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蘭原創美食美文:紅蘿蔔的胳膊白蘿蔔的腿兒(之二)

宋代吃貨林洪所著的美食專著《山家清供》一書裡“玉糝羹”一條,記述的是蘇東坡食粥的故事:東坡一夕與子由飲,酣甚,捶蘆菔爛煮,不用他料,只研白米為糝食之。忽投箸撫幾曰:‘若非天竺酥酡,人間決無此味。’


雨蘭原創美食美文:紅蘿蔔的胳膊白蘿蔔的腿兒(之二)


當年,被蘇大文豪吃貨讚譽有加的這款白蘿蔔香米粥,在冬春季節裡我也經常做,做法也特別簡單,香米淘洗乾淨,把大白蘿蔔切成小塊,在鍋裡熬煮成粥。蘇東坡是把大米和蘿蔔都弄碎了一塊兒熬煮,想來味道也不錯。

清代著名植物學家吳其浚,在《植物名實考》中,用極其生動、詩意盎然的語句描繪過北京“心裡美”蘿蔔:“冬飈撼壁,圍爐永夜,煤焰燭窗,口鼻炱黑。忽聞門外有蘿蔔賽梨者,無論貧富髦雅,奔走購之,唯恐其越街過巷也。”心裡美蘿蔔吃起來感覺怎麼樣?用吳其浚的話說就是:“瓊瑤一片,嚼如冷雪,齒鳴未已,從熱俱平。”把關於蘿蔔的事描繪得如此生動可感、詩意盎然,可見吳其浚對心裡美蘿蔔的情之深,愛之切。


雨蘭原創美食美文:紅蘿蔔的胳膊白蘿蔔的腿兒(之二)


說起來,蘿蔔也是世界古老的栽培作物之一。史學家研究,蘿蔔的原始種起源於歐、亞溫暖海岸的野蘿蔔,遠在4500年前,蘿蔔已成為埃及的重要食品。

蘿蔔應該也算是我們國家的古老土著吧,因為在《爾雅》裡稱蘿蔔為“蘆菔”。晉代郭璞注為:“紫華,大根,俗呼雹突”。6世紀30年代左右,北魏賈思勰所著的《齊民要術》中,已經有了關於蘿蔔栽培方法的記載。


雨蘭原創美食美文:紅蘿蔔的胳膊白蘿蔔的腿兒(之二)


心裡美蘿蔔小巧玲瓏,外形紅彤彤的可愛,宛如妙齡少女,青蘿蔔和白蘿蔔的塊頭比較大,顯得粗粗笨笨的,就像是木訥的粗壯漢子。不過,這粗壯漢子發芽長葉後,開出的花卻是一朵朵粉紫色的小花,小巧秀氣,散發著淡淡馨香。看來,蘿蔔也不可貌相。


雨蘭原創美食美文:紅蘿蔔的胳膊白蘿蔔的腿兒(之二)


當年,在學校讀書的時候,經常聽到宿舍裡的一位女同學在唱:“紅蘿蔔的胳膊白蘿蔔的腿兒……”女同學唱的很不錯,我只對這句歌詞印象深刻,其它的歌詞沒記住。

紅蘿蔔大都是色彩亮麗的粉紅色,一個個水靈靈的,白蘿蔔大都長得胖乎乎的,一個個也是嫩生生的白皙,寫歌詞的作家用紅蘿蔔比喻胳膊,白蘿蔔比喻腿兒,也真是生動形象,宛然在眼,肯定有著豐富的生活經驗。


雨蘭原創美食美文:紅蘿蔔的胳膊白蘿蔔的腿兒(之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