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識人之法,吃飯時有此細節,應拉入黑名單

正所謂“皮笑肉不笑”“笑裡藏刀”說的就是表面表現得十分和善和友好,實則在背地裡搞小動作。“人性本善”,但人性也是複雜的。一個人或許可以通過偽裝讓人看不出他內心的真實面貌,但是人不是十全十美的,儘管偽裝得再毫無瑕疵,但只要悄悄一用計,必然就會讓他露出馬腳。

曾國藩識人之法,吃飯時有此細節,應拉入黑名單

因為細節是不會騙人的。當年曾國藩就靠著這一細節拒絕了一個人的請求。他覺得如果一個人在飯桌上出現這一動作,那這個人就不是什麼君子了。

細節之處辯人才

“細節”不管是用在那一領域都能起到十分有效的效果。陳凱歌導演有一句話說得很好:“細節並非細節本身”。這句話聽起來很深奧,按照我的個人理解,應該是這樣的,就是你要去展現這個細節那就不要刻意去表露這個細節。而是從側面去體現這個細節,從其他與之相關的細節處理來讓我們想要刻畫的這個細節自動地呈現在我們眼前。細節的展現可以讓情感更加豐富真摯,人物形象更加飽滿。這是細節這個詞在藝術表達上的作用。

曾國藩識人之法,吃飯時有此細節,應拉入黑名單

同樣,將細節用得恰到好處的還有晚清的曾國藩。當然,他並不是用在藝術創作上,而且把它用在了辨別人的上面,他認為一個人是否真的表裡如一,可以從細節看出來。

曾國藩識人之法,吃飯時有此細節,應拉入黑名單

曾國藩在晚清也是一名位高權重的大臣,手裡掌管著湘軍部隊。自然是有些想要升官發財的人想要借曾國藩的臂力來把你自己前進。曾國藩也是個聰明的人,並不是什麼人都可以入了他的眼,成為他的朋友,從而有機會得到他的引薦。

曾國藩告訴我們一個識人的小妙招。曾國藩在聽到有人想要來求助自己的時候,自然是想先看看這個人到底是個君子,還是個偽君子。

於是他答應了和那個前來自薦的人見面。曾國藩設宴款待了他。這可不是個簡單的宴席,曾國藩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他想探一探這個人的虛實。看看這個人是否真的如自己所說,只想為百姓謀福利,不在乎身份地位和財富。

曾國藩識人之法,吃飯時有此細節,應拉入黑名單

所以曾國藩端上來了一碗參雜著粗糧的粥。古時候是很講究米的好壞,身份越尊貴的人吃的米越好,《紅樓夢》裡賈母日常所食用的米飯就和其他人的不一樣。

曾國藩在這裡是想出其不意,他並沒有直接問問題來考驗對方是否真誠,而是借用這一看似不起眼的細節——粥,來探一探對方的虛實,看看這被外表所掩蓋的內心究竟是什麼樣的。

後來,那位來客把碗中的粗糧逐一地挑選出來,曾國藩看了,立即覺得這個人不靠譜。他所表現出來的愛民之心都是裝模做樣的。所以從那以後,曾國藩就把那個人拉入了黑名單。那,曾國藩是從這一細節中看出來客什麼樣的人品呢?

曾國藩拒客理由

曾國藩拒絕他的理由有二。

曾國藩識人之法,吃飯時有此細節,應拉入黑名單

首先,來者是客。主人招待客人,無論飲食好壞,都不應該當著主人的面挑三揀四。這位來客在曾國藩面前將那粗糧反覆挑出,足見對方並無最基本的禮儀觀念。對人沒有禮貌,這非君子之舉。

曾國藩識人之法,吃飯時有此細節,應拉入黑名單

其二,他口口聲聲說自己為官的目的就是為了幫助百姓。

當一個處處為百姓著想的父母官。可是,他現在連粗糧都咽不下去,麻將來到了真正遇到困難的時候,又怎麼會和百姓同甘共苦呢。

所以根據這一細節,曾國藩斷定他這個人將來不會是一個好的父母官,所以也就沒有答應幫他引薦了。

曾國藩識人之法,吃飯時有此細節,應拉入黑名單

除了從這一細節中看出這位來客沒有君子禮儀之道,沒有認清為官的本分外,

還可以看出這個人並不是一個誠實的人。首先,他從一開始就欺騙了曾國藩,把自己偽裝得很完美,結果在曾國藩出其不意的考驗之下,他就原形畢露了。這樣的人,實則是名偽君子。好在曾國藩見多識廣,對於識人、用人,有自己的一套方法。這才免得讓這個人入朝為官,禍害百姓。

曾國藩的識人之法,是反其道而行之的細節處理方法。比起直接問答的形式,這碗粥的細節處理,更能真實地表露一個人想要隱藏起來的內心想法。因為這是在對方毫無防備的情況下進行的,對方沒有做好反攻的心理準備,更容易自己揭穿謊言。曾國藩的這一招實在是太妙了。這一識人之法即便現在拿來用也不會過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