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他,刘邦必死,更不会有大汉王朝

如果没有他,刘邦必死,更不会有大汉王朝

□回望一万年·兰州杨恽

谈起楚汉相争,大家对文臣一般了解的比较多的就是范增、张良、萧何等人,其实当时还有一人的重要性比之此三人分毫不差,他就是陈平。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陈平,汉王就早挂了,也就不会有后来的大汉王朝了。因为陈平个人品行有争议,所以他在历史上的名气不如张良和萧何那么大。

陈平是河南原阳人,幼时家贫,但喜欢读书,勤于思考,常常研究一些诸如“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辩证关系”、“商鞅:我在秦国搞改革”等学术型问题。

小陈做事从小就很有尺度和分寸,在一次乡邻的集体祭祀并聚餐的活动中,他严格把握了公平、公正、公开的分肉原则,深受广大乡亲的好评。~虽然这之后,有人传出陈平盗嫂——和嫂子有一腿,但消息来源不详,因此并不影响他此后的前途和晋升。

如果没有他,刘邦必死,更不会有大汉王朝

陈平2D游戏原画

成年后,陈平越发成熟,而且很善于把握时机、判断形势,在前209年秦二世快镇不住场面的时候,他先是投奔魏王,但很快发现魏王其实是一蠢蛋,于是他又追随项羽,又发现项羽比较无脑,在这种情况下,陈平最终打定主意追随汉王刘邦。

追随汉王后,陈平发现项羽一方还是很牛逼,他经过分析认定问题根源在于项羽还有范增这个“大脑”,于是他上演了一出极为精彩的“向楚使小声询问范增有何吩咐”的轻喜剧,成功摘得当年“楚汉电影节金嘴奖”,同时也使范增郁闷而亡。

范增死后,项羽一拍脑门觉得上当了,于是盛怒之下围攻刘邦的司令部荥阳,眼看刘邦活不成了,陈大导演又导演了一出“假刘邦上演假投降,真汉王趁乱真逃亡”的实验话剧,一举拿下了“最佳导演奖”,自此刘邦对陈平简直可以称得上是五体投地。

前203年,刘邦又被楚军围在广武,他正眼巴巴的等着韩信来援,不料韩信却派了个使命来传话:刘邦同志,如今你被围困,导致政务处理不畅,因此我韩信请求代理汉王职务,以免贻误军国大事。刘邦一听,破口大骂,眼看汉军就要分裂,此时张良和萧何也不知如何是好,关键时刻,陈平在桌子底下一个飞腿,踢醒了刘邦,刘邦赶紧改口,笑呵呵的封了韩信为齐王,稳住了韩将军。而韩信此后也觉得这件事有些过份,但没想到刘邦这么给面子,因此一直怀有感激之心。

前202年,项刘议和,划界立碑,并表示“永不相犯”,但还是陈平,他力主出兵突袭,彻底消除祸患。最终在这一年底,韩信大破楚霸王于垓下,并逼使项羽在乌江边自刎。至此汉王的外面敌人被扫平。

第二年,刘邦正式称帝。原以为天下太平,各享清福了,没想到,韩信出问题了。这个问题是个说不清的问题,就是有可能反,也有可能不反,但留这么一个在身边总是不踏实。本来刘邦头脑比较简单,想的是派兵把韩信抓来,但陈平问他:你的兵厉害,还是韩信的兵厉害?汉王一怔:不好说!陈平又说:一旦打不过,你能不能把韩信摆平,并让他不造反?汉王又一怔:摆不平!接着急问陈平怎么办?陈平不愧为一个优秀的导演,此次他要求汉王演一个外出旅游的“驴友”,韩信一听汉王来封地边界观光,照例来迎接,结果被刘邦五花大绑押回京城,最终被吕雉弄死,可惜了一代将才啊!

如果没有他,刘邦必死,更不会有大汉王朝

电视剧中陈平形象

前200年,匈奴人接连骚扰边境,刘邦大怒,觉得我把项羽这种牛逼人都能搞定,我能怕你一帮放牛放羊的傻冒?!于是亲率32兵精兵出征,但没想到这帮野蛮人竟来了40万骑兵将刘邦全军围在了白登山,眼见汉朝的首任皇帝就要玩完了,关键时刻,陈大导演再次发挥聪明才智,略施小计骗了单于老婆说汉朝准备送第一美人以搏得议和,总之只要单于不退兵,就一直送美女送到单于高兴为止。单于老婆一听这不行啊,这么多美女来了,我往哪儿搁啊?于是,软磨硬泡总之使单于收了些金银财宝后就退兵了。

之后N年,陈平在很多事件中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官位直至丞相。前178年,陈平卒。他的很多计谋感觉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但都是实实在在的救命、安邦上上策,在一定程度上来说,陈平对于汉的影响比之张良等文臣,有过之而无不及,这种只靠嘴皮子干大事的“妖人”,足以令后世所谨记。

(PS:以前写的,当时用过七里无双·枫轻扬的笔名在相关PLOG上发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