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摸头,“没有人是一座孤岛”。若你需要,我一直都在

李佳琦,直播时说:“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总有人来安慰你。”

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里,每个人都有情感和归属的需要。人人都希望得到相互的关系和照顾。感情上的需要比生理上的需要来的细致。

摸摸头,“没有人是一座孤岛”。若你需要,我一直都在

受伤的时候需要鼓励;脆弱的时候需要陪伴;被误解的时候需要信任......

当我们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时,家人、朋友、同事,甚至是陌生人的认可,会让整个世界瞬间精彩缤纷。

“长大了,不爱吃奶奶的红薯稀饭了”

小的时候,家里很穷。萍萍常常会跑到外婆家吃饭,老人家每次都给她煮上一碗红薯稀饭,甜甜糯糯,她总是吃的津津有味。

大学毕业后,她工作经常需要出差加班,很少回老家。有次放假去看老人家,外婆照旧准备了一碗红薯稀饭,还煎了荷包蛋。饭桌上外婆不停的给让萍萍吃红薯,女孩摇着手说:“奶奶,下次不要再弄这些了,我又不吃。”

摸摸头,“没有人是一座孤岛”。若你需要,我一直都在

外婆听完停顿了一会,低声说了句:“你小时候最爱吃这些啊!”

后来,通过姨妈的口中,她才知道。外婆老了,身体一直不好,平时都很少去菜市场了。知道她要来,今早一起来,就早早去菜市场买红薯。

如今,女孩长大了,生活条件也好了,但作为外婆,能为她做的就只有一顿可口的稀饭了。

饭桌上无心之言,仿佛在说:“我不在需要你了”,将外婆有限的爱都给否定了,她能不难过吗?

其实我们何曾不像女孩的外婆一样。随着我们慢慢长大,会发现能为身边的人做的事情越来越少了。当我们“被需要”时,会有一种莫名的满足感和存在感。

“对自己做的每一好件事情都怀有信念感,就好。”

曾有一次,一名知名博主在网上发博“求助”,称一名患抑郁症的女孩独自到了北京,目前失联中。

一小时后,热心网友沿街找到了失联女孩,将其送往医院救治并报警。一句“人找到了!”也让网友们放下了悬着的心。

有网友称赞说:“世界终究温暖,人间依然可爱。”

这位热心救助的网友事后表示,当时看到博主发的寻人启事后,发现配图的地点很像北京西站北广场东侧。因为家就在附近,情急之下,他当即决定上街寻找。发起这次救援的知名博主也全程参与救援,他的置顶微博中有句话正是此次救援行为最好的阐释。

“社会责任感其实没那么虚无缥缈,对自己做的每一好件事情都怀有信念感,就好。”

摸摸头,“没有人是一座孤岛”。若你需要,我一直都在

摸摸头,“没有人是一座孤岛”。若你需要,我一直都在!

当你走出了孤岛,开始与世界发生联系,任何人都可能给你带来希望,前提是你愿意接受这一切。

也希望我们都有治愈自己的能力,不要轻易被挫折打败。只有真正热爱生活,认真生活的人,才会被生活善待;当你开始努力地生活的时候,一切都开始向好的方向发展。

走出孤岛,愿意爱与付出,周而复始,生生不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