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節日——中秋

身處異鄉,每逢佳節倍感思親。我生於浙江,長於浙江,若干年前,以為這輩子就在浙江了,沒想到在北京求學,便也在這裡立了業,也成了家。回老家的次數越來越少,從上學的時候寒暑假各一次,到工作後的春節回家,而如今剛剛結婚,也不知以後會多久回一次老家了。

老家是根。每逢中秋,家人團聚,而北京終究不是心裡的那個“家”,便越發想念浙江的人和事。中秋是團圓的節日,關於中秋節的起源,說法較多。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禮記·月令》上說:“仲秋之月養衰老,行糜粥飲食。”一說它起源於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動。《禮記》上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月亮,說明早在春秋時代,帝王就已開始祭月、拜月了。後來貴族官吏和文人學士也相繼仿效,逐步傳到民間。二是中秋節的起源和農業生產有關。秋天是收穫的季節。“秋”字的解釋是:“莊稼成熟曰秋”。八月中秋,農作物和各種果品陸續成熟,農民為了慶祝豐收,表達喜悅的心情,就以“中秋”這天作為節日。“中秋”就是秋天中間的意思,農曆的八月是秋季中間的一個月,十五日又是這個月中間的一天,所以中秋節可能是古人“秋報”遺傳下來的習俗。也有歷史學家研究指出,中秋節起源應為隋末唐軍於大業十三年八月十五日,唐軍裴寂以圓月作為構思,成功發明月餅,並廣發軍中作為軍餉,成功解決因大量吸收反隋義軍而衍生之軍糧問題。

瞭解了中秋的來源,秋是豐收的,秋同樣是感傷的。中秋與國慶相連,10月初成了舉國狂歡的日子,不論對學生還是上班族來說這樣的假期別樣珍貴,長假怎麼過,成了大家口中的話題。其實對於長期在外的遊子來說,這樣的節日應當回家陪陪父母等長輩,中秋夜,團圓夜。而選擇外出遊玩也不是一個什麼值得非議的選擇,比較中秋節的精神不在於形式,而在於你的內心,同樣遠離父母在外,報個平安,寄份禮物,與父母視個頻,打個電話,中秋的意義也在於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