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最早省会是陇西,曾彪炳华夏文明史,今年刚刚脱贫摘帽

陇西因在陇山以西而得名,自古为“四塞之国”,兵家必争之地。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设置了陇西郡,为全国36郡之一。

汉朝著名探险家张骞出使西域时,陇西建制为“巩昌府”,此后陇西便有“巩昌”之称。

​现在的陇西为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地处陇中黄土高原中部,隶属甘肃省定西市。

历史上的陇西,是探究陇西文化的两个至关重要的坐标。自秦置陇西郡以来,陇西一直是西部军政中心。

一部陇西史,便是半部甘肃史,这里长期为甘肃首府驻地。

甘肃最早省会是陇西,曾彪炳华夏文明史,今年刚刚脱贫摘帽

彼时的陇西统辖五府二十七州,包括今天的兰州、会宁、固原、陇东地区、陕西陇县、陇南地区、岷县、临潭等地和天水全境、定西全境。

1655年,清设甘肃布政司(省),省会驻地先设在陇西县城。

1669年陕甘分治,甘肃省会从陇西迁移兰州。

陇西作为渭河上游的文化政治中心,前承老子后启李唐,以古老的文化和悠久的历史彪炳华夏文明史册。

唐宋期间,陇西被吐蕃统领达267年之久。后来随着北宋黯然南渡,陇西又被金国占领。

金哀宗正大六年,改巩州为巩昌府。公元1232年,金国将领汪世显为巩昌府总帅。至此,汪氏家族登上了西部历史舞台,成为陇西地区影响最强大最久远的势力,一直左右着宋、金、元局势。

金军主力在河南被蒙元全歼,金王朝一度想把都城从开封迁到陇西,但因汪世显拥兵自重而未能如愿。

金亡国后,汪世显向南宋求和,要求归顺南宋,但没有回应。

1235年10月,汪世显弃金从元,在渭源石门关归顺元朝,史称“石门归款”。

随后,汪世显南征入川,为元朝统一四川的战争立下了汗马功劳。

甘肃最早省会是陇西,曾彪炳华夏文明史,今年刚刚脱贫摘帽

成都是五代蜀国的都城,文物繁多,元军所到之处,争抢金玉财帛,唯陇西军队独搜典籍,绑扎成捆,装车运回巩昌。

四川的剑阁书院、浦江鹤山书院等汗牛充栋,名冠巴蜀。武胄出身的军事将领汪世显,于战火纷飞中不看重金玉财帛,却看重典史鼎砚之类的文化财富,在尚武抑文的蒙元王朝早期,其眼光的确高人一筹。

后来,汪氏三代总帅长期入川打仗,带回的书籍已经存放不下,在巩昌城门傍依瓮城门修建书楼,上书“万卷”二字, 人称万卷楼。

这些藏书,有儒家经典,有公私纂修的各类史籍,有诸子百家各派书籍,有历代文士的诗文集等等,目录清楚,标签齐整,排列有序,总计达一万多卷。

万卷楼作为巩昌府的学术高地,深深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陇上学人。藏书改变了吐蕃统治结束后文运不济、人才寥落的现实困难,弥合了文明的伤痛,将陇西与中华传统文明衔接了起来。

汪氏家族贯元朝始终,为官者一百八十余人,其中王者三,公者十,这便是著名的汪氏“三王十国公”。

后来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陇西的教育曾长期走在甘肃前列。

甘肃最早省会是陇西,曾彪炳华夏文明史,今年刚刚脱贫摘帽

甘肃省陇西师范学校,建立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由当时的巩昌知府祁永膺,在南安书院设置“陇西师范高等学堂”,这是是甘肃省最早的师范学堂。

比现在甘肃最高学府兰州大学还早办三年。兰州大学创办于1909年。

​至到现在,“陇西师范”四个金色大字依然悬挂在校门正中,她堪称陇西历史的名片,文化的符号,教育的象征。

1949 年8 月,陇西解放,中共陇西县委、陇西县人民政府成立。

近年来,陇西县委县政府抢抓“丝绸之路经济带”和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机遇,围绕打造“中国药都”、陇中现代物流中心和甘肃省东南部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目标定位,期望尽快恢复往日辉煌。

2020年2月,经甘肃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审定,陇西县符合贫困县退出条件,批准退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