样的:冬天的夜晚,房间里回荡着美妙的音乐,一家老少围着坐在壁炉旁,妈妈,姐姐们——还有你,我的兄弟。

每个孩子都渴望呆在父母身边,被父母宠着、爱着,和兄弟姐妹们一起快乐生活,

达拉从未见过自己的母亲,但对母亲的爱却一丝不减,她试图通过哥哥来了解从未谋面的母亲,虽然自己即将死去,但她还是期待妈妈为她送行,见到母亲最后一面。

达拉虽然不幸,却没有在不幸中产生歪曲的心理,她没有对照顾她的考尔、哥哥鲍恩以及抛弃她的母亲产生怨恨,更没有对身边的任何事务产生不良的情绪,而是选择独自悲伤,达拉是个善良的孩子,而善良的人必定有后福。

达拉哭泣背后告诉我们:再小的孩子也会害怕死亡,再小的孩子也懂得对生命的敬重生命的可贵对于每个人(小孩)而言都同等重要。

生命是一首赞歌,每个人都值得拥有阳光灿烂般的人生,爱和自由于每个人而言都是内心深处最渴望的心理慰藉。

我想,这就是这篇小说我多次翻开看的原因吧,虽然只是一篇简短的儿童小说,但从达拉的身上,我看到了人性最初的善良和真诚,以及对生命的寄托,或许我们的人生之路也并没有多么顺畅,但请记得保持最初的善意,在逆境中成长,仰望曙光。

02母亲“谎言”背后隐藏了2个真相

达拉从小被迫与家人分离,被考尔带到岛上生活,鲍恩每天被母亲要求外出打鱼。母亲对他极其严厉,吃饭不能出声音,衣服不能穿破,作者给我们展现了一个普通家庭下孩子的生存状况,既真实又贴近生活。

而这篇小说最与众不同的是带有浓厚的神秘色彩,作者设置了现实与虚幻的场景交替,让人产生情感上的反转和升华,通过大鸟的到来,为两个身处“苦恼”边缘的孩子带来了一场“超越时间、超越命运”的旅程,也揭开了一个高于生命之上的真相

一、达拉的身世之谜

鲍恩在达拉13岁生日的前一天背着村里人偷偷来找她,希望自己可以给妹妹一些心理安慰,后来一只神秘而有魔力的黑色大鸟将他们带到家中。

母亲梅已经生下第十一个女儿,为了能够拥有一个男孩,她向众神祈祷,最终成功怀孕。通过母亲梅和女巫奥尔嘉的谈话得知,达拉先出生,鲍恩紧接着出生,也就是达拉是第十二个孩子,鲍恩才是第十三个孩子,母亲梅深知第十三个孩子的命运,她不忍自己一直期待的男孩一出生就背负了岛上的使命,只好“撒谎”将女儿抱走成为“替代品”,留下白白胖胖的儿子。

也许我们会觉得母亲梅重男轻女,但从一个母亲的角度来说,梅真的不爱达拉吗,我想答案是否定的。

罗曼·罗兰曾说,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

身为一个母亲谁都不愿意让刚出生的女儿离开自己的身边,手心手背都是肉,这其中的心酸和苦楚只有母亲本人最能深刻体会,在情感和理智面前,梅隐藏了自己的真实情感而选择理智地面对现实,因为村里的“盟约”众人皆知,身为村落里的成员,碍于世俗的眼光和古老的传说,梅也是被逼无奈的。

仰望曙光,逆境成长|《唐的赎金》:生命的真相,唯有爱才能破解

就像鲍恩所说的,

“她总是装作好像你根本就不存在。不过,要是让我说,她没有一天不在想你,她对我的爱有点儿不对劲,她非常爱我,但我在她眼里从来就没有做对任何事。有时我甚至会想,她是不是希望我是你。”

可想而知,母亲梅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着两种怪异的行为:一是梅通过对达拉的亏欠试图弥补在鲍恩身上,二是梅与儿子鲍恩的日常相处中,母亲的本能情感会驱使她联想到女儿的命运。

一个被隐藏了13年的秘密终于真相大白,第二天醒来达拉觉得自己做了一怪梦,考尔却说,鱼不会吃你的,我最亲爱的,你将与鲁夫(太阳)同在。

到底达拉会承受到怎么样的命运呢,其实在全文中作者通过考尔的前后言语对比,即溺死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与蓝色表明,你是属于鲁夫的给我们预示了达拉的命运走向

二、母亲要求鲍恩父子外出打鱼的真相,是为了攒够封口费

母亲梅在生产时,请了女巫奥尔嘉当产婆,因为非常想要个儿子,更因为“诅咒”她不得不将女儿作为替代品,而奥尔嘉因为知道了梅的“秘密”,从此,她通过达拉的“身世”来勒索梅。

整整十三年间,梅每个月都要支付她封口费,以致于鲍恩和他的父亲需要长期外出打鱼来支撑家庭开销,父亲因为常年打鱼劳累而死,鲍恩便挑起了维持全家开销的责任,如果鲍恩没有去打鱼则会被母亲

批评

仰望曙光,逆境成长|《唐的赎金》:生命的真相,唯有爱才能破解


相比对儿子的苛刻,梅更希望女儿永远可以呆在自己身边,她会像照顾鲍恩一样照顾好她,梅因为曾经撒的弥天大谎而感到自责,面对贪婪的奥尔嘉以及可怕的诅咒,伊尼斯考岛变成了一个没有人情味,充满仇恨的地方,也正预示着将有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

就像奥尔嘉所说的

“总而言之,仇恨是件大事,没有仇恨世界将一成不变。”

也因为有了仇恨,才让梅深刻认识到自己曾经所犯下的错误,以致于她试图通过自己的力所能及的力量来弥补对达拉的亏欠。

母亲的谎言背后,体现了一个深爱自己的孩子却又不得不被命运屈服的底层女性的无奈反抗,以及历经岁月洗涤之后底层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这是一个好的开端,也是达拉命运走向曙光的一次警示。

03逆境中的选择,爱是破解秘密和诅咒唯一的武器

一位专家曾说过,“人生并不是短跑,也不是马拉松比赛。每个人出生时就处在不同的位置,也朝着不同的方向。

对于达拉和鲍恩而言,她们出生之后虽然处在不同方向,但她们内心却始终守护着一个方向,那就是彼此温暖的爱。当达拉被带到海边,知道真相后的鲍恩坚持自己才是唐的赎金,兄妹俩在逆境中坚持着自己的选择,她们用爱温暖着彼此,赋予了对方抵抗一切的力量。

后来,她们的母亲挺身而出,为了给两个孩子作辩护,但母亲的辩护却无法得到大家的认可。

“梅说,我们是一家人,你们去哪儿 ,我就去哪儿。”

最后他们三个一起被沉入海底,在海底,母亲救出了达拉和鲍恩,而她却选择了自我牺牲来换取村民对儿女的威胁。

仰望曙光,逆境成长|《唐的赎金》:生命的真相,唯有爱才能破解

达拉和鲍恩得救了,唐的诅咒并没有降临到伊尼斯考岛。长老告诉他们,是因为妈妈的爱破除了诅咒,伊尼斯考岛将再不受到任何威胁。

就如著名心理学家西尔维亚所说:

“这世上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目的,只有一种爱指向分离,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

最后,兄妹俩在考尔的指导下离开伊尼斯考岛开启了新的生活,而她们失去的母亲会像考尔所说的,以其它的形式与她们生活在一起吗?

文末作者写到:“一只海豹从水中浮出来跟着他们,它倏地变成了一只松鼠,吧嗒吧嗒地跑过海滩。”

我想,作者想借住这只海豹来告诉我们,它就是母亲梅的化身,平凡而伟大的母亲在这一生中经历了人生最难的抉择,从偏袒孩子到内心的自责,再到为爱保护孩子而选择牺牲,最后也是为了爱紧紧追随着自己的儿女,在她们的背后默默地望着,追随着。

就像泰戈尔在《孩童之道》中写到的那样:

“只要孩子愿意,他此刻便可飞上天去。他所以放弃了他的自由,并不是没有缘故。他知道有无穷的快乐藏在妈妈的心的小小一隅里,被妈妈亲爱的手臂所拥抱,其甜美远胜过自由。”

这多么像我们年迈的父母,为了儿女辛劳一辈子,年纪大了却不愿意打扰孩子,更不愿意拖累孩子,身体不舒服自己扛着,看着子女的背影却不愿意打扰她们,默默追随着儿女的背影,这个行为我们就叫它爱吧!

虽然本文作者运用了比较浓重的传奇色彩,但从人物的个性塑造中,我们不仅看到了悲伤、自私、贪欲和谎言,这些为故事的情节发展提供了曲折和驱动,而最终的结局却由无以伦比的爱、善良和牺牲来主导,带给读者人性的思索和心理的慰藉。

所谓的赎金,不过是让你重新审视一次生命的真相。勇敢面对一切,接受生命中的每一次挑战,才是对抗命运最好的方式,无论你身处何种境地,都请记得用你的善良对抗恐惧和贪求,用爱对抗秘密和“诅咒”,也唯有爱才能治愈一切。

这就是这篇国际获奖大作家系列小说的真实魅力所在!

最后借用几米在《我不是完美小孩》中的一句话作为本文的结语:

“世界愈悲伤,我要愈快乐。当人心愈险恶,我要愈善良。当挫折来了,我要挺身面对。我要做一个乐观向上,不退缩不屈不饶不怨天尤人的人,勇敢去接受人生所有挑战的人。”

与君共勉!

参考资料:西沃恩·多德:《唐的赎金》

作者:程小亦 85后榕城女子,心理学爱好者。热爱文字,愿在笔端的大千世界书写平凡中的繁花似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