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婚後,別忘了孩子可能也需要經過心理重建,才能步入新生活

周圍結了婚的朋友,大多數會在嘴邊掛著這麼一句話:“這種日子我真是過夠了!如果不是為了孩子,我早就離婚了。”而離了婚的人,又常常會這麼說:“為了孩子,其實我不應該離婚。”“孩子”是大多數人會提及的“名詞”,但是,這些想離婚未離婚,或是離了婚又後悔的人,真的做到了他們所說的“一切為了孩子”嗎?

美國心理學家布魯斯·費希爾和羅伯特·艾伯蒂寫的《分手後,成為更好的自己》一書裡,明確地警示人們:離婚不只是父母的事,家庭的另一個重要成員——孩子,也在經歷離婚後的創傷,他們也是應該受到關注的對象。

在這本書裡,費希爾運用真實的案例展開分析,向我們詳細地講解了離婚者該如何通過19個心理重建方塊(19個步驟),使自己走出離婚的陰影,進而能順利開啟今後的新生活;其中的每一個方塊都詳細地寫出了孩子可能也會面臨的困境和具體的處理方法。舉世聞名的家庭治療先驅維吉尼亞·薩提亞女士(她被譽為“家庭治療的哥倫布”,芝加哥大學曾授予她“對人類傑出的貢獻”金質獎章)為這本書寫了序言,她提到:“我相信布魯斯·費希爾的這本書可以引導人們度過這一道道的關卡。”

離婚後,別忘了孩子可能也需要經過心理重建,才能步入新生活

我們常常把離婚的夫妻雙方作為關注重點,但家庭是一個整體,尤其是當離婚雙方還有孩子的時候,我們也需要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和大人一樣,孩子如果度過這19個調整步驟,也能更快走出陰影。

離婚後,別忘了孩子可能也需要經過心理重建,才能步入新生活


一、父母離異後,孩子也會遭遇複雜的情緒。

1.孩子變得沉默。

有一位離異的母親帶著孩子來找我們。她說,在她和前夫離婚後,孩子小麗性格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原本愛笑、愛鬧的孩子,越來越內向。在學校最明顯的表現,就是成績一落千丈。這位母親說,談話也談了,罵也罵了,總不能還對孩子動手吧?面對小麗的變化,她焦頭爛額。

2.孩子變得孤獨。

在我組織團隊活動的時候,一位小朋友告訴我:“我們班的小勇,他爸媽離婚了。他不和我們說話,也不和我們玩。”我問:“那你們會主動和他玩嗎?”這位小朋友猶豫了:“他和我們不太一樣。我們現在玩遊戲都不找他,除非缺了人。”經歷父母離婚的孩子,可能會被同伴貼上“不一樣”的標籤,原來一起玩的小夥伴也很有可能會選擇遠離他。

3.孩子可能會有一些過激舉動。

在一個雷暴雨的晚上,同事給我發信息:朋友的孩子小娜離家出走了,我要去幫忙找;如果明天我沒有準時到辦公室,你幫我請個假。後來,我才知道,在父母離婚後,小娜的行為舉止有了一些轉變:暴躁易怒,經常因為小事情和媽媽發生爭吵;嚴重的時候,小娜還會有一些過激的舉動:離家出走,甚至想要輕生。

面對孩子的變化,父母需要正確認知不同行為傳遞的具體信息,這樣才有可能採取相應的策略。


二、辨別孩子前後不一舉止背後的深層原因。

1.面對父母離異,孩子會產生不安全感。

在深入和小麗聊天之後,她對我們敞開了心扉:“是不是我前一天吵著要買玩具,還不做作業,爸爸媽媽才會離婚?肯定是因為我做錯了事!”更深層次的原因,小麗害怕自己也會被媽媽拋棄。小麗一方面把父母離婚的原因歸咎於自己,另一方面則對未來生活充滿了恐懼。

費希爾在書中告訴我們,否認和恐懼是一段關係結束後,個體最先遇到的兩個重建方塊。一方面,孩子會產生濃厚的愧疚感:如果我不這樣,如果我不那樣,我應該這樣……孩子會借用這樣的方式來否認父母一方已經離開的事實。他認為,只要表現得足夠好,爸爸/媽媽就會迴歸家庭。

另一方面,父母一方的離去,還會讓孩子對未來生活產生不確定感:我隨時有可能被拋棄的。進而產生恐懼感。

2.父母離異後,孩子會面臨孤獨感和友誼的喪失。

事實上,家裡少了一個人,不止大人會感到孤獨,孩子的感觸可能更深:日常生活習慣改變了,原本承擔著陪伴孩子職責的另一位長輩從家庭裡消失了。因為父母離異,小勇在班裡除了需要承受其他同學異樣的目光,還要經歷沒有玩伴、失去友誼的悲傷。

費希爾在書中說,離異的孩子更傾向於和父母離異的孩子做朋友,如果他們能在彼此身上獲得友誼,那麼孩子的孤獨感和喪失感會大大降低。但這樣的情況顯然比較少,因為孩子們更傾向於不與他人講述父母離異的事。

3.孩子可能會採取不恰當的方式表達自己。

面對父母離異,小娜既悲傷又憤怒,因此常常“一點就著,像個不定時炸彈一樣”,小娜的母親如此形容自己的女兒。而往往這個時候,小娜的母親就會將她關在房間,讓她自己反思;或者也同樣採取激烈的方式回應女兒的歇斯底里。

費希爾在書中詳細地解釋了“伊麗莎白·庫布勒-羅斯模型”,告訴我們悲傷有五個階段:否認-憤怒-討價還價-放下-接受。而憤怒也有三個階段:接受-積極表達-寬恕。事實上,小娜正是因為不知道該如何表達內心悲傷痛苦的情緒,才會採取比較激烈的方式進行傾訴。


三、和孩子一起度過十九個方塊,協助孩子處理離別情緒。

1.正面地向孩子表達你的愛。

很多現實案例告訴我們,夫妻在決定離婚之前,如果能和孩子有一個深入的溝通,那麼孩子面對分離的接受程度會更高。例如告訴孩子:爸爸媽媽離婚是因為感情出現了問題,無法繼續在一起生活。你要相信,爸爸媽媽都很愛你的,無論發生了什麼事,我們都不會拋下你。只有給予孩子足夠的保證,他才不會將父母離婚的原因歸咎於自己。

如果無法在離婚前和孩子有深入的溝通,那麼離婚後,一定要幫孩子度過這一階段。費希爾說,父母的立場首先要溫柔而堅定,果斷地告訴孩子:婚姻已經結束了,父母不可能會複合。其次,要明確地告訴孩子:離婚是成年人的事情,跟孩子無關,你並沒有做錯什麼。最後,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討論婚姻結束後,孩子面臨的心理上的恐懼感——只有討論這種情緒,才能正視並克服它。同時,父母在言行上要給孩子傳遞一個保證:無論發生什麼事,父母和子女的關係絕對不會隨著婚姻的結束而結束,你永遠不會被拋下。

2.準確地幫助孩子擺脫孤獨感。

父母離婚後,有的孩子會覺得自己是個“異類”:在家裡沒有歸屬感;而周圍其他小夥伴都有父母,而我只擁有其中的一方。在學校或是社區,孩子甚至會因為父母離異而被孤立。面對這種情況,費希爾提出了具體的解決方法。

首先,父母要幫孩子找到歸屬感。父母需要讓孩子感受到被愛,同時要明確讓孩子知道,他是家庭裡重要的一份子。其次,如果孩子自我封閉,那幫孩子找到可靠的人談心——例如理智的長輩或心理諮詢師。孩子如果願意敞開心扉談話,那麼,這對他的心理創傷將產生幫助。接著,瞭解孩子的需求並予以支持,鼓勵孩子與他人交流,甚至是建立新的友誼。最後,讓孩子知道,自己一個人待著並不是什麼難事,他有能力可以做到獨處。

只有父母給予孩子足夠多的安全感,孩子才能正確地做到擺脫孤獨。

3.讓孩子學習用恰當的方式表達情緒。

面對父母離異,孩子可能會過度悲傷或憤怒,乃至採取不恰當的方式來進行表達,那怎麼做才是恰當的方式呢?在書裡,費希爾非常注重這麼一個觀點:無論經歷哪一個方塊,我們首先都要做到正視它。只有承認了情緒的客觀存在,我們才有可能做出改變。

第一、讓孩子悲傷吧。

父母的離異讓孩子失去了很多:熟悉的生活習慣、父親/母親、友誼……孩子也會悲傷。因此,當孩子在經歷上述的5個悲傷階段的時候(“伊麗莎白·庫布勒-羅斯模型”:否認-憤怒-討價還價-放下-接受),父母所要做的,不是簡單地安慰:“好了,沒事的,你以後還有機會見到爸爸/媽媽”;而是要用共情的方式肯定孩子的悲傷,協助孩子表達悲傷:“我知道爸爸/媽媽的離開讓你很難過,你很悲傷,你想哭就哭吧。”

這種不禁止、不打擾的方式能讓孩子更快走出悲傷;如果家長還能用行動教孩子如何正確釋放悲傷,那麼孩子的模仿舉動將對心理健康產生有益的影響。

第二、讓孩子恰當地表達憤怒。

表達憤怒的最終目標是要做到寬恕,積極的表達能夠讓孩子更快放下痛苦。費希爾在書中提及幾個恰當表達憤怒的方法。

首先,父母要引導孩子以“我”字開頭表達情緒和感受,讓孩子知道,他的憤怒是被允許的——這種“允許”不存在任何的交換,不需要孩子用優秀的成績或者是被懲罰來換取,讓孩子清楚地知道:積極的表達方式並不會失去父母的愛。然後,讓孩子把自己內心想說的話都寫在信中,用燒燬的方式來表示“拋棄憤怒”。最後,讓孩子知道:他可以支配自己的情緒,掌控自己的生活,有些事情並不值得憤怒——也就是做到寬恕。


孩子走出父母離婚的陰影,離不開父母的陪伴和關心。所以,離婚後在處理個人情緒的同時,別忘了孩子可能也需要幫助。試著和孩子共同走過這十九個方塊吧,你們都可以成為更好的獨立的自己。

離婚後,別忘了孩子可能也需要經過心理重建,才能步入新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