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自贸区青岛片区:“极简”审批加速企业落地

齐鲁网·闪电新闻4月9日讯 今年是全省重点工作攻坚年,山东发起流程再造改革攻坚行动,让“跑一次”为上限、“不用跑”为常态。在山东自贸区青岛片区,当地递进式推出即来即办、不见面审批、一证(照)通三项改革,推升了效率,拉近了距离,帮助企业快速落户。

在山东自贸区青岛片区,王锐最近打算开一家安装工程公司。和以往不同的是,她通过与审批工作人员微信视频,不到10分钟,就完成了营业执照的远程审批。

“您现在的业务流程已经是预审通过的状态了,这样的话您需要登录青岛市行政审批服务局的官网,系统中就会自动生成企业的相关材料,您浏览无误后点击发起签章,我们将会直接将执照寄到您的手里。”山东自贸区青岛片区政务大厅工作人员董璠璠通过视频通话介绍。

山东自贸区青岛片区:“极简”审批加速企业落地

提升审批服务效率是自贸区青岛片区吸引企业落户的一项重要改革举措。今年,他们推出了“即来即办”改革。大厅即办服务窗口,承办由11个行业主管部门划转过来的117个行政审批服务事项。窗口全部实行“受理、审核、出证”一站式服务、实行无差别审批。

山东自贸区青岛片区政务服务即办窗口负责人王娅说:“我们的窗口是独任核准窗口,窗口人员受理行政许可决定后,独立审核并当场作出行政许可决定,减少了层层审批、领导签批的程序。原本需要十几天甚至几个月才能完成的审批事项,15分钟内都能办结。”

即来即办提升了审批时效,然而,因为疫情原因,很多办事人员无法来大厅办理。如何从即来即办升级为不来就办,成了当地审批部门必须考虑的一件事儿。

山东自贸区青岛片区政务服务审批中心工作人员张凯说:“其实就是倒逼我们加速不见面审批这一项改革,把我们的服务出口从线下拓展到线上。”

从即来即办,到线上办理,每个窗口的工作人员都配备了平板电脑,上面显示工作人员的职责和二维码,只要添加工作人员为“微信好友”,就可实现远程审批,免费快递。

山东自贸区青岛片区:“极简”审批加速企业落地

张凯说:“现在,我们583项无差别综合受理事项,及117项即办窗口受理事项,100%实现网办,99.4%的驻厅事项支持外网申报。”

审批改革加速了企业落地,但要想经营,还有一系列的流程要走,尤其是提交的材料还比较繁琐。

青岛东方韩雅商贸有限公司业务经理初鹏炜表示:“我来办理一家劳务派遣公司,需要提供营业执照、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劳务派遣许可证,材料加起来差不多有三十多份吧。这其中有好多材料都需要重复提供,比如说办理营业执照需要提供住所证明,办理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的时候还需要再提交一遍。这样的话就比较麻烦。”

针对这个普遍的问题,自贸区青岛片区在全国率先开展“一证(照)通”改革:在27类办件频率高的行业中,属于民办非企业类的,将全部许可证信息归并整合到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属于企业类的,整合到营业执照。申办人只需提交一套材料即可。

山东自贸区青岛片区:“极简”审批加速企业落地

青岛西海岸新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审批科科长曲芳说:“一证(照)通不是取消许可证,而是把不同的许可证压缩在一个许可证上,一张证上会有二维码,所有的信息都在二维码上体现,申请人如果需要还可以到我们大厅来自动提取单独的某一个许可证的信息。”

新模式下,企业办理材料减少了37%。周期最长的行业办理时限由原来的28天缩为15天,缩减46.4%。今年,自贸区还将继续深化改革,真正实现极简审批。

青岛西海岸新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局长胡英说:“像我们的一证通改革,我们在原来27个事项的基础上,将梳理增加到60项。再一个我们的承诺事项,我们打算60%以上,让它变成即办件,就是原来需要几天办的,我们争取15分钟之内申办人来了就能搞定,全面提升我们的审批效能。”

闪电时评:

当前,国际疫情持续蔓延,疫情防控已经成为常态化工作。最近两个月,为对冲疫情影响,尤其是为推动复工复产,山东各级各部门在行政审批方面都采取了一些“极简”流程,不少审批事项“特事特办”、“网上办”、“掌上办”。这些在正常状态下极有可能瞻前顾后、找借口被否决的流程,现在却充分地证明:完全可行!而这些成果,正是省委、省政府几年来极力推动想要实现的,我们必须把“战时”的好经验、好做法拓展到“平时”,使它常态化,彻底优化山东的营商环境;即便疫情过后,也不能再开改革的“倒车”。

今年,山东要进行一场流程再造攻坚行动。流程再造,是一场“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每一个地方、每一个部门、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要从“小我”中跳出来,真正做到放权更彻底、手续更精简、政策更集成、数据更开放,把自我的“存在感”、权力的“掌控感”,彻底转化为群众的“获得感”,高质量发展的“成就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