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前鴨行情走勢簡析

歲歲年年花相似,年年歲歲人不同。不知不覺間,一年又將要過去。回首2019年,除了相似的產業格局、相似的行情波動、相似的行業領頭羊,還有不同的破紀錄的高苗價、不同的非洲豬瘟改變的行業背景以及不同的嶄露頭角的畜禽企業……

春節前鴨行情走勢簡析

臨近歲末年尾,屠宰廠家即將進入休假狀態。受到2019年下半年行情出現大幅波動的影響,前期經銷商觀望情緒濃厚,補貨意願普遍不強,哪怕庫裡面貨不多,也寧願隨需隨補。而廠家這邊,由於年前合同量都相對比較充足,前期市場需求疲軟,導致庫存一直處於高位運轉狀態,因此整體產品價位持續處於弱勢下行趨勢。

春節前鴨行情走勢簡析

然而,年畢竟還是年,和普通節日不同的是,這是一個充滿了團圓、會友、聚餐、年會等多種刺激消費因素的節日,對於肉類消費的拉動作用是無法忽視的。所以,在距離春節越來越近的時候,終端消費量在不斷提升,一級和二批經銷商也需要為節前和節後做必要的準備了。近期,廠家的走貨量明顯提升,許多屠宰場出現了車輛排長隊裝車的情況,廠家的庫存出現了明顯的緩解。在此背景下,部分產品規格出現了斷貨,部分企業也開始對暢銷產品逐步上調了產品價位。與此同時,受到運費不斷上調的影響,開始倒逼市場進行了挺價的動作。從目前情況來看,終端的挺價應該還是能夠被接受的。一是因為當前的出廠價對於多數企業來說都是出於虧錢或者是鉅虧的狀態,哪怕年後鴨苗不要錢,成本也不止目前這個價;二來是因為十一月份後的廠家巨幅降價並未完全傳導至終端,終端影響到的多是銷量,價位下調有限。因此在年前銷量整體上漲的情況下,哪怕進貨成本上升,利潤空間也是非常可觀的。三,就是要看廠家的態度。前期因為行情不穩定,不是廠家拋出了“保價”這一殺手鐧,給經銷商彌補因降價帶來的損失,這對穩定行情預期,提升裝車積極性帶來了一定的作用。但是我們也要看到,“保價”是一把雙刃劍,在穩定行情信心的時候,也讓一部分人鑽了空子,利用廠家走量,降庫存的心理,惡意壓低市場賣價,大打價格戰,倒逼廠家放價。這樣做,不但擾亂了市場秩序,使得價位與實際需求脫鉤,明顯偏離市場正常軌道,也對品牌的影響力和口碑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好在現在廠家發現了漏洞,陸續開始停止相關政策,並順帶進行了市場最低限價等舉措,一舉穩定了市場信心。

本週起,廠家將陸續進入停產模式。不少遠途地區經銷商將會進行年前最後一兩車補貨,近途的經銷商和冰鮮客戶或將會持續補貨更長時間。緊接著又將陸續啟動客戶年前壓車計劃,預計年前行情將呈現穩中有升的狀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