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住生活帶給你的疼痛感,痛過之後仍要前行

如果一個人一輩子都能順風順水那固然是求之不得,但現實是人們生活中的境遇總是起起落落落落落……

也就是說經歷挫折起伏,有笑有淚才是人生常態。

你害怕生活中的挫折嗎?這些不甘與遺憾的情緒帶給你的是什麼?

記住生活帶給你的疼痛感,痛過之後仍要前行

在這個餘熱尚未褪去的九月,月初8號晚上的中國男籃直通奧運會的資格選拔賽讓許多人心裡都涼了一截。

即便之後再去參加落選賽,大家心裡都清楚,與那些歐美強隊競爭,出線的機會微乎其微。

那麼,這可能是自1984年中國體育代表團重返奧運會大家庭以來,中國男籃的首次缺席。

所有人都在憤怒,所有人都在難過,所有人都在問周琦,在問郭艾倫,問他們在幹什麼?甚至最近還傳出男籃主教練李楠請辭的消息。

有著對中國男籃20年採訪和報道經驗的著名籃球評論員楊毅在賽後評論到,希望所有人都能記住這一晚的疼痛感:“疼痛催人奮進,你只有感受過這種疼痛感,你才會繼續努力,才會提升自己。”

比賽結束之後,我一個資深球迷朋友失望地說,他以後都不想看男籃比賽了。雖然我知道他是一時因為恨鐵不成鋼而說的氣話,但這也側面說明了一件事,那就是我們面對失敗這種情緒時,本能的會逃避,會不忿,會衝動。

失敗和挫折無疑是當頭棒喝,奇蹟到最後也沒有出現。如楊毅所說,失敗讓人成長,但有些成長的代價實在是太大了。

記住生活帶給你的疼痛感,痛過之後仍要前行

我們不知道男籃隊員們在賽後會有怎樣的心情,被批評的某些隊員也可能會經歷一段意志消沉的時期,但是再多不甘和失望,面對壓力和期待,最好的辦法仍是要使自己強大起來。

意識到自己技不如人,就要去打磨技藝,意識到戰術安排不合理,那就要去覆盤整個過程看看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

逃避壓力,壓力也不會就此消失反而讓人惰性更強;

直面壓力,每一次的不妥協都能內化為成長的力量;

壓力是生命向上成長的養料,沒有反思就沒有進步。

記住生活帶給你的疼痛感,痛過之後仍要前行

有的人說,我反思了我也直面了,但是就是過不了心裡的那道坎怎麼辦,一直沉浸在失敗的困局中怎麼辦?

有個被感情背叛的朋友,時隔一年多仍然走不出當年的情傷,她說,道理都懂,但她就是放不下,她就是要看到那兩個人的感情沒有好下場才甘心!

被痛苦桎梏的人,可能也是一直在原地打轉的人,凡事破而立,不破則不立。這個朋友雖然嘴上說著想要讓這件事過去,但顯然內心並沒有放過自己,在她與別人訴說事情經過時,著眼點仍是在“他們”,而不是“自己”。

反思不是用想的,同樣,道理也不是用聽的,失敗的疼痛感就像一把雙刃劍,有的人被它壓得喘不過氣,有的人利用它走得更遠。

記住生活帶給我們的疼痛感,也要記住痛過之後不忘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