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賺錢之合夥人經驗分享

現身說法,講一下“房屋託管”合夥的一些事和感觸。

第一批關注本號的小夥伴們,你們知道“以合肥為圓心畫圈”的前身是“天澤公寓”。2017年7月28日的開篇之作,記錄著那一刻;2019年5月8日“天澤公寓”退出舞臺,期間近100篇文章,記錄著那一段過程。


如何賺錢之合夥人經驗分享


這期間有兩次合夥之旅,一是高新片區;另一個是經開片區。高新片區我重點談,因為是我主導的;經開片區是我弟弟主導的,不方便過多的去談。

房屋託管是個好事業。怎麼描述這個行業,我曾經跟人閒聊是這麼說的。

如何賺錢之合夥人經驗分享

我接觸這個行業之後,花了很大的篇幅為“二房東”正名過。2017年8月16日的文章,為“二房東”正名。現實中,房東難租房、租戶難找房,租房期間服務缺失、矛盾多等問題十分擾人,現在這些事情打包給“二房東”做,既有需求又有供給。有供需的事業,就是一份有發展空間的事業。

但有發展空間的事業並不意味著任何人都能將他做好。前段時間,從事房屋託管的樂伽商業在全國多地的公司跑路,給房東和租戶留下諸多矛盾,簡直是一地雞毛。

如何賺錢之合夥人經驗分享

為何好事做成了壞事呢?往往不是經營不善,也不是能力不足,而是心術不正,跟去年共享單車“押金融資”一個套路,他們高價從房東那承接房屋,一般毛坯房到手會有一個月的裝修期,他只用給付一個月的押金即可,然後找一些公司迅速裝好,再低價誘騙租戶按年繳租,例如2500元押金從房東那拿到房子之後,批量交給某個裝修隊伍,在裝修款還沒結之前,就以預訂的手段按2000元的低價租給租戶,但租金必須年付。這樣一套房能夠在一個月內迅速融資24000元,一個小區10套,一個城市100套,就是200多萬,全國鋪開是多少錢?我估不準,小夥伴們大膽想象一下。

現在很多人認為,公司比個人正規、有實力,熟不知富麗堂皇的辦公桌後是一窩蛇鼠,東窗事發之後,才發現公司的有限責任就只有10萬、50萬。夠賠嗎?

法制不健全,就得大家把心擦亮,少貪便宜,多務實。事情真發生了,哭天喊地沒用,只能打碎了牙往肚裡吞。週末上市公司“康美藥業”財務造假的新聞大家可以看一下,1000億的財務漏洞,證監會依法處罰是90萬,90÷10000000等於多少分之一?受害者怎麼索賠?“康美藥業”家的二公子依然在珠三角的豪車圈裡開車5000來萬的全球限量版跑車逍遙自在。

扯的有點遠了,話說回頭,世間諸事不難,難得是有心人,有良知之人。在確定從事某項事業之後,在選擇“合夥人”這塊,千萬記得要“以德為先”,居心叵測之人莫交,更別提合夥這種關乎利益的事情。

高新區的房屋託管事業,當做兼職來做,但水準不輸任何一家我所接觸過的房屋託管從業人員或是公司。因為自始至終,我們是用心的,也正是因為這樣,租戶對我們好評不斷,續租率極高。

2017年4月10日,三人合夥,共投資5萬,拿兩套房源,裝修、出租至2019年7月開始盈利。比原計劃1年半的時間回本盈利,晚了9個月。這中間的耗損,主要是在前期裝修和購買二手空調上,當初以己善心度人,為了省事和節約成本,高價包給個人裝修、購買二手空調商口中說的9成新空調,結果一兩個月便需維修,最後只好重新更換。其次的耗損在空檔期和服務支出上。

雖然盈利遲了,但當初保本是第一心態,現在能夠盈利,我們三位合夥人是知足的。以下是我們高新區兩套房第一次分紅的消息,我直接截屏過來。賬目雖然簡單,收益減去投入就是按比例分紅的利潤。大概每人一個月1000元的收入,不多,但對於當初20000萬元不到的投入,卻實現了年化收益30%,存支付寶的年化收益也就3%的樣子。

如何賺錢之合夥人經驗分享

因此我可以說,在高新這塊的房屋託管合夥事業中是成功的,不僅獲得了勞動收益,而且沒有影響到合夥人之間的朋友感情。

幹事創業的目的在獲利,但合夥這件事,並不僅僅侷限於獲利,他的根本是一次感情交往,很多人最初的合作伙伴都是要好的兄弟和朋友,因為彼此信得過。如果最終因為利益瓜葛,而造成感情生疏,甚至破裂,我想這麼短暫的人生,為了點錢不值得!!!

之前的文章有說過,這次合夥,是我們三個人從安農大打完球,在官亭路喝了幾瓶啤酒就決定下來的。我清楚記得,當時我喝的綠豆湯,因為胃剛剛做手術還在恢復階段。

幹事創業的激情千萬記得保鮮,否則一覺睡醒,就覺得昨晚說的事漏洞百出,結果寸步難行。其實不是這樣,當時這合夥的事我提出來的,所以我先動起來,那時候走起路來,肚子上的傷疤都還疼,但是就在那種情況下,我迅速拿下兩套房,迅速裝修,兩位合夥人的資金也迅速到位。事情就這麼輕描淡寫的做了起來!

後面的經營我們分工明確,遠在上海的朋友負責網上租賃,我和另一位朋友在合肥負責服務管理工作。這兩年來,賬目公開,按月更新,彼此包容,不計較付出多與少。這是成功的必然!

而對比起經開區的合夥事宜,我就不願多提了,由於全權交給弟弟打理,時間和空間都賦予給他,我不算是一位完全意義上的合夥人,而是一位投資人。當初的投資比例2:1,收入比例1:2,初衷也就是解決他的資金問題,而我獲得一份比存款利息收入高一些的收益罷了!現在連我自己都不知道情況如何,等待終了的時候,我再跟大家分享這樣一段歷程吧!!!

兩段親身體驗過的合夥人經歷就分享到這裡,沒有波瀾壯闊,但其中道理可以總結出來作為大家的參考。

一份好的事業需要有足夠的發展空間,想賺錢的前提是這份事業得有供需;能賺錢的前提是供需兩端的權衡,進而獲取其中差價;能否持續賺錢的前提是良知。

足夠的信任和包容;三是有明確的合夥協議、包括投資、分配、再投資、再分配及退出等重要事項要十分清楚的表達;四是公開,公開是信任和包容的基礎,一旦有任何隱匿,信任和包容會瞬間崩塌,切莫僥倖。

下一章,我將選擇“如何從想賺錢的人那裡賺錢”,“如何賺容易付費人的錢”這兩個角度,談下所見所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