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二行书《祭侄文稿》危险了,到日本展出还能完璧归赵吗

就在今天(2019年1月16日),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的行书《祭侄文稿》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展出。这幅珍贵的书法名作一直收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馆,很少公开展出,而这次提供给日本做特别书法展,引发了两岸网民一片挞伐之声。下面图片是日本主办方在这次书法展之前做的宣传版面。


天下第二行书《祭侄文稿》危险了,到日本展出还能完璧归赵吗

听闻这则消息,笔者最为担心的是《祭侄文稿》这次展出后能不能完璧归赵。因为这幅书法作品是颜真卿的书法真迹,由唐代历经千年辗转到今天,其珍贵程度自然不言而喻,仅就对这千年纸张的保存就需要温度湿度和光照的谨慎呵护,漂洋过海到日本展出,主办方对作品的保护做足工作了吗?它还能保持原貌吗?更该提醒注意的是,2011年九月《西泠八家印存》就是在日本展出时被弄丢的,至今还是书法界的一件憾事啊!


天下第二行书《祭侄文稿》危险了,到日本展出还能完璧归赵吗

《祭侄文稿》局部图片

颜真卿的楷书被后世奉为楷模,他的行书成就也极高,是继晋王羲之以后的又一座高峰。颜真卿伟大的人格和在书法上博大精深的技艺,在我国书坛影响极为深远。《祭侄文稿》书写于公元758年,墨迹本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馆,是颜真卿为怀念在“安史之乱”中牺牲的侄子颜季明写的一篇祭文。


天下第二行书《祭侄文稿》危险了,到日本展出还能完璧归赵吗

《祭侄文稿》局部图片

颜真卿的侄子在与史思明的叛军作战时被惨忍杀害,身首异处。颜真卿派人到河北找到侄子的头骨后强忍着悲痛书写了这幅千古名作《祭侄文稿》。颜真卿书写此文时,血泪交迸,不计工拙,字里行间饱含着强烈的情感,此作无意于书,却在艺术上取得了极大的成功。整幅作品运笔圆转流畅,落笔果断自然,用笔燥润相间,点画姿态灵动,飞跃而又凝重含蓄。结构敧正相生,错落有致。时而浓墨重彩,时而渴笔行走,字字行行,无不蕴含着强烈的艺术魅力,震撼着读者的心灵。所以被后世誉为“天下第二行书”。


天下第二行书《祭侄文稿》危险了,到日本展出还能完璧归赵吗

《祭侄文稿》局部图片


如今,《祭侄文稿》在日本东京展出,让很多书法爱好者对它的命运担忧起来。这也让我想到了珍贵的《游目帖》和《西泠八家印存》。王羲之的《游目帖》流入日本广岛后毁于战火,造成书法界的一大损失。《西泠八家印存》于2011年8月借给日本展出,2011年9月催促日本方归还时被告知《西泠八家印存》丢失了,主办方想赔偿200万日元(约合13万人民币)了结此事,这个事件到现在还没有结果。《西泠八家印存》在日本遗失也给我国书法界造成了极大的损失,今天《祭侄文稿》又到了日本,它还能完璧归赵吗?忠烈耿直、刚正不阿、嫉恶如仇的颜真卿在世的话,他会答应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