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患者,哪些肉能多吃,哪些肉不能吃?答案在這

肉類中含有特別豐富的蛋白質,當我們說到“肉”的時候,常常會覺得它代表著力量、能量、活力。對於一些上了年紀的人來說,就幾乎不怎麼吃肉,雖然蛋白質是人體不可或缺的營養成分,對於癌症患者來說,但是如果吃的過多,也會對身體有害,尤其當攝入過多的動物肉的時候。

如果身體攝入了過多的蛋白質,除了已經滿足需求的部分,肝臟會將多餘的蛋白質轉化為尿素和其他產物,最終通過腎臟作為尿液的一部分被排出體外。如果你正在接受癌症的治療,這樣的過程無非增加了肝臟和腎臟的負擔。

有數以百計的醫學出版物和許多組織都有過類似報道:對於癌症病人,攝入過量的蛋白質,特別是動物蛋白是不健康的。

癌症患者,哪些肉能多吃,哪些肉不能吃?答案在這

就在前不久,世界衛生組織(WHO)公佈了這樣一份報告,大體內容是經過加工的肉類和紅肉都可能會導致癌症。但是這樣一來,是不是就意味著大傢什麼肉都不能吃了呢?答案是:不一定。這份報告並沒有建議大家都不吃肉,而是讓大家知道應該選擇什麼種類的肉,以及吃肉的頻率。

如果你是位癌症患者,或者癌症患者家屬的話,請您注意下面的這份表單,是世衛組織的小組定義的紅色和加工肉,癌症患者應該儘量少吃或不吃。

加工肉:經過醃製、發酵、煙燻或其他過程來提高風味或提高保質期的肉類。這些加工肉當中,大多數含有豬肉或牛肉,而且還含有紅肉、家禽、內臟等。包括:熱狗、火腿、香腸、鹹牛肉、牛肉乾、肉罐頭、醬汁肉(例如某些種類的肉醬)

癌症患者,哪些肉能多吃,哪些肉不能吃?答案在這

紅肉就是指所有哺乳動物身上紅色的肌肉部分,包括:牛肉、豬肉(除去白肉的部分)、羊肉、馬

那是不是乾脆就什麼肉都不吃呢?

當然不是,如果什麼肉都不吃很容易造成營養不良,反而不利於病情恢復。雖然上面很多肉都不可以吃,但是可以通過對於家禽和魚類的攝入來補充動物蛋白。尤其是新鮮的雞肉,被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為蛋白質的好來源。

癌症患者究竟該怎麼吃呢?

治療前:在還沒有接受手術、放化療的治療之前,打好營養的基礎很關鍵。可以本著營養均衡的原則搭配一日三餐,如果患者出現體重減輕的情況,就應該使用營養品或者中藥進行調理。

治療期:在治療期間,特別是手術、放化療等治療期間,身體會受到很大的傷害,而且治療的副作用往往很大,大部分都會食慾低下,身體消瘦。在飲食方面可以根據具體的副作用進行調整。可以多吃一些好消化的食物,比較忌諱大補特補,做到少食多餐。

癌症患者,哪些肉能多吃,哪些肉不能吃?答案在這

治療後:結束治療後,也不能掉以輕心,如果營養跟不上,很容易給癌細胞趁虛而入的機會。所以你需要“加餐”,可以依照自己的口味做一些調整,儘可能的快速恢復自己的元氣,一舉戰勝癌細胞。

舉例:卵巢癌病人飲食指南

卵巢癌患者經歷手術、化療及腫瘤本身或其產生的腹水對消化道壓迫引起進食減少,導致患者容易出現營養不良的問題。當出現營養不良狀況後,由於營養物質的缺乏導致免疫力低下,影響術後傷口癒合,同時也增加了術後併發症發生率。

同時營養不良狀況又會延緩化療的進行,化療後伴隨的噁心、嘔吐等不良反應會進一步加劇營養不良的狀況。

1.那麼,我們怎麼發現自己可能會出現的營養不良狀況呢?

在家的患者可以自我監測體重及BMI,建議術後患者每半個月記錄自己的體重,化療患者記錄每次化療前後的體重,對於長期隨訪患者建議每三個月記錄一次體重。

體重指數(BMI)則更能反映一個人的營養狀態,BMI=體重(kg)/身高(m)的平方,正常人的標準BMI值在18.5-24之間,當BMI<18.5時營養不良風險較高,建議進一步做全面的營養評估。

部分接受程度較高者,亦可以參照以下篩查工具自我評估營養不良風險。如果總分≥2建議進一步做全面的營養評估。

癌症患者,哪些肉能多吃,哪些肉不能吃?答案在這

注:總分≥2分提示存在營養不良的風險

2.當出現了營養不良風險,我進食應該注意什麼?

①改變進餐頻率如少食多餐,每天的食物分5~6次給予,多種方式補充;

②建議在舒適愉快的環境下進餐,保證每餐進餐時間20-30min;

③如有味覺改變,可以選用喜歡的口味,少苦辣食物;

④對於接受化療患者,飲食宜清淡;

⑤對經口攝入食物困難患者,用餐時選擇合適的體位,一般採取坐位或半臥位;

⑥合併黏膜炎患者,建議細嚼慢嚥,食物質軟,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⑦便秘患者,多植物油食物,多纖維素食;

⑧腹瀉患者,改善腸道環境,增加益生菌攝入。

癌症患者,哪些肉能多吃,哪些肉不能吃?答案在這

3.當調整了飲食結構和進食頻率後,依舊有體重下降的趨勢,該怎麼辦?

首選腸內營養製劑進行補充。術前、化療期間、長期隨訪患者如存在體重下降,有營養風險的患者可口服高蛋白腸內營養製劑,每天通過口服營養補充提供的能量400~600kcal才能更好地發揮口服營養補充的作用。

一般選擇兩餐之間補充,如上午9點、下午3點和晚上8點。如食慾不佳者,可在腸內治療同時配合可增加食慾的藥物,如甲地孕酮160mg每天一次,消化酶、益生菌、維生素和微量營養素等。

4.如果經口進食,補充腸內營養製劑後依舊不能滿足每日能量需求,怎麼辦?

您可以選擇腸外營養製劑進行營養補充,即通過靜脈輸注營養製劑,我們會將人體所需要的碳水化合物、氨基酸、脂肪、電解質、微量元素、維生素等各種成份按一定的比例、一定的程序混合於一玻璃瓶或塑料袋中,通過科學的方法混合配製,嚴格按照無菌操作規程配製,安全地用於您的身體以保障每日的營養需求。

癌症患者,哪些肉能多吃,哪些肉不能吃?答案在這

5.聽有的患友說使用輸注腸外營養製劑後,會出現噁心、出汗等不良反應,那是不是就不能使用呢?還需要注意什麼問題呢?

少數患者在快速輸注氨基酸後,可產生噁心、發熱等不良反應,一般降低速度後絕大多數患者可耐受。

部分患者在接受營養治療後,可能出現水和電解質紊亂,為預防其發生,我們會在給與營養治療的同時①篩查高危的患者②檢查電解質水平,及時糾正電解質紊亂;如血磷<0.5mmol/L為高危人群,需要補磷治療;③可以經驗性補充磷、鉀、鎂、維生素B1、複合維生素B;④檢查心電圖等。

建議最初2天的每日供能量不能超過能量需求量的一半,10~15kcal/kg/d開始,在隨後的4~7天時間裡逐步增加量攝入直到滿足能量需求。在此過程中需要嚴密監測循環血容量液體平衡、電解質水平、心率和心律以及臨床表現。在營養治療過程中,需補充維生素B1200~300mg/d及微量元素。

更多有關腫瘤相關科普知識可以關注我,每天都會抽時間給大家進行講解,感謝大家的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