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捞一次涨价,市场的韭菜被无情收割,新加坡华商在冷冷的围观

海底捞涨价了?这个消息突然在朋友圈火起来,圈里的吃瓜们一边吐槽着价格的飞涨,一边快速的去体验了一把涨价后不一样的火锅,不过这次体验似乎并没有那么友善。

虽然其尬聊式的五星级服务态度还在,但是买单时的价格却让不少人感觉到肉疼,很多人曾经说过,疫情结束,消费者会出现一次报复性消费,但是消费者的报复还没有完全展开,商家的报复却来得如此简单粗暴。

据网友们反映节前两个人在一起寒酸的吃个海底捞大约花费个200多块,但是节后号称涨价控制在6%商家在买单时豪气的开出400多块的账单,不少人对此欲哭无泪,本来两顿的火锅生生让自己一顿吃掉了,难道现在已经开始通货膨胀了么。

海底捞一次涨价,市场的韭菜被无情收割,新加坡华商在冷冷的围观

在网友们心在滴血的时候,网上却出现了另外的声音,认为受疫情影响,海底捞等商家在此前经济受到巨大的打击,而此时好不容易的恢复营业,大家应该选择理解,至少这样可以帮助海底捞可以从容的活下去。

不知道这部分"好人"是出于咋样的出发点,还是一群海底捞请来的托儿,人家那么大的一个餐饮行业会因为此次疫情而受到倒闭打击么,答案肯定是否定的,这里我们可以理性的看一下海底捞那个背后的男人所作所为。

海底捞一次涨价,市场的韭菜被无情收割,新加坡华商在冷冷的围观

海底捞董事长张勇是个土生土长的四川娃,但是呢,他已经加入了新加坡国籍,所以严格的来说海底捞可以说是一家海外企业,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这么说,甚至可能觉得这种想法有点仇富,但是事实真的就是这样么。

我们来继续往下看,张勇夫妇通过"移民+离岸信托"的手法,将海底捞的价值1000亿的股票全部加入了了英美普通法系的阴影下,此时作为中国大陆就不能对这部分盈利收入进行合理的征收,毕竟这玩意经过操作后是合法的。

而在这之后,作为新加坡公民的张勇理论上是需要向新加坡政府纳税的,但是同样出现了一个福利政策,新加坡官方是对新加坡国籍商人在海外的收入是完全免税的,此消彼长之下,这对聪明的夫妇便将这部分钱一分不少的装进自己兜里,也不知道此时这对夫妇是在大陆还是新加坡避疫呢。

海底捞一次涨价,市场的韭菜被无情收割,新加坡华商在冷冷的围观

此时大家还担心海底捞会出现亏本营销甚至倒闭的局面么,人家每年通过合理避税积累下的财富已经足够海底捞经历很多次经济方面的打击,此次疫情对于其来说只不过是营收上的一次挫折,还远远没有达到让海底捞达到伤筋动骨的层面。

而且从官方上说目前受疫情影响,市面上蔬菜瓜果肉食都出现了涨价,因此店内的单品也不得不被动进行涨价,但是当我们进店的时候,你一碗米饭卖7元真的是认真的么?

海底捞一次涨价,市场的韭菜被无情收割,新加坡华商在冷冷的围观

此前,袁隆平院士曾经公开表明中国人是不会再次出现饥荒的场面,来制止国人盲目的囤积米面油,北京方面也表示粮食储存量够人民消耗十个月以上,如今一碗米饭7元是告诉国人们目前国内大米又开始紧张了么?

海底捞一次涨价,市场的韭菜被无情收割,新加坡华商在冷冷的围观

这个大家不得而知,但是就2019年来,这不是海底捞的第一次涨价,此前涨价都在消费者麻木的边缘在疯狂的试探,因此并未受到大家广泛关注,而此次6%的上涨却无疑触动了很多人的神经。

那么海底捞的涨价就值得社会寻味了,面对市场上很多同类行业遭到淘汰的时候,无疑形成了物以稀为贵的局面,此时市场依然想进行报复性消费,而海底捞却享受了巨额的市场,此时它何不进行一场割韭菜的行为呢,反正此次涨价又有正面理由,因为疫情嘛。

海底捞一次涨价,市场的韭菜被无情收割,新加坡华商在冷冷的围观

巨额的涨价份额不仅可以做到资金的迅速回流,而且可以对市场进行一次重新的定位,那么此后,海底捞可以说是一个有身份的社交活动,此时在报复性消费中让人群自我麻木,在未来的市场中,人们必定会习惯这种价格环境,那么部分损失的小规格群体来说看起来就如此的无所谓了。

这便是海底捞新的一次价格策略,对于市场来说这不过是一次"阳谋",可以说疫情为其带来了新的契机,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